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马庄街道
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市 > 秦都区 > 马庄街道人物

马庄街道人物

太穆皇后
太穆皇后(569年~613年),窦氏,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唐朝时期皇后,北周文帝宇文泰外孙女,神武郡公窦毅的女儿,母为襄阳公主。聪慧刚毅,善于书学。仁孝有礼,颇有才华。早年入宫抚养,得到舅父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疼爱。适婚的年纪,嫁给唐国公李渊,先后生下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平阳
窦毅
窦毅(519年~582年),字天武,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平陵乡)人。北魏到北周时期大臣,追赠冀州刺史窦岳的儿子,唐高祖太穆皇后的父亲。出身河南窦氏,深沉有器度,事亲至孝。起家员外散骑侍郎,随孝武帝西迁,受封奉高县子。西魏时期,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豳州都督。孝闵帝践阼,进爵神武郡公
窦岳
窦岳,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窦岳早死,由于儿子窦毅在西魏、北周的功勋,追赠大将军、冀州刺史,封神武郡公。窦岳的父亲窦略是北魏的平远将军。窦岳是窦略的第三子。窦岳和四弟窦善(隋朝名将窦荣定的父亲)、五弟窦炽号称窦姓三祖。
窦略
窦略(446—528年),赐姓纥豆陵氏,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北魏时期大臣,辽东郡公窦羽玄孙。北魏延兴元年(471),授文德殿大学士,负责制定礼乐,纠正风俗。太和十四年(490),推动迁都事宜,授平远将军,册封建昌郡公,协助落实民族融合的政令。武泰元年(528年),去世,时年八十三岁,追赠征
钟明善
钟明善,男,陕西咸阳秦都人,1939年生。西安交大艺术学院院长。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协出版委员会主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书学院院长、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会长、陕西省诗词学会理事、西安终南印社顾问、西安交通大学艺术馆馆长、文化艺术系名誉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
石字和
石字和同志生平(1915-2000)石字和同志1915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沣东乡(秦都区)一个贫农家庭,1936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从黑龙江省嫩江军分区离职休养(副军职),回到家乡陕西西安(兰州军区翠华路第二干休所)。于2000年2月8日3
刘古愚
刘古愚(1843~1903)名光蕡,字焕堂,号古愚。陕西咸阳天阁村(今属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从小喜爱读书,清咸丰八年(1858)入乡塾时已能“诸经成诵”。清同治四年(1865)应童子试,名列榜首。同年入关中书院,业师为翰林院编修黄彭年。九年(1870)肄业,先后在渭南、咸阳任教。清光绪元年(187
刘自立
刘自立(1905~1927)字敬斋。陕西咸阳白良村(今属咸阳市秦都区)人。1919年起,先后在咸阳县立高等小学和西安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24年夏考入北京民国大学。1926年夏考入广州黄埔军校为第六期学员。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广州当局叛变革命后,刘根据中共组织的指示,和进步同学一起离开广州经上
赵葆华
赵葆华(1896~1966)原名尔鼎,字葆华,亦作宝华;化名周定一。陕西咸阳赵家村(今属咸阳市秦都区)人。1913年考入西安三秦公学。1917年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五四运动中参加了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斗争。1921年初毕业返陕,曾去日本参观考察半年。回国后在北京和旅京陕西学生刘天章、杨钟健等创办
刘愿庵
刘愿庵(1895~1930)原名孝友,字坚予。陕西咸阳天阁村(今属咸阳市秦都区)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随父到江西,入南昌大同中学堂读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自动弃学,只身赴南京参加学生军。次年学生军解散,刘溯江而上,到四川嘉定(今乐山),在电报局找了一份勘测长途电话线路的差事。1919
萧贡
萧贡(1158~1223年),字贞卿。金朝大臣、文学家,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成进士,初任镇戎州判官、泾阳令、泾州观察判官,后试补尚书省令史,到职数日被正式补用。擢为监察御史,迁北京(即金大定府,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转运副使。以养亲归乡。萧贡博学,以
窦琮
窦琮(?~620年),隋末唐初将领。鲜卑族。扶风平陵(在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西北)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为贵族。仕隋为左亲卫。炀帝大业末年,因犯法逃亡到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依附于太原留守李渊。当李渊父子筹备起兵推翻隋王朝时,他参与谋划,担任统军。李渊发兵南下,他随军作战,攻西河破霍邑,以战功被拜为金
平当
平当(生卒年不详),字子思,西汉大臣。祖父时自下邑(在今江苏砀山境)徙居平陵(在今咸阳市秦都区西北)。少年时为大行治礼丞,补鸿胪文学,后历顺阳长、旬邑令。又以明经任博士,迁给事中、丞相司直。因事被牵连违法,降为朔方刺史。后复起任太中大夫、给事中,迁大鸿胪、光禄勋。调任钜鹿太守、骑都尉。汉哀帝即位,召
王嘉
