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人物

河池市人物

蓝晓
蓝晓,男,瑶族,1969年12月生,广西都安人,199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公共管理硕士,高级讲师。1989.09--1993.06广西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专业学习1993.07--1995.03广西物资学校党办干事、助理讲师1995.03--1996
韦成栋
韦成栋,曾用名韦东,男,壮族,1928年3月生,广西都安人,1949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滇黔桂边区游击纵队十五大队十二中队、都安县独立大队二中队第一分队政治员、都安县公安大队二中队副指导员,广西武鸣专署警卫员、武鸣专署财政科审计员、武鸣办事处档案员,广西钦州专署财政
蓝立贵
蓝立贵,男,壮族,1985年12月生,广西都安大学生土鸡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带领瑶族乡亲们斩穷根”是蓝立贵的誓言。2011年大学毕业的他,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家乡创业,以诚信为本,以质量取胜,他创立的土鸡备受市场青睐,并且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农户收入越来越高。蓝立贵真诚坦荡做人、诚实守信
韦元相
韦元相(1918-1973) ,原河池县光隆乡板隆村(今都安瑶族自治区下坳乡)人,出生在一个壮族贫苦农民家庭。曾执教光隆小学。深得师生爱戴。1940年,在韦景光的影响下,追求进步,加入党的 组织“读书会”,阅读《社会发展史》、《论持久战》、《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等进步书刊。他爱憎分明,积极参加韦
袁祖秋
袁祖秋 袁祖益 罗朝祖 罗朝信解放后,在治山治水,修造水平梯地中,被县人赞誉为当代四个瑶族老“愚公”的袁祖秋(1909—1973)、袁祖益(1908—1983)、罗朝信(1909—1985)、罗朝祖(1908—)均系三只羊乡花周村人。1970年2月23日,他们4人组成“花周峒愚公造地组”,在组长袁祖
黄道充
黄道充(1912—1976) 又名黄亚德,江南发瑞村(原属平治县)人。1928年9月,黄道充以优异成绩考入广西省立第五中学。次年弃学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投入革命生涯。分配在红七军军部任宣传员。由于他出色地完成宣传任务,使其成为当时学生兵中的佼佼者,深得领导的赏识, 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8月
樊家祺
樊家祺(1915—1963)壮族,拉烈乡加佛村人,樊幼时天资敏捷,知礼好学。1927年秋,考入广西省立第十一中学。1930年,进入上海大夏大学附中攻读,后考上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化学工程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41年,考入中央科学院学习。1942年,奉命调到中央军政部交通司动力油料总厂担任工程师,
孙子庭
孙子庭(1888—1965)又名孙作庭,孙竹庭,汉族,安阳镇人。少时因家境贫寒无钱就学。粤桂战争爆发后,粤军经过都安时,孙为生活所追,随粤军当了驭兵离乡,后转入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投入北伐战争。1931年,孙子庭在山东经人介绍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孙子庭对中国
韦五嫂
