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罗烈士陵园

直罗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直罗镇战役,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长征到达陕北后,亲自决策部署和指挥红一方面军与红十五军团进行的。这次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直罗烈士陵园始建于一九五四年春,位于我县西部,距县城五十三公里,占地面积六十亩,以栽植松柏为主。陵园内有纪念碑一座(高21米),纪念馆一栋(建筑面积719.6平方米),纪念亭七个,接待室七间,唐代宝塔一座(柏山寺塔)。安葬有中共中央委员、红一军团四师政委黄甦、红二团团长李英华和聂荣臻同志的警卫员孙启峰以及十二名小战士等325名有名烈士,无名烈士630名。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六日时任中央总书记的-为直罗烈士陵园题词“直罗战役烈士永垂不朽”,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四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同志为陵园题词“直罗战役烈士纪念碑”。
直罗战役是在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北后,立足未稳,陕北红军“肃反”扩大化,局势动荡不稳的情况下,针对国民党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围剿”展开的。直罗战役的胜利为红军积蓄和发展新的战斗力量,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赢得了时间,进一步巩固和开拓了革命根据地。直罗战役使陕北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出发点。因此,直罗战役无愧于毛泽东“为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的评价。
直罗烈士陵园于1987年8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被延安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7年被富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县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11年,申报该陵园晋升国家级烈士陵园;201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
所属地区
富县,古称鄜州,位于陕西北部,延安市南部,属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东靠黄龙山系以晋师庙梁为界与宜川相邻;东南和南部与洛川、黄陵相连;西隔子午岭、关山梁与甘肃省的合水、宁县毗邻;北缘丘陵沟壑与志丹、甘泉、延安接壤。县域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居陕西省第五,延安市第一。全县辖8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241个行政村,总人口14.7万人。历史沿革秦为雕阴县地。汉置直路县。魏、晋匈奴等族入据,县废。东晋设长城县,西魏改三川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分北部增设洛交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在洛交县城兼设鄜州,三年在西部分置直罗县。宋降三川县为镇,并入洛交县。元至元四年(1267年)撤洛交、直罗...陕西省延安市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