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岳壁乡
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平遥县 > 岳壁乡特产

岳壁乡特产

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久负盛名,起源年代无考,清代时已誉满三晋。清嘉庆年间,邑人雷金宁及其子孙三代,在城内文庙街设有兴盛雷牛肉店,长达百余年。到光绪末年,又有任大才与其子任仰文在城内西大街设立自立成牛肉铺,所制牛肉可与兴盛雷牛肉相媲美,均为正宗产品。平遥牛肉,传统制作工艺独特,从生牛屠宰,生肉切割、腌渍、锅煮等操
平遥长山药
平遥长山药亦称山药、薯蓣系多年生缠绕藤本,地下具圆柱形肉质块茎。其块茎是一种食品,亦可入药,是健脾、养胃、益气的药品。长山药主产地在海拔150-1500米左右,块茎肉质肥厚,直径2-7厘米,外皮黑褐色,外皮黄褐。山西平遥是我国长山药的原产地,其地下具圆柱形肉质块茎。其块茎供食用,亦人药,性子、味甘,
六合泰枕头
因枕上有孔,所以以前也叫孔夫子枕。据说,慈禧太后西行至平遥,人困马乏,在品尝了当地特色食品、美酒后,准备就寝。但是出宫在外一路颠簸跋涉,加之当时内忧外患,慈禧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在外侍候的平遥官吏急忙献上了当时平遥特有的“六合枕”,使得慈禧安然入睡。次日,慈禧顿感神旷心怡,便问此枕为何叫“六合”,
冠云熏鸡
冠云熏鸡属五香型烧烤肉制品。采用经严格检验的白条鸡为原料,配以名贵中药材经腌制、蒸煮、真空包装、灭菌等工艺加工精制而成,产品色泽金黄,造型完美,口感鲜嫩,绵香可口,含有大量人体必备氨基酸,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长山药
是平遥三大宝之一。长山药,又名山药,淮山药。被美誉为“中国小人参”。长山药肉质白嫩、营养丰富,粘着多钙,适口性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钙质,并含有锌、铁、磷等多种微量元素,食疗作用极佳,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平遥碗脱
平遥碗脱则是饭铺摊点中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距今已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为清光绪初年,平遥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付所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碗脱主要由白面粉制作。它集凉粉与灌肠的优点于一身,既有凉粉的清爽利口,又有灌肠的浓烈香味,精而不腻,滑利爽心。夏可凉拌,冬则热烹,老少皆宜。传说,1900年(即
冠云风味狗肉
冠云风味狗肉选用经严格检疫的新鲜白条狗肉为原料,采用现代科技工艺精制而成,产品色泽红润、组织细腻、清香爽口,富含多种营养成份又配以多种中药材。常食可滋补气血、壮阴补肾、暖胃祛寒,使气血充沛、百脉沸腾。民间有“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的俗语。( 平遥)
牛腰腰
牛腰腰用精白面粉精制而成,形状像牛的腰则,故名牛腰腰,其味美香口,既酥又香甜,是80岁老人也能吃的一种可口的点心,其特点之一是贮藏时间长,放到罐里能保存二个月以上,并保持不变质、不变味。许多中外游客品尝了牛腰腰后,赞叹不已。( 平遥)
碗脱
