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特产大全 > 清新桂花鱼

清新桂花鱼

所属地区: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 发布时间:2023-12-17 14:18:47
清新桂花鱼

一.产品介绍

清新桂花鱼体形健壮,鱼体较高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且口裂略倾斜;头部偏小,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下颌稍突出;前鳃盖骨后缘具4枚~5枚棘,鳃盖骨后部有2个平扁的棘;体鳞圆而细小;背鳍长,前部为棘,后部为分枝软条;体色鲜艳,带金属光泽,腹灰白,体侧有不规则斑块,背鳍的第6至第7枚棘的下方,有一条较宽的暗棕色垂直带纹。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地理地貌清新区地处广东省中部,北江中下游,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过渡地带。区境地形复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多样,区别明显。北部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区,中部是中低山区,东南部以丘陵为主,西南部以平原为主。境内森林面积140634.7公顷,陆地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空气质量优良;辖区河流水系发达,有北江、滨江、港江、威井河、秦皇河,江河面积33569亩,河流及水库水质清澈优良。丰厚的植被,无污染的土壤、空气和各江河水系构成的特殊生态环境,为清新桂花鱼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清新桂花鱼独特的繁衍生长和营养品质营造了优良的生态条件。2.2气候特征清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热量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22℃,平均最高气温38.7℃,平均最低气温-0.6℃,无霜期335天。年平均光照1688小时,日照率38%,年积温7884.9℃,辐射年平均总量100.01千卡/CM。年降雨量2215毫米,境内径流量大,地下水丰富,水质优良。养殖水温一般略低于气温,没有冰冻现象。pH值6.4~8.3,溶解氧含量一般变动范围为6.2毫克/升~10.5毫克/升,溶解氧较高,水生生物繁殖快,可为清新桂花鱼提供较为充足的饵料来源,北江流域浮游植物两年平均生物量为1.4633毫克/升;浮游动物两年平均生物量为2.097毫克/升;底栖动物年平均生物量为288.726克/平方米,主要属软体动物占98.78%。作为饵料的小鱼小虾有充足的食物来源,能够较快的成长,不易死亡,优良的气候环境为发展清新桂花鱼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2.3水文情况清远市清新区境内雨量充沛,河流众多。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支流共有12条,主要有北江、滨江及其支流港江、秦皇河、威井河等,均属珠江流域的北江水系。水资源极为丰富,水面面积大于耕地面积,渔业自然条件优越。境内水系江川水面面积大,游距长阔,江河水质优良,水体透明度高,清澈无污染,达到了国家Ⅱ类地表水水质标准。水温的立体分布,水中微量元素独特。这种优良、独特的水域环境为清新桂花鱼品质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清新桂花鱼独特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三.地域范围

清新桂花鱼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塘镇、三坑镇和太平镇共计3镇5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在东经112°42′24"~113°58′37",北纬23°33′36"~23°45′59"之间。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约1万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清新桂花鱼体形健壮,鱼体较高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且口裂略倾斜;头部偏小,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下颌稍突出;前鳃盖骨后缘具4枚~5枚棘,鳃盖骨后部有2个平扁的棘;体鳞圆而细小;背鳍长,前部为棘,后部为分枝软条;体色鲜艳,带金属光泽,腹灰白,体侧有不规则斑块,背鳍的第6至第7枚棘的下方,有一条较宽的暗棕色垂直带纹。4.2内在品质指标商品规格清新桂花鱼的肌肉蛋白质含量≥18.0%,脂肪含量≥0.7%,水分含量≤80%,天冬氨酸含量≥1.7g/100g,谷氨酸含量≥2.85g/100g,6种必需氨基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总量≥5.9g/100g。4.3安全要求清新桂花鱼养殖过程中禁止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渔药。上市时产品渔药残留应符合国家和农业相关标准要求。

所属地区

清新区位于广东的西北部,与清远市区相连,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过渡地带。面临珠三角,后靠广大内陆省份,与清远市区紧密相连,距新建广州花都国际机场40公里,距广州68公里,与香港、澳门距离不足200公里。清新区是珠三角连结粤北山区的主要物流配送通道。全区总面积2353平方公里,总人口68.6万人,农业总产值32.76亿元,区下辖8个镇,1个林场。 1988年1月,国务院批复撤销清远县,设立清远市,原清远县划分为清城区、清郊区两个县级区,隶属清远市管辖。同年6月28日,0清郊区委、清郊区人民政府在原清远县干部职工疗养院(现清新县第一中学内)举行区委、区政府成立挂牌仪式;1992年6月13日,清远...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

=∣更多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