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火生
晏火生,男,1919年生,蒙山乡抗头村陂头村民小组人,196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任陂头生产队长后,带领社员艰苦奋斗,3年开荒造田360余亩,同时改造低产田200余亩。1964年,全队粮食总产量16.25万千克,比1962年翻一番,卖给国家粮食12.5万千克,全县率先实现户均贡献万斤粮。当年被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1964年至1969年,生产队粮食总产连年增长,连续5年实现户献万斤粮。1969年、1972年2次被选为中国共产党全国党代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曾担任省革委委员、地革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蒙山公社副书记。特别在1970年担任抗头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艰苦奋斗,迎难而上,大干苦干9年,兴修和扩修枫树坑等3座水库;改造冷浆田、渍水田;为排除山洪,开挖沟沟圳圳300余条;扩大耕地650亩;9年间,大队粮食亩产由170余千克增加至534千克,总产量从53万千克猛增至166.32万千克,实现9年翻3番;全大队212户贡献粮食107万千克,是全县第一个实现户献万斤粮的大队,同时也实现“年满六十,亩产千斤,户献万斤”的愿望。为减轻社员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还积极鼓励各生产队购买大型农业机械,9年内10个生产队有7个队购买大型(丰收50型)拖拉机,购买40马力柴油机5部用于提水灌田;新建粮食加工厂和1所中心小学,社员子女能就近上学。群众都说晏火生是吃苦在先、工作在前的好模范。
1978年,大队实行“三定三包一奖惩”(定任务、定质量、定时间;包产量、包工分、包支出;完成任务者奖、没有完成任务者惩)生产责任责制。年终分配时,坚决兑现年初所订生产责任制。1980年后,进一步完善“三定三包一奖惩”生产责任制。
1979年,虽然身兼省革委委员、地革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务,并年过花甲,但干劲不减,劳动走在前、干在先;一年中参加队上劳动252天。抗头大队9个支部委员平均每人每年劳动289天,是全县大队干部劳动最多的大队。
生活上克己奉公、先人后己众所周知。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从没有侵占过集体任何财物,平时到公社、县里开会,大多是步行。总是说:“集体的钱是大家的,任何个人都不能侵占。”
1980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95年8月逝世,终年76岁。
蒙山镇蒙山乡位于上高县东南部,北距县城18公里,南距新余市47公里,东邻高安市田南镇,南界新余市水北镇、鹄山乡,西接本县南港镇,北毗本县上甘山林场。占地总面积74.28平方公里,境内以低山丘陵为多,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最高点1004米,最低点50米。辖12个村委会和1个直属队,50个自然村,80个村民小组4237户,总人口13641人,劳动资源6462人,从业…… 详细++
所属地区
上高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锦河中游,东经114°28′-115°10′,北纬28°02′-28°25′。东接高安、南界新余、分宜、西邻宜春、万载、北连宜丰,县城距南昌113千米、宜春90千米。全县东西长68千米,南北宽45千米,总面积1350.25平方千米。2006年年末总人口346303人。邮编:336400。代码:360923。区号:0795。拼音:Shanggao Xian。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主要山脉为蒙山、末山。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1.76%、65.79%、32.45%。最高处为蒙山主峰白云峰,海拔104.2米;最低处为泗溪镇良田村东北田锻,海拔30米。主要河流为锦江及其...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