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科苑街道
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张店区 > 科苑街道人物

科苑街道人物

邹岷山
邹岷山(?~1948),原名邹斯唐,沣水镇昌城人。邹岷山曾经商2年,后在张店铁路机务处工作。“七·七”事变后参加抗日队伍,历任益都县区分队队长、区队长,益都县第四区区长等职。他在革命队伍期间,即目无党纪国法,以太上皇自居,为非作歹。党组织曾对他多次进行批评教育,但其不仅毫无悔改之意,反而耿耿于怀。邹
王仪书
王仪书(1922~1949),绰号“大黄”,南定镇崔军村人。1943年,王仪书参加伪淄川县三青团武装(国民党地方武装),在保安第三中队当兵。1945年12月他被编到淄川县三青团四中队当兵;1946年5月,他又窜至昌乐,参加了顽八军第一师谍报组,随即返回淄川县团部,在伪三区署(驻南定站)为敌效劳。同年
马象忱
马象忱(1919~1949),当地人称“马三子”,1919年生于四宝山乡曹村的一个乡绅家庭里。1937年,黑铁山起义后,马象忱投机革命,于1938年加入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1941年夏,本性难移的马象忱,叛离抗日队伍,投靠了日军,并于1942年秋,充当了伪军队长,率部驻扎在街子村。他为效忠其日本主子
张裕安
张裕安(1914~1942),原名张正楚,字少侯,四宝山乡解庄人。出身于小绅宦家庭。18岁时担任桓台县县长张儒玉的录事(秘书)。1938年春参加了廖容标领导的四支队,任中队副。1940年5月任桓台县公安队队长。1941年2月22日,张裕安伙同其副队长张宇良率部叛变,投降桓城伪军,并打出“清乡队”旗号
王毓恕
王毓恕(1913~1945),石桥乡南石村人,外号“王三楞”。抗日战争时期他投身革命,曾任桓台县公安政治保安队副队长等职,1941年春叛变投敌,为换取侵华日军的信任,打着“清乡队”的旗号,肆意捕杀良民,抢劫掠夺财物,欺男霸女,无恶不作。1942年9月的一个夜晚,王三子带领张店宪兵队特务到于营村,将积
王家明
王家明(1923~1985),女,1923年生于傅家乡义集村。幼年时,她因双脚掉进火炉里,十趾被烧光,步履艰难,所以人称“怪脚女”。14岁便到马尚村当了范家的童养媳。在丈夫范守富的教育和影响下,苦大仇深的王家明,于1942年毅然参加了抗日工作,为我党做秘密联络员。为了安全及时地为党传送情报,她不分昼
孙倬云
孙倬云(1922~1979),原名孙汉文,邹平县姚孙庄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加长山县政府,历任高青办事处宣传科长、高苑县大李区区委书记、高青县委宣传部长、清河地委宣传部宣传科长、淄博特委宣传部宣传科长、博山县委书记、张周市委书记、张店区委书记、淄川区委书记、淄博市委宣传部长、淄博
李淦发
李淦发(1917~1984),马尚镇西南村人。1935年毕业于济南育英中学,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奉命在家乡组织起抗日游击队,1938年夏,游击队改编八路军后,他历任支队政治委员、特务团党支部书记。李淦发心灵手巧,他经常到简陋的小“兵工厂”帮助修理0
范守富
范守富(1916~1988),马尚镇马二(西北)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5月初,他会同宋树柏、延春诚建立了张(店)王(村)工委,延任书记,范与宋任委员。马尚南面的北岭村(今属周村区贾黄乡)有个徐绥迎,是范守富的亲戚,张王工委把徐家作为扎根基点,并在范守富家和马尚
王勋
王勋(1916~1968),又名王纪勋,南安镇崔军村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勋奋起抗日,加入地方游击队。1938年2月参加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同年7月部队整编,番号改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王勋任该支队特务团三营班长。1939年初,王勋赴沂水县岸堤军政大学军事队参加培训。同年6月
武子刚
武子刚(1914~1947),原名武守臣,四宝山乡榆林村人。16岁那年母亲去世,随其父到外地打短工、拉石车。坎坷艰难的生活,使武子刚逐渐养成正直、刚毅、倔强的性格。1937年7月,武子刚投身抗日活动,带领青年参加夜校和民兵训练。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担任长、桓、临、益四边县“
张捷三
张捷三(1912~1941),又名张连捷,石桥乡北营村人。少年时在桓台第四高小读书,后就读于益都师范。毕业后,在桓台县曹家营中心学校任教。1937年12月26日,张捷三参加了廖容标、姚仲明等领导的黑铁山起义。起义后担任廖容标司令的警卫员,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7日,他化装成车夫带领一
曹光
曹光(1907~1984),原名曹鹤峰,卫固镇西尹村人。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中共铁山特别支部建立,曹光任支部委员。1937年冬,曹光在本村组织起自卫团,积极开展抗日活动。1938年秋,曹光被选为长山九区行政委员会委员,任总务部部长,负责筹集抗日经费及部队的给养供应工作。1942年任
耿子安
耿子安(1902~1968),又名耿茂泰,大张乡解营村人。他自幼丧父,家庭生活异常艰难。后来,为了生计,在母亲的再三劝说下,14岁的耿子安同比他大7岁的女人结了婚。婚后,夫妻不和,时常发生龃龉,1925年,他离家出走,到军阀张宗昌军队里当了兵。其间,他饱尝了忍辱含垢的生活,认清了军阀部队鱼肉人民的反
张乃英
张乃英(1898~1946),女,四宝山乡曹村人。18岁时嫁于本村农民崔清和,生一男二女。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四宝山乡一带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农妇张乃英每晚参加听课,明白了不少革命道理。她回家说通了丈夫,一道参加共产党的地下工作。由于工作积极,1940年她被选为村妇女救国会主任。1941年日伪
邱汉三
邱汉三(1892~1968),又名邱毓杰,卫固镇太平庄人。“七·七”事变前后,他弃教从政,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12月,廖容标等人发动黑铁山起义时,司令部就设在他家里。1938年至1940年,他担任卫固“动委会”委员时,曾两次被捕。在狱中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严守党的机密,坚贞不屈。出狱后,他