碗脱是平遥县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也是佐酒佳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碗脱为清光绪初年,平遥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付所创,距今已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00年(即光绪26年),慈禧太后一行避祸西安,路经平遥时,食用了董宣的碗脱,赞不绝口,并赐予重赏。传说,从此碗脱被封为御膳,于是碗脱名声大震,以后渐渐
豆腐脑
豆腐脑平遥风味小吃,以其经济实惠、方便适口的特点、历数百年而不衰,至今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平遥豆腐脑别具特色,以其“打卤”见长,把好的粉条、黄豆、淀粉及各种调料煮制而成的卤汁。售卖时,将铜锅架在笼圈套盒里,下置木炭火盆以保温。食时,浇上铜锅里的粉条、黄豆、卤汁,后将一勺脑
蘸糊糊
蘸糊糊是平遥人的一种粗粮吃法,主要用高粱面做,做法也很简单,把面搅到水里,温火慢慢熬,并且不停地搅,一直熬成糊糊状,可以用筷子把面糊糊夹起来,糊糊就做好了。 然后往油锅里倒上油,烹上葱花调料辣椒面,再加水熬成汤,蘸糊糊的两道工序就完成了。
酱卤类
以猪的头、蹄、内脏为原料,经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精制而成,产品香味浓郁,色泽诱人,是人们喜爱的肉制品。 代表产品酱猪肚、酱猪肝、酱口条、酱猪蹿、层层脆、熏香猪脸。
平遥碗托
是平遥由来以久的一种风味面食小吃,最早是由清代厨师董宣发明,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具有面质筋道、滑爽可口的特点。 工艺:先用白面、温盐水、菜油等调和成糊状,然后盛入五寸小碟内上笼蒸熟,晾凉后即成。吃时既可凉拌又可热炒,一般夏天多以凉拌为主,具体办法是将碗托切成小条,佐以醋、蒜泥、芝麻、香油等。热炒则是
半圪塔酥饼子
【原料】 白面十斤 【辅料】 油二斤、食盐三两、碱面少许 【制法】 从十斤面中取出三两,和食盐、油拌成稀酥子,再用1.7斤起成起面,剩下的面用温开水和得稍硬些,加入起面和匀,撒上碱揉匀,滚成细条,撕成25块,每手各拿一块推开,把酥子抹上卷起来,用手包成圆形,用刀把周围旋开,按扁擀成圆形,鏊子烫起手时
山药丸子
山药丸子 把土豆用一种木制的叫“擦子”的工具擦成一小片一小片,然后和面调在一起,加上调料,捏成馒头状上锅蒸熟、配着西红柿蘸料非常的可口。
抿圪蚪
白面或加绿豆面、高梁面,调成稀面,放碗中,用削尖的筷子将稀面沿碗边拔入锅内,呈不规则条状,易于消化。
酒枣
彬县地方独特风味食品。是将彬地特产的大晋枣用白酒浸泡加工而成。农历八月,晋枣熟透时,选摘枝头色艳个大肉厚、无病虫害无损伤的鲜枣,洗净晾干,用高粱酒逐个浸泡。把浸泡过的晋枣随即分层装置于陶瓷罐中,每装置一层晋枣轻喷一次白酒。装满后,先用现摘的柿树叶捂严罐口,再用净土和成的泥或胶布将罐口密封,最后将枣罐
平遥酥梨
平遥酥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平遥酥梨种植区属于西北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其地形以黄土丘陵为主,土壤类型以黄土为主,海拔在800-1000米,沟梁交错,宜植林果;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春季气温回升快,此种植区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约11.6℃。平遥
长山药炒木耳
长山药炒木耳是山西有名的健康食品,木耳含有的胶质还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有清洁的作用,山药又是一个很好的健脾的食材,两样都特别的养生。其中,平遥长山药最为出名,是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历史悠久的著名特产,尤以岳北村一带所产长山药质地优良。
