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甲英镇
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甘孜州 > 巴塘县 > 甲英镇主页
〖甲英镇简介〗
甲英乡位于甘孜州西部。北纬28°46-30°38′,东经98°58′-99°45′。东接乡城、理塘县,南连得荣县,西隔金沙江与西藏芒康、盐井、贡觉县和云南省德钦县相望,北与白玉县交界。南北长约26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面积8186平方公里。-经济甲英乡地处四川省西北边陲,自然条伯恶劣,人烟稀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介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社会以济稳步发展,各个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发展,各个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一事实上的提高。巴塘县2002年GDP为1.10亿元,人均GDP2300元;固定资产投产总额0.53亿元;城镇职工月均工资1194.2元;农村人均年收入772元。第一、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值为33∶22∶44。各项经济指标的共同特点是经济总量小。因此,巴塘县委、县0决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的经济支柱产业,谋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林业甲英乡在1983年林业局成立之后,全面开展了设林防火、以法治林、封山育林、防治病虫害和采种育苗的工作,成片更新造林2000多平方米,义务植树70多万株,积极推广林业科技,大力发展适生经济林木,林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1998年,天然林禁伐后,林业战线广大职工坚决拥护党和0的决策,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建设秀美山川的活动中去,为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发展甲英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0决定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于2001年成立了文化旅游局,正积极著手编制巴塘县旅游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对甲英乡“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方针、总体布局、基础建设、产品开发、营销策略、保护规划、线路布局、资金筹措、实施对策等作出宏观规划,将为巴塘县勾画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美好蓝图。
〖甲英镇特产〗
巴塘黑美人土豆
巴塘黑美人土豆是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的特产。巴塘“黑美人”土豆,富含自由基清除剂“花青素”。因其皮肉皆为黑色,特别是肉质部分呈现蓝宝石般晶莹亮丽的色泽,故冠以“黑美人”土豆之名。巴塘县境内“黑美人”的种植面
巴塘核桃油
巴塘核桃油是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的特产。核桃油是选取优质的核桃做原料,并采用国际领先的工艺制取出来的天然果油汁,在国际市场上,核桃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巴塘县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是甘孜州核桃主产区。目前已种植核桃6.66万亩,年产量达500吨,原料供应充足。目前,巴塘核桃相关的
巴塘紫皮大蒜
巴塘紫皮大蒜是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的特产。巴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水质、土壤及气候资源,保障了紫皮大蒜生产全程的有机栽培。巴塘紫皮大蒜含有200多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物质,除蛋白质、维生素E、C及钙、铁等微量元素外,最受人们关注的是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S一烯丙基半胱氨酸(SAC),以及极具杀菌力的大蒜
巴塘松茸
巴塘松茸是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的特产。巴塘的主要创汇产品是松茸,年产达200多吨,主要销往日本。松茸别名松蕈、合菌、台草菌、又称松菌、鸡丝菌、松口蘑,1999年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新鲜松茸形如伞状,其茎粗、肥实、冠小而紧凑,有浓郁特殊香气。松茸因其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
巴塘团结包子
巴塘团结包子,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的一道特色小吃,该品与传统意义上的包子有明显区别,包子做得特别大,一个蒸笼一个包子。一个大包子可供一个班的人吃一顿。 单独说团结包子并非是十八军进巴塘才开始发明的,旧时团结包子确切一点说叫蒸肉,早在几百年前巴塘老0就会做了,而且传承至今,说通俗一点叫大包子,
〖甲英镇景点〗
鹦歌嘴石刻群
鹦歌嘴石刻群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鹦歌嘴石刻群(巴塘县)保护范围:东至红军山,南至小坝村公路,石刻群分布范围向西、北各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50米,向南外延5米,向西外延120米,向北外延10米。
巴塘关帝庙
巴塘关帝庙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巴塘县)保护范围:外墙向东外延至茶马古道72号,向南外延至水厂次乃尼玛家,西至师范扎西家,北至老街公路。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0.5米。
茶马古道-鹦哥嘴
茶马古道-鹦哥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巴塘县一处重要的茶马古道遗址,因地形状若鹦鹉的嘴而得名,地势险要,东隆山与喇嘛多吉山夹着巴曲河水,形成一条幽深险峻的峡谷。鹦哥嘴曾是巴塘的交通要塞,是官员、商人的必经之路,也被称作“官商大道”,直到川藏公路巴塘段通车,这段曾经繁盛的道路才渐渐寂寞起来。鹦
巴塘姊妹湖国家湿地公园
