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孙家沟乡土门村
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 > 保德县 > 孙家沟乡 > 土门村主页
〖土门村简介〗
土门村是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孙家沟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093120522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40931邮政编码为034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50 ,车牌号码为晋H土门村与孙家沟村、袁家庄村、墕则村、桑林村、赵家山村、梨树则村、太平沟村、香草峁村、青草沟村、王偏梁村、羊路河村、苇树局村、牧塔村、郭偏梁村、化树塔村、新畦村、秦家寨村、付家圪台村、阳市坪村、前牙前塔村、后牙前塔村、王家岭村、郝家塔村、张家沟村、郭家辿村、木瓜耳村、杜家塔村、沟底塔村、前河村、北山村、东山村相邻
〖土门村特产〗
碗坨(小吃)
碗坨,用荞麦面同猪血揉到一块儿,加热熬成粥糊状,晾凉以后即成。食用时,将它切成薄薄的三角块,在油锅中煎透,盛入碗内,浇上芝麻酱、蒜汁、陈醋、盐、味精等作料,用竹签扎着吃。这与北京的灌肠极为相似,只是原料不同。基本介绍碗团是流传千年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的传统面食小吃,在方言里又叫做“碗凸、碗托、碗坨
保德碗托
保德县盛产荞麦,所制荞面碗托,观之晶莹光亮,粉白微青,质地精细,柔软,光滑,细嫩,清香利口,风味独特,为忻州地区风味小吃之上品。 碗托的制法,是将荞麦精粉用盐水拌成面穗,再加水调成糊状,盛于碗内,用急火蒸至半熟时,搅动一次,以防沉淀,熟后冷却即成。养面碗托宜凉调,宜热烩,或烧以素汤,或拌以肉酱。不仅
保德羊杂碎
山西特产—保德羊杂碎,保德羊杂碎首先在选羊上很讲究,要选上等的山羊。在配料上也很有一套,据说烧羊杂碎都是在夜间,老板要偷偷的放十几味中药和数种调料,至于加的什么,那绝对是秘密。在煮的火候上也要掌握的非常好,过了有些腻,欠了不适口,要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煮熟了,要分门别类放置。厨师的刀工也
保德碗坨
保德县盛产荞麦,所制荞面碗坨,观之晶莹光亮,质地精细,清香利口,风味独特,为忻州地区风味小吃之上品。 碗坨的制法:将荞麦精粉用水拌成面穗,再加水调成糊状,盛于碗内,用急火蒸至半熟时,搅动一次,以防沉淀,熟后冷却即成。 荞面碗坨宜凉调,宜热烩,或浇以素汤,或拌以肉酱,是待客之佳肴。
碗托
碗托由精制荞麦制作成碗状,放入锅中蒸熟,然后取出等待凉了以后,切成片壮,可以炒热食用,但是如果凉吃以猪肝等为拌料后味道鲜美可口,很有韧性。
风味羊杂碎
由羊的头、蹄、血、肝、心、肠、肚、肺等烩制而成,有很好的滋补效果。( 延安)
〖土门村景点〗
保德故城关帝庙
保德故城关帝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德故城关帝庙时代:清地址:忻州市保德县西南8公里处故城村关帝庙坐北朝南,东西并列三个院落,东为奶奶殿,中为关帝殿,西为观音殿,各自独立开门,并设掖门相互连通。关帝庙始建年代不祥,现存建筑均为清代。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关帝殿,东西两侧自南向北分别为钟鼓楼、东
兴保塔
兴保塔坐落于山西省保德县飞龙山之巅,保德县旅游景点之一兴保塔位于山西省保德县东关镇康家滩村,总体建筑环境由三部分组成:兴保塔、“之”字行步道、文化广场兴保塔高为59.09米,底层中宽20.10米,主体为钢混结构,斗拱、飞檐采用仿古木结构,塔顶采用青铜镀钛合金,,层面采用宝石黄琉璃瓦盖顶,各层围廊采用
康熙枣园
康熙枣园农业观光旅游区占地228.73公顷,由山西煤销集团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全额投资。该项目规划建设目的是,以万亩红枣、千亩千年天然枣园为依托,以黄河文化、红枣文化、民俗文化为基础,以发展旅游为平台,带动枣产品的展示和沿黄7县市大型枣市场的形成,促进红枣产业的升级、发展、壮大,增加农民收入。观光旅游
貂蝉故里
貂蝉故里为文化旅游景点。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古籍上虽没有记载,但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为汉末三国纷争中重要人物之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进一步的描写和刻划,影响颇大,民间传说尤为动人,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中杰”、“女中英”。小说人物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
保德金峰寺
保德金峰寺为文化旅游景点。金峰寺位于县城南34公里处的牙前塔村。这里深谷幽静,山峰巍峨,佛寺依山面水,规模宏大。寺庙始建于金代,清康熙年间郡庠生袁变募金重修,乾隆九年、咸丰七年又先后扩建维修,成为东西中三院并列的建筑群。东院创建最早为主寺。山门、献殿、千佛殿、大堆宝殿由前向后座落在南北中轴线上。东西
飞龙山公园
飞龙山公园位于保德县城东,地理坐标东经111°19′40″-111°56′30″、北纬38°39′8″-39°6′56″,面积1200公顷。公园紧临黄河,依山势、自然地形规划建设,是2002年以来通过大搞造林绿化、建设景区景点而形成的新造林地公园。主要林木有油松、杨树、侧柏、山杨还有绣线菊、沙棘、柠
〖土门村人物〗
崔茂怀
崔茂怀(1915~1995),曾名李来喜(晋北风俗婴儿随母姓),男,汉族。1915年9月出生。山西省保德县垚瓦乡垚瓦村人,高小文化,中共党员。无兄无妹,家境贫苦。性格内向,执着坚强。1940年~1945年先后任村公所粮秣会计、青年救国委员会主席。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后,先后担任村
王金贵
王金贵,男,汉族,1921年生,山西省保德县人,1937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西省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因病于2012年10月19日在太原逝世,享年91岁。
马玉涛
马玉涛,女,1936年2月生,山西省保德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幼就受到河曲民歌和二人台音乐的熏陶,1950年14岁参加解放军。历任绥远军区文工团演员,华北军区文工团合唱队学习声乐。1955年入北京军区文工团,任独唱演员、合唱队教导员、歌舞团副团长、声乐艺术指导,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音
张茂才
张茂才,中共山西省晋城市委书记男,汉族,1954年9月生,山西省保德县人,研究生学历(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晋城市委书记。1970年12月至1974年09月,任保德县贾家峁公社兽医站会计、保德县桥头公社团委书记、保德县团县委
张侯拉
张侯拉(1901.4—1989.4),山西忻州市保德县新畦村人,造林英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工程劳动模范。他从19岁开始义务植树,毕生致力于伟大的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事业,曾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地县劳动模范。并被省政府、忻州地委、行署授予“造林英雄”和“义务植树功臣”的光荣称号。1985年3月被国
陈奇瑜
陈奇瑜(?-1645)明末官吏。山西保德人,字玉铉。万历进士。崇祯五年(1632),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镇压农民起义军甚力,名噪关陕。七年,擢为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进驰均州,调集诸将围击各路起义军。李自成等部农民军-退入汉中,困于车箱峡,遂诈降。他檄所过郡邑传送。被围义军既出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