韦五嫂(约1879年一?)女,乳名达边,又名达变,驮编。壮族。地苏乡九送村六峨屯人。父韦有良,虽不为官目,但家居“上户”之列,稍富有。达边自幼随父辈学骑习武,堪称山村妇辈女杰, 其个头高大, 胆量超人,长大成人后,嫁与地苏乡新苏村巴六屯韦五,人称“韦五嫂”。韦五系天地会头领之一,曾在当地聚众拜台,有
韦还浦
韦还浦(1893—?)原名韦秀珠,地苏乡材江村人。幼时因家穷缀学,随父学道诵经,后由叔父资助上学。民国4年,毕业于武鸣旧制中学,回乡后在才圩小学任教。民国6年任都安县保卫总所所长。在任期间,因侦获陈德华运动警备队谋反“有功”,升任团务总局局长。此后,发迹于政界。粤桂战争期间,韦以保护地方为名,组织一
韦景光
韦景光 (1918—1954) 下坳光隆村人。出生于自耕农家庭,自幼养成勤奋倔强的性格。1932年,韦进河池县城读书,受进步教师影响,开始阅读进步书刊。1934年春入河池简易师范学习,在学期间,他先后组织全校同学打倒了侵吞公款和学生津贴费的两位校长。抗日战争时, 他带领同学走上街头讲演,号召民众抗日
蓝有理
蓝有理(1892--1951),瑶族,七百弄乡弄呈村人,其祖父蓝卡,父亲蓝阿贵,均系土官时期七百弄地区的总管。民国初年,蓝有理继任父职,当上团总。民国十六年,潘盂甲派唐子康进剿蓝有理,从此七百弄归都安管辖。民国22年,设七百弄乡,蓝有理出任该乡乡长直至1949年。蓝粗识文字, 通汉语, 独眼,性粗野
张屏洲
张屏洲(1881—1950)字必藩,号柱南,高岭乡塘九村人,都安“四大金刚”之一。先后毕业于广西桂林第三中等农业学校,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曾在陆荣廷部下任营长,代理团长。陆下野后,张屏洲返回老家,拉集地方武装,竖旗“独立”,自称“司令”。民国14年,张屏洲率队进攻都安县城,赶跑县知事曾文虎,鞭打郭司法
唐子康
唐子康(1892—1950)字邦宁,保安乡古良村人,广西桂林法政学校毕业。曾任都安县团务总局局长,县知事,都安县民团副司令,广西省参议会参议员,都安西区区长,为都安县民国时期的“四大金刚”之一。粤桂战争期间,唐子康组织百余人枪,自称“司令”,占据都安西区一带,七百弄乡原系都安“瑶王”蓝有理之势力范围
黄筱西
黄筱西(1879—1948)字冠球,高岭乡太乙村人,自称“太乙怪叟”。都安著名国画家。黄个子矮小、肩背稍驼,说话声音沙哑。但聪明伶俐,敏捷超人,幼时嗜画,曾拜本地族长黄初习国画。后进桂林法政学校学习,在学期间,多作画销售,换取学习生活费用。对于菊竹兰梅,飞禽走兽、山水人物,无不精工,对诗文及书法也颇
蒙卜却
蒙卜却(1868—1946)乳名老敖,镇西乡多利村人,瑶族,有兄弟姐妹11人,排行老大。家境贫寒,无法上学,为人忠诚老实,肯为贫苦人民伸张正义。1928年春,蒙卜却托人写信给韦拔群,诉说瑶人苦难和要求解脱苦难的心情,请韦拔群到镇西“帮助组织贫苦农民革命”,并派人将信带往东兰亲呈韦拔群,得到拔群的回信
黄梓英
黄梓英(?—1942年)原名黄廷现,化名韦士灵,百马乡永靖村人。早年曾在万能、廷楼任私塾教师。1923年秋,陈铭玖到镇江、古河一带进行革命活动,黄积极投身革命。10月,都安西区劳农会成立,被选为劳农会副主任,1924年至1925年,黄在陈铭玖的指导下,先后在永靖、九怀、达墨、常谷、那午、坡楼、百炼、
花联焄
花联焄(1887—1937)号永安。壮族,都安大化乡龙沌村(今凤翔村)人。幼时天资敏悟,21岁考入广西法政学堂。毕业后,“为避尘世风波”,不当法官,回当地任小学校长。后转那马县莺山小学任教。1924年冬,大化等地土豪韦元祥、恶霸唐卿生、唐卿才与惯匪韦永贵、韦永光等人沆瀣一气,白日-、拉夫,黑夜打家劫
覃道平
覃道平(1894.7—1932.11) 原名覃善鸣,壮族。百马乡丹桂村人。1914年16岁的覃道平高小毕业后,他邀约几位同学步行南宁,考入南宁政法学堂。在学期间,覃道平接受孙中山“-”思想,参加讨袁-。毕业时,正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对他产生巨大的鼓舞。1918年, 覃道平回到
邓无畏
邓无畏(1900—1931)原名邓其寿,又名邓权、邓恒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人。祖籍广东梅县。1917年,入刘震寰部当兵,后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1年,邓率部至都安一带追剿陆荣廷残部林俊廷。经同连教官唐家祥介绍,与拉烈三表的唐爱妍结为伉俪。1922年,邓在刘部覃友松团任营长,驻军广州。192
