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会元乡金花村
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抚顺市 > 顺城区 > 会元乡 > 金花村主页
〖金花村简介〗
金花村是辽宁省抚顺顺城区会元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104112052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10411。邮政编码为113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13 ,车牌号码为辽D。金花村与马金村、兴安村、会元村、马前村、黄金村、康乐村、砖台村、三道村相邻。
〖金花村特产〗
八碗八碟
乔家在逢年过节时也有与平常不同的饮食,称之为"八碗八碟",这其中八碗主要是热菜,是指--喇嘛肉、荤炖、烧肉、甜粥、红烧肘子、蜜阍、羊肉胡萝卜、丸子;八碟主要是冷盘,是指--焖干肉、鸡丝、琼菜、什锦丝、龙爪菜、爆腌蛋、排骨、熏肉。喇嘛肉是类似于酥肉的肉菜,荤炖是走油的炖菜,烧肉和肘子都是酱油烧制的肉菜
豆面卷
豆面卷是黄米面做的别一种风味。把黄米面和好蒸熟,即所谓“粘团子”放上去擀成薄片,边擀边撒豆面,再蒸成面饼,切成小块。吃起来,有粘糕豆面双重香味,乡民多喜食之。
苏耗子
苏耗子,又称“粘耗子”,“苏叶饽饽”,也有叫“苏叶干粮”的。苏耗子是满族的风味面食。其作法:将粘高梁米或糯米以水浸泡后磨成粘米面,将小豆煮熟捣成泥做成豆馅,包进粘米面擀成的圆饼中,外用苏子叶裹之,上笼屉蒸熟即成。食之香甜可口并带
豆面卷子
饽饽蘸豆面。满族有一传统面食叫豆面卷子,亦称豆面饽饽。祭神时多以此为供品。豆面卷子的作法:将黄米以水浸泡后磨成面,合匀,擀成薄片,入锅蒸熟,再将黄豆炒熟磨成面,均匀撒于其上,卷起后以刀切成1-2寸长的卷子,其色金黄,食之粘且香。豆面卷子的作法来源于饽饽蘸豆面的吃法。而满族人吃饽饽蘸豆面之俗,则有一段
满族八碟八碗
八碟八碗,为原满族饮食习惯,“八大碗”即八样菜,四凉四热,四凉里两荤两素,四热里也是两荤两素。 “八大碗”与满人的豪爽相匹配的,便是饭桌上的八碟八碗。碟是实实在在的大碟,碗是深深大大的高碗,当这高高大大的一齐落满桌,不由得你不举碗痛饮,畅快淋漓。 清朝
满族八大碗
满族八大碗,是满族同胞的特有菜种。它由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 、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 、御府椿鱼 、阿玛尊肉等八种菜组成。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细之分,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川肉丝、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
〖金花村景点〗
汉代列燧
汉代列燧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汉代列燧(五处)位于抚顺市顺城区前甸镇果树村、詹家村、新北村、靠山村、前甸村。考古学家在今抚顺市浑河及其支流沿岸发现了数十座汉代列燧,即连续不断的烽火台。烽火台土筑、圆形,现存一般高2-3米,底径68米,在周边采集有素面陶和盆罐等西汉器物。整体为东西走向,延伸约10余千
施家沟墓地
施家沟墓地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施家沟古墓群位于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高尔山山城东1.5公里市卫生学校北山上。2000年10月初发现,墓葬全为封土石室墓。墓葬保存相对较好,上有封土覆盖,墓顶多已坍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一号墓(壁画墓)中心为基点,东150米,南20米,西600米,北7
抚顺战神大本营
抚顺战神俱乐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拥有真人CS设备500余套,一级教官10名,助理教官17名,CS战勤服务人员20名。旗下拥有“战神大本营”综合训练基地、大型室内真人CS战场 、北陵公园野战基地等真人主题活动场所。是辽沈地区真人CS行业规模大、专业的俱乐部。公司注资1000万元构筑的“战神大本
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
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抚顺战犯监狱旧址陈列馆位于抚顺市高尔山下,原是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为了囚禁中国抗日志士和爱国同胞于1936年修建的一所旧监狱,当时称“抚顺典狱”。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接收,改名为辽东省第
大伙房水库风景区
大伙房水库风景区大伙房水库风景区位于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主要以工程雄伟、气势磅礴的大伙房水库为依托,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437平方千米,最大水面面积110平方千米,水域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集中,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工程规模宏大,是新中国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内最早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水库在
抚顺关遗址
抚顺关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抚顺关遗址抚顺关位于辽宁省抚顺市东10公里的顺城区前甸镇关岭村附近,关隘设在浑河河谷要冲之北的制高点上。抚顺关明朝时是女真建州等卫通往辽沈平原的重要通道,亦是明长城辽东镇上的重要关隘之一。抚顺关和抚顺城在绝大部分和平的时期里,是明王朝向建州女真开放马市贸易的主要关隘。《明英
