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
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鄂州市 > 华容区 > 段店镇人物

段店镇人物

刘伯垂
刘伯垂,名芬,号恶紫、百锤、笏祥、馨笏,1887年2月2日生于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刘村。刘伯垂少时在本地读私塾。后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明治大学法科。他在日期间,正是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大发展时期,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决心投身革命,并加入同盟会。当时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就读的湖北同乡李汉俊倾向马克
齐怀远
齐怀远,原名夏雄,男,汉族,湖北鄂城(今鄂州)华容镇杨巷夏家庄人,1930年1月生于上海。清华大学肄业。1930年1月出生于上海。1947年在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时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1948年入华北人民大学1部学习。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毕业于哈尔
张金保
张金保(1897年-1984年)女。湖北人(生于安徽芜湖)。原名张毅。1918年起,先后在汉口裕华纱厂、泰安纱厂当工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泰安纱厂工人纠察队女队队长、武昌纺织工会女工委员、中共湖北省委妇委书记、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常务、中共中央妇委委员、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部长。
史弥忠
史弥忠(?~1244)字良叔,南宋鄞县人。1187年(淳熙十四年)进士,为鄂州咸宁尉。秩满归家,囊中装填甚多,其父史渐大怒,集里人开箧以视,俱是书帙。1206年(开禧二年)监文思院,杨简称他质直有才。知庐陵有能声,后守南安吉州,提举福建盐茶事,功赏不受。其从弟史弥远久在相位,他数劝弥远归。子嵩之、岩
张肖鹄
张肖鹄(1883--1966),名祝南,1883年出生于武昌(辛亥后改名为鄂城,今鄂州)县葛店墩子塘村。1906年,考入两湖师范学堂,由同学好友牟鸿勋介绍,加入共进会。武昌首义后的第六天,即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机关报《中华民国公报》创刊,张肖鹄任副主笔兼,曾作社论《论民国》、《说反清》
秦焱三
每当提起秦焱三其人其事,居住在红莲湖畔的村民无不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秦焱三,祖籍红莲湖新区庙岭镇长林朱村高管湾,曾是名扬武鄂地区的武林高手。幼年时期的秦焱三体弱多病,处处受人欺凌,待到青少年时期,正值军阀混战,武昌城内武林人士林立。由于秦焱三身材矮小瘦弱,其父执意让他习武,托人举荐被武昌城有名的武林
徐长生
徐长生,男,1949年2月出生。鄂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鄂州市曲艺家协会第三、四届名誉主席。获奖情况1974年 快板《张湾和李湾》作词、表演,获咸宁地区会演优秀节目奖1976年 为玉莲环《我队来了个新社员》、《样板戏一枝花》作曲、《我队来了个新社员》获地区、省优秀节目奖,拟进京比赛节目1977年
叶有声
叶有声,民盟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鄂州市影视家协会常务理事。获奖情况:1986年6月获全国学校剧创作一等奖(剧本《艾星星》)主要文学艺术成果:剧本《艾星星》在中国戏剧家协会刊物《剧本》上发表(1986.5)并获奖,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与人合作出版了两部长篇。其中一部是反映孙权在鄂州这段历史的。
黄云山
黄云山,男,1950年出生。湖北省民协工艺委副主任、省剪纸学会副会长、鄂州市民协副主席。自幼酷爱美术,多次拜师学艺。多年坚持学习与进修学习。70年进厂后任武钢机管部汽车间兼职美工及宣传工作。同年7月又被调到鄂州市武钢矿山机修厂车间及厂宣传科任兼职美工。79年被调到厂工会任专职美工,主要大宣传画、厂产
邵文川
邵文川,男,1935年10月出生。中国城市文化学会会员、湖北群众文化学会会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鄂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主要文艺成果:曾主编、副主编《鄂州民间文学故事集成》(三套)、《鄂民间器乐曲集成》、《鄂州民间歌曲集成》有60多篇(首)入选《国家卷》。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
陈格
陈格,男,1939年出生。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鄂州市楹联学会会长。1970年10月任英山县黄梅戏剧团书记、团长。1976年7月至1983年4月英山县文化局文化股长、办公室主任、副局长。1984年10月至今任鄂州市楹联学会会员、会长。1999年10月至今任省楹联学会副会长。2003年6月至今任中国楹
叶贤恩
叶贤恩,男,1933年4月出生。湖北诗学会常务理事,鄂州市张裕钊研究会副会长。1964年的第一个短篇小说《摆渡人》,发表在《长江文艺》二月号。当时全国许多电台都广播了,后又收录在《湖北省十年优秀创作选》。1979年写了一个短篇《牛司令》,发表在《赤壁文艺》。1988年写了一篇中篇小说《春笋凌云》发表
黄汉昌
黄汉昌,鄂州葛店镇人,曾任华容区宣传部副部长、鄂州市文联第三届委员、华容区文联第一届主席、鄂州市作协第四届理事、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二届副主席、鄂州市曲艺家协会第二届副主席。1981年从事文学创作,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二十多年来,共创作小说、戏剧、曲艺作品近70万字。主要文艺成果:小说、戏剧作品《
万灿
万灿(1902-1973),名灿之,葛店镇人。早年随父万廷献在北京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他在清华园(清华大学前身)带领学生旅行-被捕,出狱后被开除学籍。1920年留学日本,因见日方保守,无所学,遂回上海,入沪江大学。1922年赴法勤工俭学,又觉得法国过于繁华,非求学之所,遂转考德国柏
熊晋槐
熊晋槐(1883-1958),亦名继贞,葛店熊家湾人。1901年入湖北工程营当兵,1904年留学日本时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加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任交通部长,对恢复交通与社会秩序出力甚多。 1916年被孙中山委为 军事特派员,在武汉组织力量反袁。曾变卖家产充作革命经费,被举为武汉地区讨袁
上一页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