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吴阿衡

吴阿衡

所属地区: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 发布时间:2023-12-13 00:37:38

吴阿衡(1588年~1638年),字隆徽,裕州(今河南省方城县)人。明万历已未科(公元1619年)进士,任山东省淄川令,后调任历城令。

抗敌过程当时,白莲教数万人攻历城,吴阿衡设伏兵,白莲教大败。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明朝皇帝钦锡盔甲,并赐御制“忠”字,不久升任湖广道御史。吴阿衡首行向皇帝揭发魏忠贤的恶迹,魏党对吴切齿痛恨,欲派人杀之,适适吴回家奔丧,得免于难。在家守孝时,农民起义军占据方城山,准备攻打州城。吴阿衡急命建敌楼、造大炮、修城壕,并捐款散粮,驱使兵、民登城严守。义军见防守严固,遂去。后吴任浙江巡按,明察公断,贪吏敛迹,又升迁河东(山西蒲州)副使。当时在蒲州的宗室,持强害民,吴阿衡诛其首恶,以平民愤,遂升为兵部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节制宁远、山海、顺天三地巡抚。他到任后,即训练士卒,筹集辎重,严设壁垒。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秋,清兵由墙子岭、青山口分道而入。吴部总兵吴国俊,前往祝贺监军邓希诏生辰,大醉,听说清军逼近,不战逃去。唯吴阿衡孤军拒敌,他跃马挥刀,-五昼夜,直杀得天昏地暗,尸堆如山,毫无惧意,怎奈援兵不至,兵尽粮绝,力竭被俘,清军逼降,吴阿衡大义凛然,慷慨陈词:“我生为大明将领,死为天国英灵,决不屈膝”,清军恼羞成怒,吴被双膝被砍,齿被击落,舌被拔掉。是年九月二十一日被杀。福王时追谥忠毅。吴阿衡死后,经友人资助,将其灵柩运回裕州,葬城南朱床西北隅。

所属地区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东经112°38′~ 113°24′,北纬33°04′~ 33°37′。东邻舞钢区、泌阳县,南接社旗县、宛城区,西连南召县,北依鲁山县、叶县,县域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61公里,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二、自然特征素称“五界一口”,处于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海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分界线上,东北部是全国九大隘口之一的方城缺口。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760.3米,最低海拔108米,浅山区、岗丘区、平原区分别占总面积的47%、22%、31%。境内有河流70余条,年均气温1...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