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景点大全 > 虎门大桥

虎门大桥

所属地区:广东省东莞市 发布时间:2023-12-07 00:41:13

虎门大桥工程于1992年10月28日动工建设,1997年6月9日建成通车,是中国广东省境内一座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虎门镇的跨海大桥,为莞佛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虎门大桥全路段共有23座大小桥梁(包含3座特大桥)、三座隧道、两座大型互通立交桥和一座大型收费站;线路全长15.76千米,其中主路段总长4.6千米,引道段总长11.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

门票参考: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1小时

所在地/隶属: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莞佛高速

基本介绍

虎门大桥(Humen Bridge)是中国广东省境内一座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虎门镇的跨海大桥,位于珠江狮子洋之上,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部联络线(原莞佛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

虎门大桥于1992年10月28日动工建设;于1997年6月9日建成通车;于1999年4月20日通过竣工验收。

虎门大桥东起东莞市太平立交,上跨狮子洋入海口,西至广州市南沙立交;线路全长15.76千米,主桥全长4.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30.2亿元人民币。

2020年5月5日下午,虎门大桥发生异常抖动,全桥路段已实施双向全封闭,禁止通行;2020年5月6日,广东交通集团通报,虎门大桥振动系涡振现象,悬索桥结构安全。经专家组初步判断,虎门大桥悬索桥本次振动主要原因是由于特定风环境条件下沿桥跨边护栏连续设置水马,改变了钢箱梁的气动外形,在特定风环境条件下,产生桥梁涡振现象。截至2020年5月6日,水马已经撤离,大桥振动幅度已经减弱。虎门大桥桥面已基本恢复常态。

截至2020年5月7日,虎门大桥仍有轻微振动,暂未确定恢复通行的时间,管养单位已准备对桥梁组织大修。5月7日16时30分开始,虎门大桥通航水域恢复通航。

建筑结构

整体布局

虎门大桥是一座集多处桥隧为一体的群体工程,全路段共有23座大小桥梁(包含3座特大桥)、三座隧道、两座大型互通立交桥和一座大型收费站。其中,大桥从东向西的主体建筑依次为太平立交桥、白花山双隧道、南面山隧道、威远立交桥、东引桥、主航道桥、中引桥、辅航道桥和西引桥;大涌桥(深湾高架桥)和坦尾立交桥为虎门大桥西延线工程;全线各立交桥段经由匝道与其它公路衔接;全桥主路段呈正东正西方向布置。

设计理念

虎门大桥造型体现“长虹卧波”、“牵手两岸”的意象构思,与威远炮台遥相呼应,为东莞市地标建筑以及旅游景点。

构造特点

虎门大桥太平高架桥、大石吓高架桥、威远高架桥、深湾高架桥、东引桥、中引桥以及西引桥均为连续刚构梁式桥;主航道桥为单跨双铰简支钢箱梁悬索桥,由东西索塔、东西锚碇、主缆、吊索和加劲梁等五大结构部分组成。

设施设备

维护设备

虎门大桥在中国国内首次采用GPS实时三维位移监测系统工程,全系统由基准站、监测站、 数据通信链路和数据处理以及控制中心组成。虎门大桥应力应变监测系统由数据采集子系统和数据处理分析子系统组成,在悬索桥箱梁的7个截面、箱梁的顶板和底板处安装有24个应变计;应变数据经电缆送至大桥东端的工控机,再通过光纤传输至大桥外的监测中心服务器内,并通过工作站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

交通设施

虎门大桥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齐全,有完善的收费系统、监控系统、照明系统、通信系统和供电系统。大桥全线路段装有300多盏LED路灯,每一千米处设有一对紧急电话,配以闭路电视对全路段进行实时监控。虎门大桥在中国内地交通工程中首次采用“统一收费、电脑分账”的模式,合理设置收费站。

地理环境

虎门大桥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与东莞市虎门镇之间,主桥横跨珠江狮子洋水域,北距上游虎门二桥约10千米、南距下游深中通道约30千米;大桥东起珠江东岸东莞市虎门镇威远山,向西依次经过大石吓山谷、珠江干流上的虎门水道、上横档岛和蒲州水道,止于珠江西岸广州市南沙街道南北台;向西经深湾水库后延伸至飞沙角山。截至2018年12月,虎门大桥全路段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部地区联络线(原莞佛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411)的主体部分。虎门大桥线路起于东莞市太平立交,接京港澳高速公路兼沈海高速公路(原广深高速公路)东莞段;沿途向西下穿广深沿江高速公路东莞段,止于广州市南沙立交;通过大涌桥西延至广州市坦尾立交,接广澳高速公路广州段。

历史沿革

1981年6月,广东省公路建设公司与香港合和中国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合建虎门大桥高速公路意向书。

1991年5月,虎门汽车渡口竣工运营,很快就出现因运力不足问题,广东省政府随即推进虎门大桥项目。

1992年春季,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把虎门大桥工程项目从广深珠高速公路的项目合作合同中分离出来,由省交通厅组织实施,采用中外合作集资修建,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方式,筹建一个新的项目公司进行建设和管理;同年5月27日,虎门大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同年10月28日,虎门大桥动工建设。

1992年夏季至1994年春季,广东省交通厅聘请以李国豪、曾威为首的22名中国国内桥梁专家共同组成虎门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对重大的设计施工方案决策进行咨询。

1995年3月28日,虎门大桥举行先导索过江暨上部构造开工仪式,大桥的“六大件”工程完工。

1997年5月1日,虎门大桥试通车,同年6月9日,虎门大桥开通运营。

1999年4月20日,虎门大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竣工验收。

价值意义

经济价值

虎门大桥是联系珠江两岸城市的咽喉通道

虎门大桥工程是连接珠江东、西两岸,广东省东、西翼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贯穿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的咽喉;大桥的建成使东莞、深圳以及粤东地区到珠海、中山江门粤西地区的交通无须绕道,行车里程可缩短一百二十多千米,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和珠江三角洲的腾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评)

科技意义

作为首座跨越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大型桥梁,虎门大桥不仅支撑了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改写了粤港澳三地“一水隔天涯”的格局,还引领了中国桥梁建造史上的技术创新。拥有18项中国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工程技术和工艺的虎门大桥,标志着二十世纪中国桥梁建设的最高成就。虎门大桥的建设,为后来建造厦门海沧大桥、江苏江阴大桥、润扬大桥等大跨径悬索桥提供了许多技术经验;广东因此成为中国桥梁工程师取经学习的“圣地”,“广东的桥、山东的路”这句话逐渐在中国各地传开。(《南方日报》 评)

荣誉及其他

1.虎门大桥 第二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虎门大桥CH-150型架桥机》 199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3.《虎门大桥建设成套技术》 2001年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4.《虎门大桥建设成套技术》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5.虎门大桥 1999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优质工程一等奖

6.虎门大桥东锚深开挖与防护技术 199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7.液压提升跨缆吊机 199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所属地区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1985年9月撤县设市,1988年1月,东莞升格为不设县的地级市,现下辖32个镇区、594个村,有常住人口150.82万,外来人口500多万。此外,还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东莞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年平均气温23.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1614.5毫米。地势自东往西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依山傍海,海岸线115.94公里。东莞为岭南古邑,有文物可考的历史可追朔5000余年。150多...广东省东莞市

=∣更多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