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景点大全 > 海战博物馆

海战博物馆

所属地区:广东省东莞市 发布时间:2023-11-29 03:02:28

海战博物馆位于虎门海口威远炮台附近,是一座专题性与遗址性相结合的博物馆。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由陈列大楼、宣誓广场、观海长堤等组成建筑纪念群体。《鸦片战争海战陈列》和《虎门海战》半景画是该馆的基本陈列。海战博物馆是虎门炮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三大禁毒教育基地之一。寒假带着孩子来这里让他体会一下当年中国军民抗争的那段悲壮的历史。

海战博物馆

中文名:海战博物馆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8:30~17:30

建议游玩时间:2小时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面村威远炮台旁边

基本介绍

海战博物馆是一座专题性与遗址性相结合的博物馆。该馆以鸦片战争古战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虎门炮台旧址为依托,利用文物史料和现代声光技术,以真实、生动、逼真的手法表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军事力量的对比,重现了当年中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的悲壮情景。

《鸦片战争海战陈列》和《虎门海战》半景画是该馆的基本陈列。海战博物馆是虎门炮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三大禁毒教育基地之一。《鸦片战争海战》陈列和《虎门海战》半景画是该馆的基本陈列,前者形象地表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军事力量的对比,及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故事;后者以写实的绘画、逼真的地面塑形,与现代声、光巧妙结合,生动地再现1841年2月26日虎门海战的悲壮场面。

展厅展馆

博物馆内部为环绕结构,既美观大气,又便于人们参观。馆内分《鸦片战争海战陈列》、《虎门海战》半景画是该馆的基本陈列,前者形象地表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军事力量的对比,及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故事;

后者以写实的绘画、逼真的地面塑形,与现代声、光巧妙结合,生动地再现1841年2月26日虎门海战的悲壮场面。海战陈列在形式设计上注重营造海战氛围,如英军舰造型与清炮台造型对垒,其间用虎门海口的沙盘相连接,海战特色跃然突显,具有真实强烈的感染力。宽阔的虎门海战半景画是军事博物馆画家们的集体智慧结晶,以写实的手法,逼真地对地面形势和数千余人物形象塑形,并加入立体音响效果和解说,把150多年前的虎门保卫战中,关天培、陈连升率中国军民抵御外侮、誓死捍卫祖国每寸土地的民族精神的恢宏悲壮场面传送给观众,使人们犹如跨过时空,亲临历史的现场。禁毒展览馆是全国禁毒三大教育基地之一,通过图片、文字、实物、雕塑以及辅以空间造型,使毒品的危害让人们观之有切肤之痛。馆舍面对珠江入海口,大门外是空旷的宣誓广场,几百米处便是威远古炮台群,长虹卧波的虎门大桥清晰可见,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公路悬索桥。大桥、博物馆、古炮台群交相辉映,历史、现实与未来在这里形成纵深和交接。这种景观绝无仅有,这种气魄足以震撼心灵。

第一陈列厅:鸦片战争海战陈列

第二陈列厅:鸦片战争海战陈列(一、二陈列厅的图片在书上也有)

第三陈列厅:虎门海战半景画馆(图片在书上有)

第四陈列厅:全国禁毒教育基地

馆藏实力

书法作品

林则徐赠兰泉七言对联 纸本。纵116厘米,横22厘米。联文:“云藏远岫茶烟起,桂染中秋月色香。”题“兰泉五兄雅属”,款“少穆林则徐”。钤朱文印“少穆”、白文印“林则徐印”。此行书联笔法遒劲,伟岸端重。现藏鸦片战争博物馆。

林则徐赠蓝田行书轴 林则徐赠蓝田行书轴 绢本。书心纵长165厘米,横长72厘米。内容为“夫其果行修洁斯文彪蔚鄂不照乎栘华龙骥骧乎云路则公山正礼荣高足扵前冲与太真嗣家声扵后”。题 “蓝田三世兄属临”,款“少穆林则徐”。钤朱文印“少穆”、白文印“林则徐印”。现藏鸦片战争博物馆。

条约展厅

1842年10月29日 《南京条约》

摘要:《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是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

1843年10月8日 《虎门条约》

摘要: 1840 年至 1842 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清朝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而告结束。战后,英方利用清朝政府对国际惯例和己方利益的无知,引诱清方就通商口岸的各项制度在南京和广东继续谈判。 1843 年(道光二十三年) 7 月,双方达成海关税则, 22 日,英方在香港首先公布了《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 10 月 8 日 ,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

1844年7月3日 《中美望厦条约》

摘要: 在林则徐领导的广州禁烟运动中,美国鸦片贩子的利益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他们于 1839 年 5 月联合上书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政府与英、法、荷等联合起来对付中国。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后,美国派加尼率东印度舰队来中国沿海护侨,保护美国利益。而加尼却在得知《南京条约》签订的消息后,径自致函两广总督祁填,要求最惠国待遇,未果。

