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渭南市 > 大荔县主页
〖大荔县简介〗
大荔大荔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位于北纬34°36′——35°02′, 东经109°43′一110°19′, 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地貌分为黄土台塬、渭河阶地、洛南沙苑、黄河滩地四个类型,县域面积177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3万公顷, 全县辖13镇,13乡,415个行政村, 总人口72万人。自然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4.4℃, 降水量514mm, 无霜期214天, 境内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灌溉条件优越, 洛惠灌区、 抽黄灌区、 抽渭灌区、 沙苑井灌区覆盖全县, 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的80%以上。水资源3亿立方米以上, 森林覆盖率28%以上, 已负盛名的医饮兼用矿泉水, 被誉为 “中国之冠”、“世界罕见”, 日开采量可达5万吨。历史文化悠久大荔古为同州府所在地, 文物遗产丰富, 有“大荔猿人遗址”、 “沙苑文化遗址”、 “魏长城遗址”和丰图义仓、岱祠岑楼、八鱼清代望族石墓群等文化古迹20余处。同州梆子、碗碗腔等戏曲剧种享誉中外, 杰出人物, 层出不穷, 有明代为官清廉的光禄大夫马自强、清代被称为“救时宰相”的军机大臣闫敬铭,参力口过辛亥革命,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长的张奚若等名人。名特物产丰富全县已形成了“沙苑108(黄花菜、红枣、花生)、黄洛果菜瓜、庭院上香菇、滩区鱼笋杂、牧业牛当家、实现产业化”的农业产业新框架。全县粮食总产25.8万吨、油料总产3.8万吨、苹果面积30万亩、红枣30万亩、塑棚设施农业10万亩、 同州西瓜6万亩、芦笋6万亩、养殖水面2万亩畅销省内外, 反季油桃全国领先, 功能性的果蔬番茄椒全国独有, 浓缩苹果汁、芦笋、 紫香苏已出口西欧 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是国内五大黄牛之首——秦川牛的主要发源地, 全县饲养规模10万头, 二零零二年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秦川牛养殖加工为主的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大荔核心区。基础设施完善已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 国道、省道为骨干的公路环网化体系。铁路西韩线穿越县境内、陇海线距县城26公里。程控电话装机容量2.6万门, 实现村村通电话, 是全省第一批电气化达标县。县城经过大规模改造, 面貌焕然一新, 已成为关中东部的一颗明珠。大荔县,为关中平原东部重镇。早在商周时期,大荔为古芮国及同国所在地,春秋时少数民族沿洛河进入此地建立大荔戎国。秦厉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秦伐大荔,设临晋县。汉武帝时改为左冯翊,晋武帝时(公元265——公元290)更名为大荔县。以后地名变为频繁,西魏改为同州,唐天宝初年(公元742年)曰冯翊郡,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复同州。元朝以后改县为同州,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升同州为府,后又置为大荔县。现在的大荔县,其实还包括朝邑县。朝邑县,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置南五泉县,西魏大同六年(公元540年)改为朝邑,隋属冯翊郡。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析置河滨县,乾元三年(公元760年)改名河西,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复曰朝邑。1958年并入大荔县。据《大荔县志》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筑城。距今已有两千年了。这里东临黄河,据有薄关要冲,地处守卫西京的险要位置。所以汉后各代都视其为重镇。由于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封建王朝争夺,加上各种自然灾害,城区屡遭毁坏,所以对其进行修葺。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同州所现城,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510年)刺史安平王元燮所筑;其东城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刺史穆弼所筑,西与大城通;其外城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刺史王罴所筑也。"