什锦炸酱面
【原料】 春笋、香菇、水发腐竹、油豆腐、豆腐干、油面筋、黄瓜、鲜蘑菇各50克,鸡蛋2个、豆瓣酱50克【辅料】 花椒油100克,葱花、姜末、蒜片、精盐、味精、湿淀粉、香油各少许【制法】 ①将春笋、香菇、鲜蘑菇、腐竹、腐干、油豆腐、黄瓜等切成筷头丁。鸡蛋磕开加入少许味精入油锅炒熟,拨散(或切成小块)。②
平遥剔尖
【原料】 面粉1000克、水600克【制法】 将面倒入面盆,先用500克水把面和起(水温“冬热夏凉春秋温),再分别将余下的水扎入面内,双手揣匀,揣到盆光、手光、面光为止,用净布盖上,饧半小时。饧好后取二分之一放入挤满盘,左手托盘徐徐旋转,右手拿一根竹尖筷子(长一尺二寸,一头削成三棱形的特制竹筷)。用
平遥擀面
【原料】 白面或白面掺加高粱面【和面】 室温水,可略加少许盐,化匀后边加水边搅拌,直到面粉大部拌成絮状后,揉压成团,放置醒匀,和成的面团要求既无干面又要光滑且较硬。用手揉压成厚饼状,用擀面杖将面饼转圈擀开,擀到可卷在面杖上时要随擀随洒面扑(干面粉),以防粘连。擀成薄皮时,或反复叠卷或卷在杖上纵向切开
平遥刀削面
【原料】 精粉1000克,水500克左右【制法】 将面放入盆中,加水和好,略饧,再揉匀揉光,揉成后头大、前头小的圆柱面形,左手托住和好的面块,右手执削面刀,先从面块的里端开刀。第二刀接前部刀口上端削出,逐刀上削,削成扁三棱形宽度相等的面条,直接削入开水锅煮熟即成。操作过程中,要掌握刀口与面块的角度。
平遥抿圪蚪
【原料】 普通白面粉、或白面掺绿豆面、高粱面【和面】 和面程序与擦圪蚪相同,但加水量较多,面团较软,和好后,需略放置醒匀【制法】 面团醒匀后,揪成大似拳头的面块,置于抿床(当地加工的专用面食工具,用薄铁板每隔1厘米以上打一排错位圆孔,直径0.3-0.4cm左右,固定在木架子上)板上,用木质抿拐子反复
平遥刀拨面
【原料】 精面1000克,水500克【制法】 将面倒入盆里,用水和起(水温:冬暖,春夏秋凉),打起穗子,揉匀揉光,稍饧后,擀成1分厚、7-8寸宽的长条,然后撒上面扑(最好是精面扑)叠成六层,放在特制的光滑小木板(俗称拨面板)上,用特制的两头带把的拨面刀,两手各执一头,一刀一刀地往前面拨出,每分钟90
掐圪瘩
【原料】 白面一斤【辅料】 香油1.5两【制法】 用冷水把面和起(硬些),用冷水斩出来,揉光,撕成小块按扁,抹上油,锅开了,用手指头撕住面,往上撕地卷起来(成为黄鼠耳朵样子)扔进去煮一会即成。
平遥拉面
【原料】 精面2500克,水1500克,碱面25克,盐少许【制法】 ①将面粉和盐面一并放入面盆中,一手倒水(水温要冬暖夏凉春秋温),一手和面,打成穗子,使面粉与水全部搀和后揉光成团,再用双手蘸水摸匀,摸到盆净面光,不粘手为止。用净布盖上饧约半小时。②将碱面用水100克化开,成碱水。③面饧好后,取二分
拨烂子
【原料】 高粱面、白面或两掺,土豆、胡萝卜等菜【制法】 ①将土豆或胡萝卜用擦子擦碎放入盆内,将面掺入菜中,加少许水拌成颗粒状上笼蒸。②蒸熟后用熟猪油或菜籽油热炒,加入油、盐、葱、蒜调料。【特点】 调料味浓、热和清香
平遥焖面
【原料】 精白面粉、豆角或不易吸水的块茎类硬质蔬菜【和面】 将面粉用室温水和成擀面样面【制法】 将面团擀成薄片,切成短面条或斜面条待用。将豆角洗净抽丝,折断或切丝然后入铁锅内炒,待调料均匀炒粘于蔬菜时,加水到将漫住炒菜,将切好的面条,均匀逐层摊撒到菜上,加盖后温水蒸腾。待面、菜同熟,即水刚好用完而菜
馏圪蚪
馏圪蚪—舌尖上的平遥精致面食平遥百姓擅长制作粗粮类面食品,特点是粗粮细做,粗粮精做。馏圪蚪就是众多粗粮面食中的一种。其主要原材料是高粱面。高粱面也称“蜀黍”“蜀秫”“芦稷”。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木。秆直立,心中有髓。叶片似玉米,厚而较窄,被蜡粉,平滑,中肋呈白色。圆锥花序,穗形有帚状和锤状两类,颖果呈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