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特产大全 > 野苦荞

野苦荞

所属地区: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 发布时间:2023-12-01 00:42:45

苦荞即苦荞麦,学名鞑靼荞麦,别名荞叶七、野兰荞、万年荞、 菠麦、乌麦、花荞。比甜荞即荞麦的营养价值高出很多。特别是生物类黄酮的含量是荞麦的13.5倍。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苦荞拥有独特、全面、丰富的营养成份,而且药用特性好,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营养成份。苦荞有通便排毒的功效,民间又称其为“净肠草”。苦荞还可以炒制后做成茶饮,每日饮用对三高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野苦荞

基本介绍

经过脱壳、晾晒、烘干等工艺制作而成的代用粮食茶,不是传统的茶叶茶。苦荞茶内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镁、硒等氨基酸。据《本草纲目》记载“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长时间饮用,可改善身体状况,降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作用,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地域产地

我国学者依据全国综合区划和作物区划、荞麦种、品种和栽培特点以及当地耕作制度等将荞麦分为4个生态区:即北方春荞麦区、北方夏荞麦区、南方秋冬荞麦区和西南高原春秋荞麦区。西南高原春秋荞麦区和北方春荞麦区是苦荞主产区。中国苦荞80%集中种植在云贵川高原、青藏高原、甘肃甘南、鄂湘武陵山区丘陵山地和秦巴山区南麓,属低纬度、高海拔、穿插以丘陵,一年一作多春播,在一年两作的盆地和平坝地区、盆地沟川或坡地多秋播,传统习惯多作为产地人民的主要食粮和饲料。

北方春荞麦区的苦荞种植地约占中国苦荞的20%,隶属于中国优质小杂粮产业带区域,东起内蒙古通辽、赤峰,沿长城内外的河北张家口坝上、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宁夏盐池、固原、甘肃定西等高纬度、高海拔、缓坡丘陵、穿插山峁地带,多一年一作,春播。近年来该生产区苦荞产业日渐发展,为了安全、合格的苦荞原料,企业自主创建苦荞基地,发展快。

品质特点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70厘米,分枝,绿色或微逞紫色,有细纵棱,一侧具乳头状突起,叶宽三角形,长2~7厘米,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下部叶具长叶柄,上部叶较小具短柄;托叶鞘偏斜,膜质,黄褐色,长约5毫米。花序总状,顶生或腋生,花排列稀疏;苞片卵形,长2~3毫米,每苞内具2~4花,花梗中部具关节;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短,柱头头状。瘦果长卵形,长5~6毫米,具3棱及3条纵沟,上部棱角锐利,下部圆钝有时具波状齿,黑褐色,无光泽,比宿存花被长。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苦荞性喜阴湿冷凉,多种植于高山地域,垂直分布为海拔1200~3500m。

价值功效

经济价值

苦荞不仅仅有很好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苦荞也是很好的饲料作物,荞麦籽粒、碎粒、皮壳、秸秆和青贮都可以饲喂畜禽,而广泛用作牲畜饲料的是碎粒、米糠和皮壳。苦荞碎粒是珍贵饲料,用其饲喂家禽可提高产蛋率,也能加快雏鸡的生长速度;饲喂奶牛可提高牛奶的产量和品质;饲喂猪能提高肉的品质。苦荞比其他饲料作物生育期短,其青体、干草和青贮均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苦荞还具有去污作用和护肤作用,是去污剂和化妆品的良好原料。国内外已研究制成多种洗涤剂和美容、护肤、护发霜。苦荞皮壳是人们通常使用的枕芯填料,使用有清热、明目、安眠的作用。苦荞皮壳的灰分中,碳酸钾的含量约占45%,是提取碳酸钾的好原料。苦荞作为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已有较长的历史,我国苦荞在国际市场享有盛名。

随着对苦荞营养、药用成分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苦荞食品越来越青睐,苦荞食品在出口创汇中供不应求。

降血糖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调查表明,主食荞麦地区的人群,其血糖水平和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不食用荞麦地区的人群。其中,主食荞麦的居民高血糖水平(即高于正常值的血糖水平)的检出率为1.6%;而非主食荞麦的人群,高血糖的检出率为7.33%,后者高于前者近4倍。主食荞麦和不食用荞麦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也相差约1倍,前者为1.88%,后者为3.84%,这一结论提示,荞麦作为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生的杂粮作物,应该更多地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

降血脂

动物实验表明,苦荞类黄酮可以使高血脂小鼠的甘油三酯水平和高血脂大鼠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但是它不降低二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苦荞类黄酮具有降血脂作用。另外生的苦荞需要经过适当的烘培加工后才可做茶饮用,但是苦荞的烘培工艺要求较高,很容易炒过炒糊,或者炒的火候不到,破坏苦荞的有效成份,影响口感以及芦丁的渗出率。这是因为苦荞生物类黄酮中所富含的槲皮素等,能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对心肌的作用

