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东水港村
位置:首页 > 海南省 > 澄迈县 > 老城镇 > 东水港村主页
〖东水港村简介〗
东水港是国家农业部1993年公布的第三批渔港。全国龙舟比赛第四名,省龙舟比赛第一名。村名来历明朝以前形成渔村,原先称港口村,后改称东水港,东水港前面的港湾叫东水港湾,海水入港处则称东水港口。地理位置位于距老城村西北5千米沿海地区,东近东水村,南连富书村,西接文大村,北临东水港湾。港口距港村200米,港口宽180米,潮涨时水深4米,潮落时水深1.5米。水道,船从港口进入琼州海峡,向东北可通越南的海防以及大陆的北海、徐闻、湛江、广州、上海等地,向西南可达西沙、南沙及西南诸国;陆路,向南四通八达。归属沿革明清归恭贵乡封平都,民国属老城乡,1950年归属澄迈县第四区,1958年划归属白莲公社,1961年隶属老城公社,1972年属马村渔业公社,1983年归属马村区公所,1986年属马村镇,2007年始属老城镇,是行政村,下辖一、二、三社,3个村民小组(自然村)。人口状况2012年,全港人口761户,4158人,农村人口数3363人,其中男性1819人,占54%;女性1511人,占46%;80~99岁人口52人,外出人口783人。有曾、王、罗、林等28个姓氏,曾姓居多。港湾东岸离港村500米处遗存“疍家人”古井1口,“疍家人”原先一家三四代以海为家,以船为舍,人禽共居;日出随船出海,日落返港栖息。30多户“疍家人”于1960年代入籍东水港,有张、杨2个姓氏。自然资源外海海域辽阔,水深岸长,有中深海渔场、昌化渔场、八所海域渔场、北部湾渔场;渔场鱼虾类主要有鱿鱼、鲳鱼、石斑鱼、龙虾、花虾等200多种。港湾面积7.4平方千米,水深3.2米至32.5米。湾北有沙堤,湾南侧是陡石,泥沙质地,结构稳固,防风阻浪,是天然避风良港,也是澄迈县开发综合性现代化国家商港的重要基地。自然灾害面临琼州海峡,天灾易发。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七月十七日至廿五日连刮飓风,渔民草寮被掀,港村被淹;2012年2月26日早上6点,渔民陈克禄、陈克东2人与其他渔民出海前往马村港的4#~5#灯浮标附近海域进行收网作业,未归。海口海上搜救分中心等单位派出24艘船只、300余人搜救3天,未果。1950年以后,各级政府加强抗灾防灾措施,各类自然灾害明显减少。1987年,澄迈县政府成立渔政、渔监管理站,完善台风警报、航标装置、信息网络工作;2001年至2005年,澄迈县海洋与渔业局拨款10万元、中央拨款1200万元,修建东水港长1200米、高3.6米的防潮堤坝;2007年,澄迈县政府赠送东水港渔民价值3万元的180部太阳能收发机;2007年起,海南省财政厅给渔民作业渔船油价补贴,船年均1万多元。渔业生产2012年,拥有机帆船296艘,网箱4686个,每家平均45个。1950年以前,渔民使用摇橹船、小帆船和简易网具进行浅海作业,生产工具简陋,生产方式落后,捕获品少,渔民生活艰辛、寒苦。1950年起,淘汰摇橹船,购置大帆船和拖网、刺网和钓具,向中深海作业,捕获量大增。1956年,渔村组织起初级社、高级社,渔民私有的船只、网具皆折价入社,由社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因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及管理不善,渔业生产受损。1966年起,以渔业队为单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体制,利于调动渔民生产积极性。四个渔业队通过集资、贷款融资方式,把帆船改装成机船和购买新机船,向远海昌化、八所、北部湾进行捕捞,捕获量创历史新高。1987年起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渔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82年至2000年,渔民利用港湾宽阔海面制作网箱进行海水养殖。网箱达4686个,平均1户45个,开拓了渔业生产新领地。1993年,国家农业部公布第三批渔港,东水港是澄迈县唯一被农业部认可的渔港。1995年,以人年均收入4358元荣居澄迈县榜首。进入21世纪,产业呈多元化,渔民除了海洋捕捞、海水网箱养殖,还从事娱乐、休闲、餐饮等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有的则选经营水产品、期货生意,或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发展,更多的渔民则选择务工。2012年全村经济收入2980万元,人均收入8851元。全港面貌焕然一新,大小道路全部实现亮化、硬化、绿化。屋舍俨然,有楼房216座,水电、通讯全覆盖。