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佐周
姜佐周(1915—1984),生长于汉中,自幼喜爱戏曲艺术。1932年,拜师学唱汉剧,后又学秦腔,以演须生见长,也演小生。后外地京剧班来汉中演出,他又开始学京剧。1937年,秦腔“化民学社”来汉中演出,学社遇到困难,他出任剧社社长,负责联系和组织剧社到城、洋、勉等县演出,为秦腔在汉中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44年,麒派须生刘奎桐来汉中演出,他又拜刘奎桐为师,学会麒派的《扫松下书》、《斩经堂》、《追韩信》、《徐策跑城》等剧目。他学习刻苦,为学跑伞,用坏了几十把伞,摔得腰酸背痛,终于练出一身硬功夫,成为当时汉中京剧界名角。在演戏技巧上博采众长,创汉中舞台美术和灯光运用之先。首倡戏曲化妆,由粉彩改为油彩。解放后,姜佐周任天汉剧社社长。大众京剧社成立,兼任社长。从1952年起,他在社内招收学员,培养了一批优秀戏曲人才。自己先后在京剧《闯王进京》、《三打祝家庄》、《红娘子》中饰李自成、宋江和李信;在秦剧《和平使者》、《将相和》、《十五贯》、《杨门女将》中饰墨翟、蔺相如、况钟、寇准等。他主演的传统戏《周仁回府》、《蝴蝶杯》等剧目,上座率经久不衰。导演了《北京四十天》、《里火春风斗古城》等戏。把京剧《追韩信》、《四进士》移植为秦腔。“文革”期间,姜佐周被错定为“历史-”,开除公职,遣送农村劳动。1979年平反后,他不顾年迈,导演《赵氏孤儿》、《生死牌》,并在剧中饰演角色。还将京剧《三凤求凰》移植为秦腔,对汉中戏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所属地区
汉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市的中心区,全区辖7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人口57.05万,总面积556平方公里,是陕甘川毗邻地区最大的商贸旅游中心城市。汉台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是商朝的一个方国。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驻跸汉台,举雄才,出奇兵,以此为发祥地建立西汉王朝,汉水、汉中、汉族、汉文化的称谓便因此一脉相承;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在这里开府理事。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等以“两汉、三国”为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驰名中外。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曾经说:...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