苦荞麦中富含的生物类黄酮主要成分是芦丁,又名VP,其主要功效是软化血管,改善微循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拔毒生肌、益气提神,有降血糖和尿糖的作用。荷兰米切尔·赫托格牡博士对805名老年男性膳食中生物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每天摄入生物类黄酮的量不小于30mg的组,比每天摄入生物类黄酮量不大于19mg的组,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了50%。镁对心肌活动有良好调节作用,可使心脏节律及心奋传导减缓,增加心肌供血量,有利心脏舒张和休息。苦荞麦中的镁含量是小麦粉的11倍以上。

对血管的作用

苦荞生物类黄酮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其中的槲皮素和桑色素等能够改善机体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芦丁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维持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及脆性,促进细胞增生和防止血细胞的凝集,还有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荞麦粉中所含丰富的维生素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重要辅助食(药)物。荞麦粉中含有的一些微量元素(如镁、铁、铜、钾等)对于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抗菌、抗病毒作用

研究证实,苦荞生物类黄酮所富含的槲皮素、桑色素、莰非醇有抑菌和抗病毒作用。临床应用该黄酮,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溃疡有祛腐生肌、消炎镇痛的奇特疗效。

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自由基(freeradical)是引起癌症、衰老、心脑血管退变性疾病的罪恶之源。因为苦荞类黄酮物质易被氧化,才使其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苦荞生物类黄酮组成的分子结构符合有效酚羟基理论,具有极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它们具有5个羟基,可以充足地作为供氢体,使自由基还原,从而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达到防衰、抗心脑血管病的目的。护肝作用苦荞生物类黄酮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因半乳糖胺和CCl4等引起的中毒性肝损伤均有一定的疗效。

研究表明,苦荞生物类黄酮对CCl4所致肝脏丙二醛(MDA肝脂质过氧化终产物)含量的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轻肝损伤对谷光甘肽(GSH)的消耗;能够保护细胞结构的完整性,防止肝细胞中的转氨酶等可溶性酶因从细胞中漏出而活性升高。苦荞生物类黄酮的护肝机制在于它的抗氧化和抗自由基的作用。

药理作用

一、调节血糖血脂。

苦荞富含亚油酸、芦丁、槲皮素、植物固醇、硒、铬、锰。能减轻对急性胰腺炎的病理性损害,保护胰腺组织,加强胰岛素外周作用,抗脂质过氧化,抑制高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促进胆固醇降解为胆酸排泄,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扩张血管,加强维生素C的作用并促进维生素在体内的蓄积。

二、抗疲劳作用。

张超等(2005)通过检测小鼠的负重游泳、爬杆时间等生化指标,发现苦荞球蛋白质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爬杆时间和肝糖原的含量,有效的降低血乳酸和血清尿素的含量,使活动能力增强和耐力时间延长。

三、抗缺血作用。

李玉田等(2006)通过犬肾动脉夹闭实验,造成急性肾缺血模型肾脏肿胀,血肌酐明显升高,苦荞黄酮对肾衰犬的肌酐增加有显著的对抗作用,指示其有一定的抗缺血的作用。

闫泉香等(2005)通过对部分结扎颈动脉建立脑缺氧小鼠模型,发现苦荞黄酮可明显抑制脑缺血所致脑内MDA含量的升高,说明苦荞黄酮对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陶胜宇等(2006)发现苦荞黄酮可显著对抗糖尿病大鼠脑组织GSH水平下降,恢复Na+,K﹢,ATP酶活力,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加坐骨神经内血流量,说明苦荞黄酮对糖尿病动物的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神经内流血量来实现的。

四、雌激素样作用。

曹红平等(2006)对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切除术造成雌激素水平低下动物模型,予以苦荞黄酮治疗,发现能显著增加去卵巢大鼠阴道涂片中上皮细胞数量,以有核上皮细胞为主,对子宫和肾上腺重量有增加趋势,对子宫、阴道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说明苦荞类黄酮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

五、保肝作用。

舒成仁等(2005)用四氯化碳、D﹣半乳糖胺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予苦荞籽60%乙醇提取物治疗,对化学性药物导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有非常显著的降酶作用,且剂量越大,降酶作用越强。说明苦荞籽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六、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作用。

王宏伟等(2002)用四氮哩盐(MTT)法分析苦荞蛋白酶抑制剂(BWPI)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生长影响,结果显示BWPI能显著抑制HL﹣60白血病细胞增殖。

七、抗氧化作用。

王转花等(1999)发现苦荞叶片中含有高活力的SOD等抗氧化酶。

张政等(2001)发现苦荞提取物灌胃小鼠能明显提高其血液、肝脏、心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丙二醛)的含量。这表明苦荞提取物能有效地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八、抗炎作用。

胡一冰等观察苦荞去壳种子醇提物、苦荞叶醇提物、苦荞带壳种子提物、苦荞粉醇提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发现这些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

九、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郑民实(1991)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测定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试验表明,苦荞水煎剂对HbsAg有明显灭活作用。

十、抗肿瘤。

江南大学郭小娜等(2007)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苦荞水溶性蛋白,得到了组分TBWSP31。经测定,该蛋白质组分对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37的生长有显著的增殖抑制活性。