三次筑需历时26年。唐又重筑为新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大地震,城墙毁。重修时缩小到周长为七里六(一里为180丈)。清乾隆年间和道光年间先后又作过两次较大修葺。其城廓规模仍沿明时未变。城长4788米,高12.28米,基宽9.8米,顶宽6.3米。仔细观看,大荔县城形状呈龟形.龟为四灵(麟、凤、龟、龙)之一,灵龟是长寿,异灵的象征,将县城建作龟形,取福寿久远、样瑞闷永恒之意。南门为龟头,城楼上面南有两个圆洞,是龟的两只眼睛;北门是龟尾,城楼上面北有一个圆洞是龟肛门,城外宝塔是龟尾巴;东南门是左前爪,由于龟尾弯曲,所以修理工了两个门洞,中间有个小瓮城;西南门是右前爪,也是两个门洞,有个瓮城;左后爪伸出去是东北门,两个城门,一个瓮城,端东端西。由于前爪蜷缩,所以城墙西北方弯了回来,没有城角。自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后,各地起义不断,为防止起义军民入城,先后对城墙都作过修补。直到1948年国民党政府妄图阻滞解放军解放大荔县城,大量征集全县民夫重整城垣,加固城墙,疏通加深拓宽外壕。然而在1949年3月第一次解放大荔时,城一攻即破,徒具劳民伤财之害。解放后,城墙已失去防御守护作用,听任存废,渐次为群众取土修建庄基。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其被蚕食占用,日甚一日。尤其是"十年动乱",城墙被夷为平地。大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地处北纬34-35,东经109-110,是黄河、渭河、洛河汇流之地。 海拔329--533米。平均气温13度左右,无霜期212天,年降雨量514毫米,属于温带半干旱地区。县城面积1776米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2372亩,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是陕西主要棉花、粮食、油、西瓜、苹果、花生、红枣等产地之一。本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大荔人”遗址的发现证明,远在距今二十万年左右,先民已经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商、周时代即为古都所在地。春秋战国时代,大荔在此筑城立国。清雍正年间改为同洲府。民国时期设八区专署。历来都是关中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今大荔县是由大荔、朝邑、平民三县合一而成。全县共辖10镇、23乡,总人口为632661人,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回族、壮族、满族、土族、蒙古族、苗族等十个民族。 本县历来以农业为主,早在周、秦时,就广种小麦、糜谷、豆类等农作物。为了促进发展,汉武帝首开龙首渠,唐代修通灵坡灌溉工程,明清时代打井修渠已成规模,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千百年来,广大农民在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种植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培植了全国有名的黄花菜、西瓜、红枣等土特产品和秦川牛、同洲羊、关中驴等优良种畜。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大荔县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大荔县特产〗
带把肘子
带把肘子是陕西大荔极具地方特色的一道传统名菜,属秦菜系。《中国菜谱》秦菜部分把其引为列为第一名菜。作酒菜、饭菜均可。以香味突出,色、香、味、形俱佳著称。色泽枣红,如把柄,故称“带把肘子”。它的用料别致,不同于其它肘菜。肘子带骨带蹄,成菜如丘,造形别致、丰满,堪称“盘中一王。历史传说大荔带把肘子源远流
邑豆腐菜
大荔的豆腐菜,最先就是朝邑人做出名的。食材并不复杂,做法也很家常,不外是将老豆腐油炸切丝,并将卤汤(高汤)备用。然后是炒料,油温控制在七八十度左右,将干辣椒和姜末炒香,加入两勺水烧开。最后将切好的豆腐丝、配菜放入水中,再加入盐、花椒粉、胡椒粉、麻油调味,煮两三分钟即可出锅。如果在烹制的时候,加入一两
大荔带把肘子
陕西大荔传统名菜。为明朝弘治年间同州(今大荔县)城里厨师李玉山创制。基本制作工艺是:将带脚爪 猪前肘刮洗干净,肘头朝外,肘把(肘爪)朝里,肘皮朝下放在砧板 上,用刀在正中由肘头向肘把沿着腿骨将皮刨开,剔去脚骨两边的 肉(三面离肉),底部骨与肉相连,使骨头露出,然后将两节腿骨由 中间用刀背砸断,人汤锅
大荔枣肉沫糊