梁学章
梁学章(1965~1988)梁学章,沣水镇良乡庄人。生于1965年8月。198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学读书时担任团支部书记。1983年9月高中毕业后考入淄博市人民 学校。1985年7月梁学章警校毕业后,分配到淄博市公安局张店分局任侦察员,他要求到既危险又辛苦的“打流”队,干了便衣 。1
张哲民
张哲民(1920~1958)张哲民,原名张洪翥,卫固镇大河南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本村党支部书记。同年7月,调任桓台县五区区委书记;1948年升任桓台县委书记。解放前,张哲民在临淄、博兴、桓台等地主要做地方民运工作。1950年,张哲民先后任淄博特委农委副书记,淄博工矿特区所辖淄博市市委书
岳华
岳华(1919~1941)岳华,原名岳华邦,湖田镇下湖田村人。1935年,为养家糊口,18岁的岳华推起木轮小车,加入了下湖田小车运输队。此间,他接受了中共洪沟支部负责人李志英的帮助和教育,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于193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岳华在上、下湖田和南、北焦宋一带
邹国资
邹国资原名邹光瑛,沣水镇昌城村人,1906年生。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济南张宗昌的军政稽查处当录事和缮写士。“七·七”事变后,在本村组织起20余人的抗日游击小组,很快发展成70多人。1938年编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二中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山东纵队特务团三营副营长。19
韩干
韩干(1916~1947)韩干,又名张亿武,卫固镇东尹村人。韩干从12岁起就在张店日本人开办的“铃木丝厂”做工,1937年,他返回家乡从事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3月,韩干参加了八路军长桓县大队特务队。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夏,他被任命为博兴县公安局公安队长。上任不久,他与公安队班长唐增
李本荣
李本荣(1916~1943)李本荣,字河清,原名张奎濂,1916年生于卫固镇北岭村。1937年9月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夏,被任命为四边县委二区区委书记。1940年11月,四边县改为长桓县,李本荣接替马同贵的职务,担任组织部长。此间,他不仅担负着教育党员、干部,健全党的组织,
赵聿才
赵聿才(1916~1941)赵聿才,沣水镇张赵村人,1916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石匠家庭。苦难的岁月,塑就了他爱憎分明、坚强不屈的性格。聿才15岁时,就经常把这样一句口头禅挂在嘴上:“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抗日战争爆发后,赵聿才在区长金子贞的指导下,以石匠作掩护,走村串户宣传抗日,发动群众防特
马同贵
马同贵(1915~1941)马同贵,又名马竞生、马千里、陈放。1915年2月22日生于四宝山乡马庄。1934年,马同贵师范毕业后,在四宝山一带担任小学教员。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他毅然辞去教员职务,参加抗日队伍。是年9月,马同贵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2月26日,他带领十余名抗日青年奔赴太
韩福胜
韩福胜(1915~1950)韩福胜,马尚镇石村人,1915年出生。1940年参加了八路军,在泰山区三营一连当了炊事班长,不久提升为连队管理员。跟随部队转战于鲁中和沂蒙一带。当时,连队的生活给养异常困难,常以野菜、树皮、花生饼充饥。战士们的身体日渐虚弱,病号增多。韩福胜利用行军和作战的空隙,四处奔波,
陈凤亭
陈凤亭(1915~1944)陈凤亭,又名陈长理,房镇乡大高庄人。15岁时到周村一家织带厂当徒工。1938年春,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是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班长。不久,他随部队参加了攻打淄川的战斗。成为全营歼敌最多的一个班。之后,派他到鲁南学习,结业后,担任了南邹长县县大队副大队长。
胡立义
胡立义(1915~1944)胡立义,沣水镇炒米村人。他生性暴烈,狂傲不羁。1937年,张店沦陷后的一天,一汉奸到炒米村为侵华日军派差要物,年方22岁的胡立义听说后火冒三丈,只身奔前,击毙了汉奸,并缴获手枪一支。立义之父见儿子如此勇猛,亦拿出家中用以护宅的部分0,支持儿子组织抗日队伍。立义遂前往淄川县
赵振干
赵振干(1914~1966)赵振干,沣水镇张赵村人。1925年,振干就读于桓台县第四高级小学,同年加入共青团。为扩大团的影响,他在学生中积极串连,因之,于1926年被学校以闹 的罪名开除。之后,振干遂考入淄川县初中师范班,不久又考进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其间,振干参加了共产党的 组织“读书会”。为揭
周立诰
周立诰(1914~1939)周立诰1914年出生于四宝山乡曹村的一个贫农家庭里。1934年,立诰因生活所迫离开家乡到青岛谋生。不久,沈鸿烈的海军陆战队招兵,为糊口,立诰补名当了号兵。三年后,返回家门。1937年12月间,国民党桓台县保安团百余人窜到曹村,征粮派捐,祸害乡民。为除掉保安团,周立诰秘密组
张冠五
张冠五(1913~1947)张冠五,原名张方鑫,四宝山乡尚庄人。1930年考入桓台县第四高级小学,1936年于高苑县乡村师范毕业后,到曹村小学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冠五与在隽山小学教书的同学张冲凌串连,在学校里开展抗日活动。1937年8月,共产党员赵明新到长山九区(今卫固一带)发动群众抗日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