十一、抗结石。

日本饭田女子短期大学的Tomotake等(2007),采用碱发提取、等电点分离技术从苦荞面粉中提取苦荞蛋白产品(TBP),饲喂27天后,可使大鼠胆固醇结石指数分别减少43%和62%。

功能作用

健康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经研究揭示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有四大因素:生物学基础(遗传和心理)占15%、环境因素占17%、医疗占8%和生活方式占60%。

良好的生活方式取决于一个人的健康素养。健康素养就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每100个人中不到7个人具备健康素养。”有统计表明,中国人一生在健康方面的投入,60%~80%都花在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

在我国,每100万元医疗费中,有99%用于治疗,有1%用于预防;而在发达国家,其比例为7比3。

研究表明,荞麦特别是苦荞麦,其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并且含有其他粮食作物所缺乏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对现代“文明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均有预防和治疗功能。

食疗作用

1.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肿瘤、癌症;

2.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中风有效;

3.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4.辅助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主粮的选择;

5.促进眼部血液微循环,增进视力,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有效;

6.开胃健脾、通便润肠、治疗慢性泄泻、疗胃炎,对胃酸过多有抑制作用,适合有胃溃疡史的患者食用;“莰菲醇”,有抑制幽门螺杆菌(一种能引起胃溃疡的细菌)的作用;

7.消炎、止咳、祛痰、平喘;桑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桑色素50ug/ml有抗疱疹病毒的作用,

8.治疗烧伤、创伤;

9.治疗牙龈出血、口腔溃疡;

10.治疗胆结石;

11.治疗贫血;

12.可安神、活气血、清热肿风痛,《齐民要术》记载:“头风畏冷者,以面汤和粉为饼,更令罨出汗,虽数十年亦愈。”

13.具有减肥美容、排毒养颜的功效;

生产情况

我国是荞麦种植和出口大国。2010年的不完全统计,荞麦种植面积为73万公顷,苦荞种植面积为3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云南(8万公顷)、四川(5.2万公顷)、贵州(4.6万公顷)、陕西(1、6万公顷)、山西(0.33万公顷)、重庆(0.3万公顷)各省市,产量约为50万吨。苦荞的种植效益,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落实,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在增加,但不同种植区的种植效益有差别。

在西南高原春秋荞麦区,因参加商品流通的苦荞不及总量的20%,大量苦荞处于自产自销的原粮“自我消化”过程,扣除流通商贩中间获利,种植苦荞的农民得益不多,种植劲头不大。北方春荞麦区种植的苦荞多作为食品原料加工,与企业签有种植合同,产品直接交付公司,减少中间环节,其种植效益比同类作物要高出许多,农民愿意种植。

估计中国国内参与流通的苦荞大约有8万~10万吨,或言10万吨左右。苦荞的出口,中国海关无单独立项。有关调查显示,历年出口日、韩等国约1万吨,其中日本太阳会社每年从中国四川进口5000吨苦荞原粮,余者从山西、云南进口制成品,如面粉、冷面、苦荞茶等,也有原粮。

历史起源

苦荞起源于我国西南部,人们出于粮用目的习惯地把它归于禾谷类、麦类,归小宗粮豆作物,实际上苦荞是食药兼用的食物源。全世界惟独在中国西南部的云贵川红土高原和北方黄土高原高海拔山岳地区广为种植,是种植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粮种和饲料,也是当今及未来人们重要的健康食物源。

我国栽培苦荞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分布广泛,苦荞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藏是荞麦的起源中心。荞麦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布非常广泛,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从平原到山区,亚热带到温带寒冷地区都有荞麦的踪迹,特别是山区、高寒冷凉地区,不能种植水稻、小麦等高产作物的地区更是荞麦的高产区。

荞麦的栽培种有两个,一个是苦荞(tartarybuckwheat),另一个是普通荞(commonbuckwheat),两个栽培种的生物学特征及栽培适宜区域均有所不同。我国华北山西高寒山区以苦荞为主,甜荞种植仅次于苦荞,山西是荞麦的主产地。东北、西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以种甜荞为主。而苦荞的主要产区分布在山西、云南、四川、西藏、贵州、青海等省、自治区。这些地区的苦荞资源占到荞麦资源总数的45%以上,有300多个栽培品种,常年种植面积为40万~60万亩,在亚洲、欧洲及美洲的一些国家的山区也有栽培。甜荞种植是由中国西南向外辐射传播遍布全球,苦荞则仍以中国为主。

所属地区

原名平鲁县,1988年国务院批准朔州市为山西省地级市时,改县为朔州所辖区.朔州市平鲁区位于山西省北部,西北沿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南与本省忻州地区相邻,东连山阴县,北接右玉县。总面积231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5.5°C,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境内矿藏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完备,发展经济潜力巨大。井坪是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北距呼和浩特市160公里,南距省府太原270公里,东距煤都大同市138公里,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然资源境内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高岭土、石墨、石灰石等40余种。其中煤、高岭土、石灰石等蕴藏量大,开采价值高...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

=∣更多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