有机动车辆552辆。商业外贸东水港6~8月盛产毛虾,产期短,产量高,产品积压,故渔民下盐加酒,将毛虾制成毛虾酱,销售岛内各地及湛江、徐闻等地。1953年至1960年,毛虾酱东水港商标享誉省内外。毛虾酱销价高,是毛虾直销的5倍。文化教育民国时期办起私塾学校,东水港小学全民学校于1952年创办,民办公助,招收一至三年级学生。1963年办成完全小学,1986年至1990年为高峰期,学生人数786人,教师28名;2012年学生人数112人,教师16名,中小学高级教师11名。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138人。有篮球场2个,健身场地1处,成立老人体育协会,县文体局赠送价值5万元的12件老人健身器械。2002年成立龙舟队,2006年参加省级龙舟比赛荣获优秀奖;2011年参加国家级龙舟比赛,荣获第七名。渔民口头广泛流传渔歌、渔谣、渔谚,古有清邑人潘朝觐著《东水港棹歌》,现有曾祥任著《曾祥任诗集》多有记述。港民集体学文化、学知识是从1952年夜校班开始。现有文化室1间,藏书1356册。东水港秧歌舞队组建于1951年,1958年公社会演获优秀奖;2009年组建中老年健身跳舞队,4个队136人,参加比赛。荣获省级优秀奖,“澄迈县老城镇东水港秧歌舞之乡”金牌1枚,奖金8000元。民国时期起,“公期”聘请琼剧班进港演出,已成习惯,1986年建成1686个座位剧场。1986年至1992年,海南琼剧院3个团、海口市及各县琼剧团争相进港演出。医疗保障2012年末,有卫生所2个,专业卫生员6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158人,五保户供养人员10人,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31户。人文遗存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扶桑被台风袭击漂靠海南,从东水港港口入老城湾上岸;唐宋两代被贬朝官、文人墨客皆是经东水港港口上岸;唐宋时期的县治老城村,依托东水港成为海运贸易主要门户,故称千年黄金航道。村情民俗港内建造2座大庙堂,上港大庙堂设有天后圣娘神位、班帅神位;下港大庙堂设有天后圣娘神位、一百零八兄弟神位。天后圣娘寿诞为农历三月廿十三日,班帅寿诞为农历二月廿十七日,一百零八兄弟寿诞为农历六月十一日。每逢“公期”有祭祀。天后圣娘三月廿十三寿诞是渔民最隆重的节日,是日亲戚朋友赴宴满堂,三天酒宴不散,三夜演戏不停。渔民信仰菩萨,施善积德,故约定俗成:在海上发现遇难者必须求助,安排死者后事,至今仍留存30个不知姓名遇难者的坟墓。东水港男人不挑水,女人不下海;男人海上捕捞,女人岸边劳作,习俗至今不变。新船第一次下海作业和开春第一天出海捕捞,船头必挂红祈福。女人不能坐船头的习俗至今犹存。
〖东水港村特产〗
澄迈福橙
澄迈福橙产于海南省澄迈县。果实个大,单果重150-300g,果径60-85mm。表色金黄、肉质橙红、皮薄汁多、化渣率高、味清香甜,口感特别好。澄迈福橙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铁、锌、钙、镁、硒等矿物质元素,属富硒农产品。橙果实可食率7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0%以上,固酸比大于等于20。澄迈县特有
干烧琵琶蟹
琵琶蟹是海南名特产,学名“蛙形蟹”。因其貌怪异,产地渔民又称之为“琼兽蟹”。其体征为:头胸甲呈蛙形,状似琵琶琴,螯足壮大,对称,前足四对,指节均扁平呈铲状,且具软毛。与其它蟹最大区别是直行而不是横行。琵琶蟹生活于近海10-30米深处的沙底上,多潜伏沙中
黎族甜糟
黎族甜糟用黎族特产山兰糯米发酵制成。海南黎族甜糟的做法:黎家人将山兰糯米饭,拌以黎山特有的植物做成 的酵母,装到竹篮里用新鲜干净的芭蕉叶盖好,让其自行发酵几天后再密封进坛里,经过半个月时间便成为甜糟。
澄迈无核荔枝
一.产品介绍澄迈无核荔枝并蒂果型,果实色泽新鲜,呈红玫瑰色,果实呈扁圆形,果实大小较均匀,每对并蒂果平均重70-100g,果肉如凝脂,晶莹脆爽,无核,食用不易上火,保鲜、保质性能优,剥壳后不流质,入口细致,肉多、汁多、清甜醇香,无核率达95%以上。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暂缺澄迈县属热带季风性
澄迈山柚油
澄迈山柚油,海南省澄迈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油茶油在海南被称为山柚油,是山柚种子提取的食用植物油,与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相似,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民间被誉为“宝油”,油脂专家则称之为“液体黄金”。澄迈山柚油,色泽金黄、澄清透明、味道纯正、浓郁香醇、滑口留香,含有丰富的脂肪酸等。外在感官特性澄迈
