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佛祖佛房遗址

三佛祖佛房遗址
西盟县三佛祖佛房遗址西盟“三佛祖”佛房遗址-云南普洱,在云南普洱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坎镇水库公园南西边的佛殿山顶上,有一块山间平地。平地中央,有三座相依而立的用块石垒砌而成的方形凸形石塔,四周还有残留围墙。
登上石塔放眼观看四方,起伏的阿佤群山犹如在云海中沉浮的绿岛,美不胜收。这里,就是新中国建立前百余年来,信徒众多、云中古刹、香烟缭绕的拉祜族佤族大乘佛教朝拜地——云南普洱西盟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勐坎佛殿山‘三佛祖’佛房遗址”。据有关资料记载,三佛祖佛房始建于清代同治末年至光绪初年(1874-1875),至今已120多年的历史。原建盖有土木结构佛房4栋,“三佛祖”大殿在正房中央。
殿内有佛龛、铜佛像、并有佛爷和尚念经。整个佛房占地2500平方米,佛殿后立有块石方形凸字形佛塔,高5米,长阔面积16平方米。用河中石块分三层砌成凸字形。佛殿前有花台4座,花台前为400多平方米的大院,是举行佛事活动及信徒们娱乐歌舞的场地。大院前正大门、大门外有天神祭祀台,佛房周围系石头砌成的高、厚各约1米的围墙,现遗址尚存石塔及部分围墙残迹。块石佛塔是当年拉祜族宗教首领李通明与佤族窝朗头人歃血誓盟的信物。
清代曾-任西盟勐梭土司的李通明,对佤族拉祜族聚居的西盟山,采取了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为了和佤族窝朗头人搞好合作关系,他先后和佤族各部落头人在佛殿山歃血誓盟,订立盟约,誓盟的佤族各部落信徒每家抬一个石头到勐坎佛房,同拉祜族信徒共建石砌佛塔。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
所属地区
西盟佤族自治县(Ximeng Vazu Zizhixian) 云南省佤族聚居边境县,思茅地区辖县。位于省境西南部,怒山山脉末端,西与缅甸为邻。面积1391平方公里,人口7.44万。少数民族约占全县人口的94%,其中72%为佤族,另有拉祜族、傣族等。县府驻西盟镇,人口0.3万余。本县西汉属哀牢地,东汉、蜀汉、晋、宋、齐均属永昌郡地。唐南诏时属银生节度地。宋大理为裸黑部地。元属木连路军民府。明属孟连长官司,属云南布政司。清属镇边厅。1914年改属澜沧县。1965年以澜沧县部分地区设西盟佤族自治县。县境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气候温暖而潮湿,年均温15.2℃,年降水量2812.9毫米,最多年达328...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