〖金花村人物〗
赵宝桐
赵宝桐(1928-2003),辽宁省抚顺市人。1945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辽沈战役、解放抚顺及武汉三镇等战役战斗。1949年入第四航空学校学习,是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其英雄事迹在中朝两国人民中间广为传诵。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战争中,任中国人
张鏖
张鏖,1915年2月出生,辽宁省抚顺市人。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2月调到新四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1931年,张鏖在辽宁第一工科学校学习机械专业。1936年7月,张鏖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起,张鏖任新四军第3支队教导队文化教员、第3支队6团政治处干事、第3支
彭景文
彭景文,1905年3月20日出生,辽宁省抚顺县人。1942年参加八路军,194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1922年,彭景文参加东北军。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中,彭景文坚决拥护张学良的正义主张,率部与“讨逆军”作战。后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朱磻反“扫荡”等战斗。彭景文在东北军第57军地下党员反对
苏剑飞
苏剑飞(1907—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南满第1游击大队大队长1932年7月的一天,在抚顺东北的南杂木车站附近,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同尾追而来的日伪军激战。不料,总指挥田霖中弹牺牲,义勇军顿时乱了阵脚,面临溃散的境地。在这危急时刻,苏剑飞挺身而出,举枪高喊:“弟兄们,听我指挥!”大家一看,便立
王新三
王新三同志生平(1914-1991)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原煤炭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新三同志,因突发咯血窒息,经抢救无效,于1991年7月9日在开滦煤矿不幸逝世,享年77岁。按照王新三同志遗愿,不举行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王新三同志1914年出生于辽宁抚顺市。193
谷振春
谷振春,男,汉族,1961年3月生,辽宁抚顺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民革党员,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博士,副主任医师。1979.08--1982.08,齐齐哈尔医学专科学校医学专业学习1982.08--1993.08,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医院医师、外科主任、副院长、院
佟磊
佟磊,满族,辽宁抚顺人,1914年7月出生。1936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学员,晋察冀军区阜平县一区动员会主任,三分区11大队营教导员,一分区20团、1团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东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
孙铭武
孙铭武(1889—1932),1889年9月生(清光绪十五年),原名孙明武,字述周,汉族,兄孙铭久,弟孙铭宸别名孙耀祖都是抗日英烈,谥为抗日“孙氏三杰”。孙铭武与黄显声是“磕头弟兄”(拜过把子)。参加两次直奉战争和征蒙定边作战。求学期间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孙铭武考入兴京(今新宾)县警官教练所
范时绶
范时绶(?——1782)文程诸孙。雍正间,自笔帖式累迁至户部郎中。乾隆初,复累迁至湖北布政使。十六年,署湖南巡抚,疏言:“湘阴、益阳诸县,察有私垦千馀顷,皆濒洞庭,岁旱方获,请缓升科。洞庭诸私垸窒水道,劝禁增筑。”报可。十八年,移江西巡抚,病免。二十一年,起授户部侍郎,署都统,请赴西路屯田。二十四年
李宝峰
李宝峰,男,1938年生,辽宁抚顺市人。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1955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1959年升入鲁迅美院中国画系,1964年毕业分配到甘肃人民出版社。在鲁艺上学期间,他即显露了“才气横溢,妙趣横生,形、神、意、笔,浑然天成”的绘画天赋,素描作业曾选送
宋继新
宋继新,1965年出生于辽宁抚顺,毕业于教育学院艺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作品曾经参加8、9、10届全国美术展,11、12、13、14届全国版画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特展/中国美术金彩奖作品展,1992-2005作品参加日本、韩国、印度、阿拉伯、泰国、加拿大、美国、巴拿马、巴
赵经寰
赵经寰(1935.10—) 别名天石,满族,辽宁抚顺人。擅长版画、中国画。抚顺师范毕业。曾任辽宁抚顺师专艺术系主任、教授、抚顺文联副主席。作品有《学好社会主义文化课》、《壁画风格系列》、《平顶山的中秋》组画等。作品获第六届美展优秀作品奖、第八届版展优秀奖;第十、十一、十二届版画展铜奖。获鲁迅版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