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塝上——川南工农革命军独立团成立地

大塝上——川南工农革命军独立团成立地,位于长宁县太平乡莲花二社半山腰的一个相对较平的草坝,小地名叫“大塝上”,公路可以通达。
1928年6月晚上,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王泽嘉、袁敦厚、郭洪发、王学勤等经过认真研究,决定抓住时机,继续举起南溪暴-动-的川南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坚持武装斗争。并按照传统民俗,杀猪祭旗,正式宣布起义,队伍命名为“川南工农革命军独立团”(简称“独立团”),后改为四川红军第四路游击队。王泽嘉任团长,袁敦厚负责政治工作。确定部队的行动纲领是:打倒--污吏和土豪劣绅;扫除封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依靠贫苦穷人,夺取乡镇民团的-支,发展革命武装。独立团逐步扩大到300多人,加上联络的绿林武装计1000多人。部队转战在长宁、南溪、庆符、高县、珙县、兴文、古宋、叙永等县和云、贵边境地区,坚持了4年的游击战争,创建了凌霄山根据地,播下了革命火种,打击了-统治势力,鼓舞了人民,扩大了革命影响,积累了经验,为以后的武装斗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所属地区
长宁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东邻江安,南界兴文。西与高县、珙县交界,北与南溪县、宜宾市相连。总面积999.6平方千米。总人口43.27万人(2006年)。县人民政府驻长宁镇竹都大道一段166号,距宜宾市政府驻地57千米,邮编:644300。代码:511524。区号:0831。拼音:Changning Xian。南北两端小,中腹较大,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中低山,中北部为丘陵。主要河流有长宁河等。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350天。气候地理长宁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位于东经104.44‘-105.03‘,北纬28.15‘-28.47‘之间,东临江安,南界兴文、西与高县、珙...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