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善范
高善范字仰光,清道光六年(1880)出生于鄜州城内。清宣统元年(1909)拔贡。民国八年(1919),推选为陕西省参议会议员。民国十四年(1925),任陕西省国民政府参事。民国十六年(1927),任宜川县县长。
国民党 违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发动-政变以后,高普范身为国民党地方官员,对共产党深表同情,仗义直言,反对国民党--,暴利盘剥,欺压百姓的弊政行为。因受国民党 排挤,告病回乡。民国二十年(1931),出任鄜县女子学校校长。这一年,国民党县政府将鄜县田亩税款4000元改为40000元,民众负担加重10倍,高普范挺身而出,为民请命,揭露国民党当局的弊政行为。
抗日战争爆发后,高普范以实际行动拥护共产党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联合抗日的救国主张,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三三制”的民主建政中,年已61岁的高普范绕民主选举当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议员,边区政府委员,并和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结为朋友,成为爱国民主人士和共产党密切合作、共商国事的典范。
所属地区
富县,古称鄜州,位于陕西北部,延安市南部,属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东靠黄龙山系以晋师庙梁为界与宜川相邻;东南和南部与洛川、黄陵相连;西隔子午岭、关山梁与甘肃省的合水、宁县毗邻;北缘丘陵沟壑与志丹、甘泉、延安接壤。县域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居陕西省第五,延安市第一。全县辖8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241个行政村,总人口14.7万人。历史沿革秦为雕阴县地。汉置直路县。魏、晋匈奴等族入据,县废。东晋设长城县,西魏改三川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分北部增设洛交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在洛交县城兼设鄜州,三年在西部分置直罗县。宋降三川县为镇,并入洛交县。元至元四年(1267年)撤洛交、直罗...陕西省延安市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