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毛维寿

毛维寿

所属地区: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 发布时间:2023-12-16 05:41:48

毛维寿(1892—1937)字祺勋,号考三。江西省峡江县巴邱镇毛家村人。

1912年入陆军第八师三十团当兵。次年团队遣散,归峡江与新余李素白等人集资做药材、杂货生意,往来于滇黔湘粤之间。后因经营不善,资本全亏,流落于湘西洪江县。时见告示招兵,遂报名入伍。1921年,随-战至粤,适其师毛世俊在驻粤赣军指挥部任秘书长,遂转入赣军特务连任见习官。次年1月,入粤军第一师任见习官。6月,随军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在惠州之战中,腿部中弹。伤愈后人西江讲武堂学习,结业后升任连长。

于1922年6月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以及讨伐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战争。1926年任粤军第四军十师三十团二营营长,参加北伐战争。毛维寿骁勇善战,每战冲锋陷阵在前,屡立战功。“九一八”事变后,毛维寿升任师长率十九路军第六十一师在上海扼守江湾、大场。接仗百余次,孤军奋战击退日军的疯狂进攻。坚守百日,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损兵折将万余,打出了军威国威。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难怪连蒋介石都不得其解。时逢“福建事变”后,蒋介石曾亲自问过毛维寿,你一个江西人为何在粤军能提拔如此之快呢?毛维寿答之全凭英勇奋战,冲锋在前而得厚爱。福建事变后毛维寿被迫离开原部队,1934年毛维寿被委为第七路军总指挥,次年改任第二路军总指挥;派往陕北“剿共”,但毛不就,旋遭蒋介石斥责,被免职。1936年又委国民党中央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仍任(挂)而不为,寓居上海。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毛维寿多次向蒋介石请缨抗日,均遭拒绝。时年冬,旧伤复发,医治无效。逝于大华医院,终年46岁。

巴邱镇位于县境中部,离水边镇公路里程20公里。三国吴宝鼎二年置巴邱县时即为县治,明嘉靖五年设峡江县亦为县治,清雍正三年避孔丘名讳,改巴丘为巴邱。建县后,一直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7年7月1日,县治迁至水边镇后,仍为县内重镇。巴邱镇东依赣江,南毗吉水县,西与罗田镇,砚溪镇接壤,南为戈坪乡和仁和镇。全镇总面积110.43平方公里,辖晏家、坳上、何家、北门、…… 详细++

所属地区

峡江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北部。东北邻新干县,南毗永丰、吉水两县,西靠吉安县、西北与新余市接壤。总面积1287.43平方千米。2005年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66332人。县人民政府驻水边镇。邮编:331409。代码:360823。区号:0796。拼音:Xiajiang Xian。全境地势为东南、西北部高,向中部赣江倾斜。地形以丘陵为主,兼有低山,低山主要分布在东、西部边境,山体大都呈北东走向;中间大片丘陵,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2%。主要河流有黄金江、盘龙江、象口水、沂江等。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行政区划全县辖6个镇、4个乡:水边镇、马埠镇、巴邱镇、仁和镇、砚溪...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