白莲鹅
澄迈东部靠近海口之处有一座小镇叫白莲镇,那儿有着许多野外散养的鹅,俗称白莲鹅。白莲鹅以肉质紧绷,香浓可口而荣登海南八大名菜榜单之列。头小颈细,体躯狭长紧凑,躯干稍似瓦筒形,性情温驯;公鹅特征为头大颈粗,体躯圆宽硕大,躯干略呈船底形,头顶肉瘤发达,雄性特征明显,肉质结实。不1鹅还是母鹅,都具有瘦肉多、
〖东水港村景点〗
官塘温泉
琼海官塘温泉度假区是一个以温泉文化为主的综合性国际性旅游度假康乐胜地,现已建造官塘温泉休闲中心、富海温泉度假村、官塘温泉度假山庄、财建温泉宾馆四家温泉度假型酒店。官塘温泉是“世界少有,海南无双”的温泉热矿水,温度70℃至90℃,泉水中含有元素丰富,属含氟、硅、锶的低矿化度、低铁的氯化物重碳型热矿泉水
海南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
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景区内温泉属硅酸重碳酸钠型温泉,温度最高可达95℃,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景区遍布高板根、根抱石、古藤缠树、老茎生花、空中花园、植物绞杀、猛龙过江、腐木生芝和通天树等雨林奇观,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是集奇峰、温泉、雨林于一体的大
三亚珠江南田温泉度假区
三亚珠江南田温泉度假区,位于三亚市海棠湾镇,距离三亚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是由广东珠江实业有限公司在三亚南田农场兴建的大型温泉度假区。温泉建有34个温泉池,水温56℃,属低温温热矿水,矿化度很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三亚珠江南田温泉度假区融环保、生态、自然、休闲度假、观光农业、民族风
天福源温泉大酒店
距离三亚2.5小时,海口1.5小时车程。琼海天福源温泉大酒店(天福源酒店公司连锁经营管理)坐落在自然环境优美,知名度享誉国内外的“中国温泉之乡”海南琼海官塘,由“2007中国十大新旅游地产典范楼盘”投资商海南天来泉旅游不动产有限公司投资,按五星级标准、绿色环保概念规划建造。天福源温泉大酒店处于风光旖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是中国首家集珍稀野生动植物科普博览、保护繁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一家全景式展现岛屿热带雨林野生态系统、浓缩海南岛动植物精华的天然博物馆。景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奇禽异兽达200多种,4000多头(只);珍稀植物有280科,700多品种,森
三亚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内,是一座融佛教文化、建筑园林、观光休憩于一体的现代佛新兴寺院,也是一座仿古盛唐风格居山面海大型寺院。三亚南山寺占地400亩,有仿唐建筑仁王殿、天王殿、钟楼、转轮藏、东西爬山廊、东西配殿、金堂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00㎡,整个建筑气势恢宏,为中国近五十年来新建的大型佛教
〖东水港村人物〗
王向忠
王向忠,1909年出生在四川省高县(古时称高州人),一户商人家庭。其父虽以开茶酒店维持生活,但对子女管教极严。王向忠5岁读私塾,8岁入城东小学,对诗词书画极有兴趣,他的敏慧和才气。深得家人和师长的喜爱。1919年、1922年,王向忠分别以优异成绩考入高县第一高等小学和宜宾叙属联中。他的诗词功底,受到
张锡龙
张锡龙,1906年10月24日出生在四川省高县。父辈靠务农为业,仅有3担薄地维持生计,家境贫困。直至9岁,张锡龙才上学。小学毕业后,家里再无钱送他升学。失学后的张锡龙闷闷不乐。父亲张朝用为实现儿子读书的愿望,将维持全家生计的3担地卖给了香炉山和尚。1925年春,张锡龙考进宜宾叙联中学。五卅惨案后,在
邹必诚
邹必诚,又名邹与其,1895年生于四川省高县蕉村乡一个造纸工人家庭。父亲终年为一家生计劳累奔波。生活的艰辛,世间的不平,深深印在邹必诚的脑海里。他读书非常刻苦,深得家族成员及老师的喜爱,因此他的读书经费全由祠堂供给。1916年,邹必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叙联中学。他立志要改变家乡面貌,先回蕉村小学任校
欧阳继修