唐雨田
唐雨田(1894—1930)原名唐锦福,江南乡江洲村人。少时聪敏,能作文赋诗,青年时代,即对中国的黑暗社会产生不满。 1923年9月,陈铭玖从东兰来到唐雨田家,以看相算命作掩护,向当地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在陈的影响教育下,唐联络了一批进步青年参加革命。1925年11月,唐雨田被派往东兰县第一届农-动讲
韦景新
韦景新(?—1930) 隆福乡隆才村人。民国14年(1925年)9月,与韦景开同赴东兰参加韦拔群创办的广西第一届农-动讲习所学习,11月结束回乡,在隆福、保安一带山区开展革命活动,组织农会。随后转入军校学习,民国17年(1928年)初回乡。是时,韦拔群派覃冠北到隆福, 和韦景新、韦景开一道组织开展农
袁太和
袁太和(1866—1925),子宗甫,出生于永顺正长官司地花周峒(今三只羊乡花周村)。太和个头不高,但腰粗体胖,膂力过人,百余斤石锁能单手举过头,其枪法甚好,嗜狩猎,性豪爽,乐于助人。青年时,数度赴省应试科举,但均不第,遂弃文习武,改考武举,终得了个武秀才之名。此后,成为当地瑶民的自然头领,为维护瑶
唐乃贤
唐乃贤(1891—1924)字祖宝,地苏上江人。唐少时聪颖过人,10岁入高小读书,每试均列前茅,但因家景贫寒而辍学。后经矢志自学,考入武鸣旧制中学,毕业后,回乡充任高级小学教员,唐教学有方,措施裕如,后升入县视学所就职,此期间,唐乃贤尽心尽力督办本县学务。民国9年(1920年)省令恢复自治,热心地方
潘凤岗
潘凤岗(1828—1887),名潘梧,安定司第十六任土巡检,道光十五年(1835年)继伯兄承袭官职,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潘风岗随思恩府官镇压各司之农民起义(如张嘉祥、大牛肠、苏尚基等) 有“功”,“蒙赏载六品蓝翎,赏摄下旺、定罗、白山司”和“督办思恩府九土司团练”,以及“摄土田州事”。道光至咸
蒙李旺
蒙李旺(1825—1864)原名蒙特候,又名蒙卜罗。安定司上段城头弄雷峒(今大兴骨龙村)人。祖父蒙特都,父亲蒙特反,均系老实本份的瑶人,世以耕山狩牧为生。李旺少时思想灵巧,劳作麻利,颇受家庭宠容。20刚出头的蒙李旺,面对瑶民山丁遭受种种病痛、灾祸和土官苛政压迫,深表同情和不满,声言要为山民“解痛消灾
马昌基
马昌基(1804—1858年) 号荣业。安定司地板谭村人。家小康,有兄弟5人,马昌基排行第三,自幼习武,拳术出众,被誉为安定司“拳王”。咸丰年间,司官横征暴敛,司民苦楚难当。土目四出行凶作恶奸,淫民妇,马妻亦受害其中,马昌基面对昏庸世道常鸣不平,适逢张孝、王绣球、卢兴反官,马即加入其伍,成为义军首领
卢兴
卢兴(?—1858年)号志杰,又名卢炼。安定司接学城头板中人。为该地卢氏族长。潘氏土官为选风水宝地,强占板中岭卢氏墓地后,竟强令该地司民于每年清明节捐贡猪羊供官族祭祖扫墓,卢兴不甘忍受官族盘剥敲榨,遂与张孝、王绣球、马昌基结盟,加入武装起义队伍,与张等一道率队攻打司城,饶勇善战,反官义举失败后,卢被
王绣球
王绣球(?—1869年) 安定司上段城头(今九顿)人,生于道光年间,有兄弟4人,屠商世家,而王弃商从文习武,颇识诗文,擅长拳术,乐为世人打抱不平。土官潘凤岗为将其利用,与绣球结为“金兰”,并委以“当守”之职。然而,王绣球目睹时政腐败,土官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早有为民伸张之愿。一次,绣球外出,前来追讨
蓝天立
蓝天立,男,壮族,1962年10月生,广西河池人,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2月参加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党组书记。1980.02—1983.09广西宜山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