邱寨村人物
叶元玉
叶元玉,号古崖,汉族,清流县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初为户部侍郎,后任广东潮州知府。为清流著名诗人,著有《古崖集》。其时,屯垦戍边,为文臣武将所忌讳。官场竞相参拜权贵,以为晋升阶梯,很少有人愿意服役边关。元玉“慨然有怀古固疆之志,以道义治理边事”。出任潮州知府时,不以权势
邓向荣
邓向荣,汉族,清流县城关人(生卒年不详),字元植。自幼天资聪敏,随父移居汀州就学,以汀州府庠生、廪生登明嘉靖丁未科进士。著有《正学准则》、《太极通书》、《惜阴考》、《箴铭》,诗文分为元、亨、利、贞等四册。登科之后,向荣即授户部主事,监督淮河运输。当时,谄媚奉承之风盛行,向荣深恶痛绝,以冰操之心勉励自
伍可受
伍可受,汉族,清流城关人(生卒年不详)。以恩选入太学,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初任云南容县知县,处事精明果断,治理县属,如经营家室。岑溪少数民族首领吕子和率众欲劫持县令反叛,可受单骑飞驰中军,指檄入营,兵不血刃,平定叛乱。时人称他此行“犹胜十万兵”。容县各地人民赋税不均,乡民每持异议,他深入少数
罗显
罗显,字乐天,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嘉靖、万历间,官至太医院判。罗显悉心研究祖国医学,尤精于内科顽症,热诚为乡里百姓治病,每遇贫穷之家,则施药济治,不收分文,其高尚的医德为乡里称道。中年被召入京为御医,医名大噪,著有《红杏编医案》。
裴应章
裴应章(1536~1609)裴应章,字元暗,号淡泉,明嘉靖十五年(1536)生于清流城关。少时秉资奇颖,中秀才后,在温郊王家磜上阳山自学。隆庆二年(1568)方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应章任太仆寺少卿时奉旨出使辽国。目睹辽国政治清明、上下谦让、百姓安定、部队训练有素,似有觊觎中原之势。回朝后,即呈奏
李弃
李弃(1597~1678)李弃,字白也,号仇池,明万历丁酉(1597)十一月二十七日生于清流县四堡里长校乡。毕生杜门著书,著有《评订史鉴》,古诗35首,五、七言律诗及绝句百首,以布衣终老。他从小天资聪敏,饱读诗书。明崇祯壬申在何宗师科游泮。学业既成,欲为朝廷施展雄才,其时清兵入关,明王朝很快彻底崩溃
伍堣
伍堣,字君晓,汉族,清流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十五年(1642)特奏进士,曾任刑部陕西清吏主事,后被罢。四年后,又出守海南,任雷州知府。著述甚多,有《春秋旭旨》等专集行世。伍在刑部任期,风度凛然,清明廉洁,欲为朝廷出力。其时,刑曹有议大辟一案,当事者受贿鬻狱,重罪轻判。伍堣秉公执法,并向皇上陈
李于坚
李于坚,字不磷,汉族,清流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其父李灼官居浙江提学副使。于坚天资聪敏,幼时日诵数千言,至长大成人仍能背诵。他涉猎经史百家,学识广博,偕同并州倪鸿宝巡行各地时,所到名胜之处都留题勒石。后于坚升为南京吏部郎,出理湖广政事,兴利除弊,革新时政。旋而,出任浙江按
陈允升
陈允升,字旭卿,号椒墅,生于清雍正十年(1732),清流县梦溪里东坑村人(今余朋乡),乾隆丁未科贡生。允升生平沉潜经史,喜读书诗,文才广博。幼时,从学余日乾师。及长,潜心研读经史,曾被聘到永安丛桂书院主讲《易经》,从学者有永安、归化、清流学子30余人。80高龄仍练习小楷书法,晚年家境窘迫,但仍教书训
李彩高
李彩高,字五云、凤楼、醉墨子、西岩渔,生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流县四堡里长校村人(今长校乡),16岁应童试,授郡庠生,是清代优秀诗人之一。著有《五云诗集》二卷,《醉墨子文稿》一卷,汇集于沙县的《蕉石山房诗集》,长校留有他《校水雄关》匾额的题字,无论在当时、后世都颇有影响。少时他随同在赖坊经
郑铿
郑铿,字双玉,清流县城关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乾隆年间,擅长山水人物画。郑铿自幼挚爱绘画。他的作品对人物的塑造集中凝炼,用传神之笔,画龙点睛地融人物的性格感情于一体。他深入生活,面对现实,把目光投向沸腾的生活,寄情于画作之中。在实践中,他刻苦学习,注重意境、技艺的提高。乾隆六十年(1795)冬,
李紫微
李紫微,号奎壁,清同治九年(1870)十一月出生在有“银艺之乡”美誉的清流县四堡里长校乡。从幼学习制作金银首饰。金银首饰既是供人欣赏的工艺品,又是珍藏品。制作金银首饰不但要精通技艺,还要有美术鉴赏能力和工艺美术基础。紫微刻苦学习,勤奋琢磨,精益求精。他不泥古、不守旧,着意创新,他制作的八仙图、鞭子镯
沈德勋
沈德勋(1873~1933)沈德勋,别名毳毳,清同治十二年(1873)出生于清流县罗村里琴源村。早年组织自治军,在军阀混战中被击败,从此固守家园,为人治病。沈德勋继袭祖父大量遗产,盘剥村民,又兼营纸业,毕生过着豪奢的生活,是很有影响的绅士。民国7年(1918),援闽粤军派营长蓝玉田兼任清流知事,粮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