巴塘姊妹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四川巴塘姊妹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总面积5100.61 公顷。海子山姊妹湖是川藏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海子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巴塘和理塘的中间,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遗迹,以“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姊妹湖”,也叫“眼镜湖”,静静地平躺
巴塘措普沟
巴塘措普沟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巴塘措普沟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西部,处在横断山脉与沙鲁里山脉之间的山谷内,属青藏高原东南缘,东起毛垭大草原,西至亚素高山,南从列衣乡、沙溪乡界起,北达扎金甲博神山,方圆900平方公里,海拔从3300米上升至5000多米,构成了一个立体高原生态体系,故境内生态类型复杂多
噶登彭德林寺
噶登彭德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噶登彭德林寺是照耀巴塘民间的另一个太阳。它的光芒像是无数条慈祥的手臂,把所有巴塘人揽在它温暖的怀里。寺院坐落在巴久河、巴曲河交汇之处,在丽江木氏土司统治巴塘时期,这里曾是木氏土司的官寨,近百棵古柏围绕的偌大一块地盘,似乎还显示着当年木氏土司的强大和威严。如今的噶登彭德林寺
〖甲英镇人物〗
刘伊农
刘伊农(1908—1985)四川陇县人,教授,曾任南京市第二届人大代表,江苏省第三届人大代表,长期从事农业教育与科学研究,教学上主讲土壤学等课程;从事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光电分析、钾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研究;参加由中央林业部组织的森林土壤调查,为改良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1958年参加江苏农业科技网,
洛克
洛克,陕西陇县人,1920年10月出生,1938年6月入伍,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员、参谋、股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指挥所所长、广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兼检察院院长、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顾问等职。1960年晋升空军大校军衔。正
石锋
石锋,原名石启运,1910年10月23日出生于陕西陇县一个贫苦教师家庭。1935年12月参加革命,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省荣和县人民游击队领导成员,延安交际处科长,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续范亭同志秘书。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辽西工委宣传部长,冀察热辽十八
曹康泰
曹康泰,男,汉族,1944年7月生,陕西陇县人。1965年8月参加工作。196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干部专修科经济法专业毕业。1967年到宁夏工作。1983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处长。1987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法制局局长,办公厅副主任兼法制局局长,政府副秘书长
石雨琴
石雨琴(1894~1960)又名书润。陕西陇州(今陇县)人。1911年毕业于陇州高等小学堂,同年考入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堂。1921年由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陕,先后在省立第一、第二、第三中学和西安高中任教。他主讲生物课,对各种版本的生物教材早已熟悉,但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准备,生怕误人子弟。在讲台上,
张仲实
张仲实(1903—1987)原名张安仁,又名张任远、实甫。陇县城关乡殿子村人。民国13年(1924)8月,在三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习期间加入共青团。翌年1月转入共产党,任渭北特支书记,曾被选为省 主席。同年冬,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生代表大会。民国15年(1926)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陈招贤
陈招贤(1922—1986)陇县牙科乡预村后庄人,出身农民家庭。祖父陈善伍对皮影制作与皮影演唱均有研究,曾制皮影箱,自为箱主。陈招贤少年时代,千阳县皮影刻制艺人李西平常来他家刻制皮影,因而受到熏陶。后拜李为师,学习皮影刻制技艺两年。此后,认真钻研,技艺愈加精湛。1956年,他为县皮影剧团制作传统戏皮
杨树荣
杨树荣(1915—1980)陇县城关乡朱家寨村人。1951年参加共产党,同年在陇县组织起第一个变工组。1952年办互助组,1954年办初级社,1955年成立高级社,皆为全县最早。1958年起,先后任大队长、管区副主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委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他吃苦耐劳,积极肯干,又重视科
黄正忠
黄正忠(1916—1979)陇县新集川乡铁马河村北柳沟人。16岁外出讨饭,后给甘肃华亭县一家地主拉长工,学会了种植中草药技术。民国36年(1947)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带领3名老农到百草山砍荆棘、搭庵棚,创办铁马河药场。曾几次步行到甘肃省药材产区,买种苗、学技术,引种党归、大黄,取得成效。19
李天申
李天申(1896—1962)陇县牙科乡丁家沟人。出生于兽医世家,幼年聪明好学,上私塾三年。随父给牲口诊病时,常由他代开处方。16岁时,随父迁丁家沟务农,农闲勤学兽医,并行诊医治兽病,诊治很有疗效,受到群众称赞。32岁时,弃农从事兽医,到40岁时名声大振。他擅长医治牲畜的跛行、痛风、闪伤、扭伤、摔伤等
杨逖省
杨逖省(1906—1951)又名杨作楫,陇县牙科乡杨家坡人。民国9年(1920)毕业于陇县公立高级小学。民国13年(1924)在国民党第二军一师三团任录士、排、连长;民国18年(1929)起在杨虎城部炮兵营任军需3年。次年加入国民党;民国22年(1933)任陇县保卫总团团长及保安大队队副等职6年。在
周镐荣
周镐荣(1917—1950)曾化名周文林,陇县城关镇东街人。民国27年(1938)在陕西省立凤翔师范上学时,加入特务组织“党网”,又参加“县抗敌协会”、“西北抗敌协会”,从此开始了-活动。民国28年(1939)凤师毕业后,历任国民党陇县县政府区教育指导员、督学、小学校长、镇长、县政府指导员、国民党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