大荔枣肉沫糊,源于唐代,是以当地"三大宝"之一的马牙枣为主料制作的,另加面粉、豇豆、碱面、糖等精制枣肉汁、制豇豆汤、制沫糊三道工序熬制而成,其色红味甜,滑润可口,健脾开胃,老幼皆宜.( 大荔县)
水磨丝
“水磨丝”以猪耳为原料,因将猪耳传统名菜平面片开,可见水磨石般花,故名。是陕西大荔县传统名菜,距今已有200 余年历史。此菜用料普通,但以刀功精湛而名噪遇选。制作此菜,须将猪耳片薄、切细,成菜细如毛发,蓬松透明,脆嫩光滑,香酸爽口,风味独特,每令食客称奇,行家叫绝。
晋糕
将江米、蚕豆和红枣在一起蒸的软软的,吃的时候还可以放点白糖,吃在嘴里软软的甜甜的, 蒸晋糕用的糯米、红枣,先要泡糯米,蒸晋糕的米必须先泡上一段时间,否则蒸出来的晋糕米不软。接着要煮红枣,将已经充分泡好的糯米倒进锅,等到水热之后就要不断搅拌,否则那么多的米很容易糊锅底。米熬的差不多了,把锅盖盖紧,不熬
〖大荔县景点〗
大荔魏长城遗址
大荔魏长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大荔魏长城位于今大荔县西北,距今大荔县城约15公里,靠近洛河东岸。勘探表明,自大荔县西北党川村至长城村,即由南向北由党川村、党家窑、东高恒村至长城村南北长达7公里,均发现有魏长城的遗迹。大荔境内的魏长城大部份保留在地面上,现在保存在地面的计有12处
大荔玫瑰湖
玫瑰湖位于大荔县城北部高铁站南侧,是大荔县洛北水系连通生态治理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以水为韵、以情为魂”的设计理念,规划建设了爱情故事记忆长廊、传统婚俗文化体验展示、中西婚庆场所、婚纱摄影等功能区域,配套建设景桥、曲桥、亲水平台等景观节点,致力打造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以“中西婚俗文化体验、爱情文
冬枣小镇
冬枣小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冬枣小镇位于“中国枣乡”--大荔县安仁镇,园区总面积5万亩,辐射带动黄河滩区10万亩。该园区坚持“政府扶持建园、合作社统一管理、农户分户经营”,2016年园区取得陕西省首家冬枣有机认证证书。园内设有冬枣小镇旅游观光火车站、冬枣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培训中心、电商中心等主
荔北战役胶泥坡战斗遗址
荔北战役胶泥坡战斗遗址位于渭南市大荔县许庄镇西汉村以北约3公里处。1948年10月10日以后,西北野战军向荔北国民党驻军发起的荔北战役(时称秋季攻势)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国民党胡宗南集团因其第17军和第38军被围歼,变得更加焦躁和疯狂,把所能机动的13个师约9万余人相继投入荔北战场。并配以飞机、坦克
文殊新塔
文殊新塔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大荔文殊新塔位于大荔县城北大街北端与环城北路相交之十字路口,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殊新塔,原名"文殊塔",又因"文殊阁"而得名。"文殊阁"为"同州长兴万寿禅院"的主体建筑。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别驾杨公所建,高三层,高百余尺,因塑文殊菩萨像得名。文殊阁因年久,早已
荔北战役纪念园
荔北战役纪念园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荔北战役纪念园时代:1948年地点:大荔县户家乡大壕营村保护范围:陵园四周围墙内。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50米。2008年,荔北战役纪念园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户家乡:户家乡位于县城东北10公里处,辖19个村民委员会,现有18684人。
〖大荔县人物〗
赵建宏
赵建宏,男,汉族,陕西大荔人,中共党员,少将军衔,曾参与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曾参与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曾任原第21集团军副参谋长、第76集团军副参谋长,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宁夏军区司令员。2018年12月28日上午,陆军晋升少将军衔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陆军司令员韩卫国宣读中央军委命令,政
宋世荣
宋世荣同志生平(1917-2009)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红军、离休干部、原北京市第一服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宋世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2月24日6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宋世荣同志1917年11月出生于陕西省大荔县,1935年9月参加革