1844年10月24日 《黄埔条约》

摘要: 在鸦片战争前,法国的对华贸易数量不大,远在英美之下。鸦片战争结束后,法国看到英国通过《南京条约》、《虎门条约》在中国攫取了一系列特权,便起而效尤。 1844 年(道光二十四年) 8 月 14 日 ,法国公使拉萼尼来到澳门,并开来 8 艘兵船,以显示其武力。 10 月 1 日起 ,拉萼尼与清朝钦差大臣耆英在澳门举行会谈,拉萼尼在研究了中英、中美条约的基础上,采取恫吓和讹诈等手段提出援引英、美先例订立条约的要求。

1845年11月29日 《上海租地章程》

摘要: 1843 年 11 月 7 日 ,上海正式开埠。 8 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达上海,根据已到沪的洋商要求,企图促使上海地方当局正式圈出外滩一带的土地,专供外国人租地造屋之用。

1851年8月6日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摘要: 俄国与中国毗邻,长期独占恰克图边境贸易之利。随着俄国经济的发展与俄军在中亚地区的节节推进,从 18 世纪末开始,沙俄不断谋求扩大对华陆路通商范围、探索进入中国沿海各口开展贸易之道,并无视清政府禁令,鼓励俄人潜入中国西北地区刺探商情,进行非法贸易。

1854年7月5日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

摘要: 1846 年,美国驻上海代理领事在英租界内设立领事馆,发生了“升旗事件”。美国圣公会主教文惠廉暗中在苏州河北岸以低廉的地价广置地皮,建造房屋。 1852 年,金能亨任美国驻上海代理领事,于 3 月 16 日 公告美国公民,宣布美国已在上海取得直接租地权。

1858年5月28日 《中俄瑷珲条约》

摘要: 侵吞中国黑龙江地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历代沙皇政府的一贯图谋。鸦片战争之后,沙俄成立“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加紧其侵略黑龙江的活动。

1858年6月13日 《中美天津条约》

摘要: 19 世纪 40 年代后,西方侵略者通过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的特权。但到了 50 年代,美国等国对原有特权不再满足,于是在 1854 年、 1856 年两次向清朝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开放中国内地,以便美国产品更顺利地进入中国,并扩大《望厦条约》已规定的各项权益。

1858年6月18日 《中俄天津条约》

摘要: 1854年、1856年,英国联合美国、法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开放中国内地、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皆被拒。1856年10月,英国藉口“亚罗号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6月27日 《中法天津条约》

摘要: 1856年,为扩大在华权益,英国借“亚罗号事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也借广西西林“马神甫事件”派出远征军,与英国共同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1858年(咸丰八年) 5 月,英法联军攻占了大沽口,逼近天津城,扬言进攻北京。 5月29日,清政府被迫派桂良、花沙纳为全权代表赴天津谈判。

1860年10月24日 《中英北京条约》

摘要: 1859年,英、法、美三国分别派遣驻华公使,率领舰队来华换约。清政府加强了天津、大沽的防务,准备在上海与英、法公使换约,以阻止公使入京。英、法拒绝在上海换约,于 1859 年 6月北上天津大沽口外,不走清方指定的入京换约路线,强行突入大沽,结果被清军打得大败。英法决定再次组织联军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1860年10月25日 《中法北京条约》

摘要: 1860 年(咸丰十年)春,法国伙同英国再度燃起战火,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10 月 6 日 ,法军率先闯入圆明园进行抢劫; 13 日英法联军占据北京城的安定门。

1860年11月14日 《中俄北京条约》

摘要: 1860 年(咸丰十年) 10 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洗劫一空,并扬言要炮轰北京城、捣毁清皇宫。奉命谈判的奕?求和心切,卑躬屈膝地请求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季耶夫出面调停。

1861年9月2日 《中德通商条约》

摘要: 1861 年 5 月,普方提出谈判签约事宜,既对清政府进行威胁,又对清政府进行诱骗。谈判进行了三个多月,最后,清政府迫于压力,妥协让步。 9 月 2 日 ,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崇纶与普鲁士及德意志各邦的代表艾林波签订了《通商条约》。

1864年10月7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摘要: 1864 年,沙俄又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强行规定中俄西段边界的走向,把历来属于中国的山河湖泊和设在中国境内的卡伦指为分界标志,从而为更多地割占中国领土制造了条约根据。

实用信息

交通:位于虎门镇海口东岸威远炮台附近,在虎门镇可乘2路公交车或小巴直达;在东莞市区可到汽车总站乘莞城——虎门威远炮台的专线巴士前往,在终点下车。

所属地区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1985年9月撤县设市,1988年1月,东莞升格为不设县的地级市,现下辖32个镇区、594个村,有常住人口150.82万,外来人口500多万。此外,还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东莞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年平均气温23.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1614.5毫米。地势自东往西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线115.94公里。东莞为岭南古邑,有文物可考的历史可追朔5000余年。150多...广东省东莞市

=∣更多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