欧阳继修(1902~1993年) 欧阳继修,名本义,又名阳翰笙。四川高县人。民国13年(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同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上大团总支书记。翌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在五卅反帝运动中,任全国学生联合会常务理事,并参加上海工商 合会(中华新路顺成里41号)工作。8月后
喻正元
喻正元(1947,2—)四川高县人。擅长年画、宣传画。1978年入高县文化馆;1980年在四川省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进修班学习;1983年在东方美术电视函授学院学习。1997年四川宜宾市文化局文艺创作室美术师。作品《群星灿烂》(合作)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三等奖;《春到军营》(合作)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李硕勋
李硕勋(1903—1931),四川高县人,1903年2月23日生于四川省庆符县(今属四川省宜宾市高县)。中共早期参与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之一。1926年与赵君陶在上海结婚。1928年5月赴杭州,曾任浙江省委常委、省委代理书记。1931年6月,任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受党的委派,前来海南指导武装斗争。抵达
阳翰笙
阳翰笙 (1902~1993)原名欧阳本义,笔名杨剑秀、华汉。四川高县人。中共党员。192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曾参加“五卅”运动。历任上海大学中共党支部书记,中共闸北区委书记,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秘书。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某军政治部秘书长。1928年入创造社,负责左联、文总组织部书记工作
何雪松
何雪松(1918-1949) 四川省高县人,又名永柏、柏林,笔名蜀英。出生在书香门第家庭。1947年因组织武装起义,在重庆被捕,在渣滓洞狱中积极为党工作,多次与敌特斗争。1949年11月27日深夜,英勇就义。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何雪松1946年历经坎坷来到重庆,在海棠溪孙家坡第五军官总
邢光镕
邢光镕,海南省文昌县人。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江西省有色冶金公司离休干部,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2011年11月1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
符气鸿
符气鸿,男,1927年生,海南文昌人,194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历任文昌县第三区抗日政府公务员,文昌县复兴乡青年解放联合会主任,琼崖纵队独立团二营六连指导员,海南军区炮兵团保卫股长、炮兵营教导员,林业工程一师一团宣传股长,海南农垦万宁垦殖所政治股股长、工会主席,海
林克仁
林克仁,男,1924年生,海南文昌人,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文昌县第五区常备中队副小队长、联络站主任,县交通总站收发员、主任,县人民政府会计,第五区交塘乡政府代乡长、第三区大昌乡乡长、新桥乡乡长、红牛乡乡长、公所区长,海南行政区党委组织部副科长,自治州地委组织部科长,崖县县
林彦
林彦,男,1921年生,海南文昌人,1940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历任文昌县第三区东阁乡第二保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副保长,东阁乡人民政府助理员,第三区人民政府区长,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北区专署秘书科长,海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处科长,南方大学海南分校第一部主任,海南革命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