林谦
林谦,陕西省大荔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文化教员、政治处技术书记、干事、秘书、副科长、科长、副秘书长,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参加了中关、荒地、宁城、隆化、北粟、衡宝、广西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科长、副处长、处长、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军
刘昆
刘昆1,曾用名赵炳荣,男,汉族,1921年生,陕西省大荔县安仁镇东上村人。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就读于西安师范,参加过反对内战、抗日救亡的-。1937年3月加入民先队,8月参加西安学生救亡工作团,10月参加回乡工作团;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在陕西安吴堡青训班任党
户思社
户思社,男,汉族,1960年8月生,陕西大荔人,法国马赛第一大学文学院法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二级。1981年1月参加工作,1995年4月加入民革。1979年02月—1981年01月西安外国语学院图书资料专业大专学习1981年01月—1986年09月西安外国语学院法西语
张良臣
张良臣(1876-1948),陕西省大荔县西婆合村人。民国初期富商大贾。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生,幼时随父学习织毛缠子手艺。民国初期,在大荔城内北大街开设“敬义和”毛货店,经营毛缠子、织绒和栽绒毯。利用“本人懂行”优势,实行后厂前店,自产自销。在经营管理上依靠本地老技工,继承原有传统操作规程,借
段满瓮
段满瓮,省级"非遗"项目同朝皮影戏的代表性传人,1940年7月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沙底乡东二村,虽然少时生活清苦,但有父母的的疼爱和呵护,每天也是无忧无虑。段满瓮学皮影是受了他父亲的影响。其父段百姓为皮影设计制作和表演名家,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民间艺人。每到闲暇时候,他就缠着父亲教他,逐一演习生、旦
张斐
张斐男,汉族,1972年生,羌白镇小寨村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渭南市临渭区副区长。张菲1991年7月毕业于大荔师范学校,其后在韩城市教育系统、韩城电视台工作。1996年任共青团韩城市委副书记、书记,2000年当选为韩城市第一届青年联合会主席。此间曾在陕西省委党校研究生班、西北工业大学系统工程系资
杨碧莲
杨碧莲女,汉族,1929年生,城关镇北关村人。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疆乌鲁木齐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碧莲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进军新疆的长途行军中立大功一次。同年11月军校毕业后,即随六军政治部到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委工作。1951年参加民主建政工作队,
张凡
张凡男,汉族,1946年生,高明镇西高城村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曾任渭南公路管理局副局长。张凡1968年毕业于蒲城农业机械化学校,其后分别在渭南通用机械厂任核算员,大荔公路段任会计、段长。1987年5月调渭南公路段工作,先后任支部书记、段长,其间曾兼任渭南公路总段副总段长;1
韩邦靖
韩邦靖,字汝庆,号五泉,明朝邑南阳洪人。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21岁时,与二兄邦琦同中进士。官工部员外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京师地震,乾清宫火毁,武宗重修,全国加赋,邦靖上言进谏,救民水火,不动土木,减轻赋税,触怒武宗朱厚照,下召入狱,夺职为民,回乡赋闲11载。正德十三年(公元15
索芒年
索芒年,男,出生于1957年12月。陕西大荔人。中国曲艺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华夏诗联研究院研究员。渭南市书法协会会员等。本人集文艺(特别是曲艺、陕西快板)编、导、演为一身,作品时代感强,雅俗得当,曾在省以上刊物登载,代表作有《悔过》、《公仆新风赞》2004年荣获陕西省“群星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