王嘉(生卒年不详),字公仲,西汉大臣。右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秦都区西北)人。约汉元帝至哀帝期间在世。初以明经对策甲科录为郎,后为光禄勋掾。汉成帝鸿嘉年间(前19~前17)被超擢为太中大夫,出任过九江郡(治所在安徽寿县)、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太守。在任有政绩,召入朝任大鸿胪,调任京兆尹(治
李寻
李寻(?~前6年),字子长,西汉官吏,大约生活在西汉成、哀、平帝三朝之间。司隶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秦都区西北)人。是西汉末年一位研究图谶之学的学者,对《尚书》《易经》均有较深的研究造诣。哀帝在位时,大司马王根把他举荐给朝廷,他曾向哀帝极力陈述外戚专权的恶果,并建议抑制外戚势力,多选用德行之士辅佐朝廷
云敞
云敞(生卒年不详),字幼儒,西汉大臣。平陵(今陕西咸阳秦都区)人。年青时拜同县人、博士吴章为师,习读《尚书》。汉平帝即位之初,王莽执政。吴章因参与反王莽事件,被杀,弃尸长安东市门。吴章门生千余人皆更名,改投他人为师。时云敞为大司徒掾,自报为吴章门徒,殓葬吴章尸首。车骑将军王舜赏识他的志节,荐其为中郎
桓思窦皇后窦妙
窦妙(?―172年7月18日),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大将军窦武长女 ,汉桓帝刘志第三任皇后。延熹八年(165年),窦妙入宫,受封贵人。 同年被立为皇后。窦妙虽贵为皇后,但很少受到汉桓帝的宠幸。永康元年(167年),汉桓帝去世,窦妙被尊为太后。因汉桓帝无子,故立解渎亭侯刘宏为帝,是为汉灵帝。
冯西海
冯西海 (1963~)笔名晴雪。陕西两寺渡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陕西省财经学校企财专业。在职大学文化程度。历任会计、工会干事,《陕西工人报》驻站记者,《工人文化报》部主任,区委宣传部新闻干事,《秦都文明》报总、副部长、常务副部长,现任咸阳市秦都区文联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
公子高嬴高
公子高(?-前209年),始皇帝、二世皇帝时代的公子。嬴姓秦氏。秦始皇嬴政之子。历史背景始皇死后,赵高谋杀太子扶苏,拥立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皇帝,赵高为郎中令,法令严酷,宗室公子将闾兄弟、公子12人、公主10人都被处死、连坐族诛无数。见《李斯列传·第二十七》遇害公子高想出奔,又怕逃亡后,赵高将他一族全部
泾阳君嬴芾
本名嬴芾,秦宣太后之子,秦昭襄王的弟弟。封地在今陕西泾阳,故称泾阳君。公元前307年,年轻的秦武王因比赛举鼎,受伤死后,因没有儿子,而秦惠文王的儿子众多,争相继承,便开始了王位争夺战。武王的母亲称惠文后,死在武王去世之前。秦惠文王的小老婆芈八子有个能力出众的同母异父的大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
高陵君嬴悝
即秦公子悝,秦宣太后之子,秦昭襄王的弟弟。公元前307年,年轻的秦武王因比赛举鼎,受伤死后,因没有儿子,而秦惠王的儿子众多,争相继承,便开始了王位争夺战。武王的母亲称惠文后,死在武王去世之后。秦惠文王的小老婆芈八子有个能力出众的同母异父的大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在秦国任职,只有他最有势力
窦参
窦参(733~792年),字时中,中唐大臣。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西北)人。工部尚书窦诞之玄孙。以门荫累官御史中丞。参习法令,通政术,“为人矜严悻直,果于断”。唐德宗时以为宰相,“阴狡而愎,恃权而贪”,因故贬至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宣武节度使刘士宁送给窦参绢五十匹,湖南观察使李巽上疏检举他“交通藩
秦庄襄王嬴异人
秦庄襄王(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47年),亦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本名异人,后改名楚 (一作子楚) ,秦孝文王嬴柱之子,秦始皇嬴政之父,战国末期秦国国君。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其子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追封秦庄襄王为太上皇。赵国为质秦庄襄王本名异人,后改名子楚,生
秦孝文王嬴柱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拆除王家园囿。秦孝文王于前250年11月12日行改元继位之礼,三日后为其父除丧期间去世,葬于
秦昭襄王嬴稷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 ,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决定秦
秦武王嬴荡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秦氏,名荡,亦称秦武烈王(《世本》)、秦悼武王(《秦记》),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体壮,勇武好战,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贲等
嬴虔
公子虔(生卒年不详),嬴姓,名虔,战国时秦公子,秦孝公赢渠梁大哥。曾为秦孝公太子赢驷之右傅。公孙贾为左傅,商鞅变法时,太子犯法,公子虔受刑。后因犯他法,公子虔受劓刑挖去鼻梁,随后闭门八年不出。孝公卒,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他诬告商鞅欲反,秦遂杀商鞅,灭其家。正史上关于公子虔的记载很少,小说《大秦帝
王重阳
【王重阳】(1112~1170)道教全真派创始人。始名中孚,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市秦都区人。幼学儒术,长大后入学府,善于作文,颇喜弓马。年轻时投靠金廷,易名世雄,字德威,以求取功名富贵。因仕途失意,辞官解印,黜妻弃子,隐居终南刘蒋村,沉沦酒坛,自暴自弃。金己卯四年(1159)夏望,醉卧于甘河镇,自
古愚
【刘古愚】(1843~1903)教育家。名光,字焕堂,号古愚。咸阳市秦都区人。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先后任教于西安、三原、泾阳等地,曾出任味经书院山长、崇实书院院长。他主张教育救国,重视学用结合,将算学列为必修课程。1895年后,响应康梁变法,积极宣传西学,时有"南康(有为)北刘(古愚)"之称。晚年主讲
上一页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