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大枣
赞皇大枣栽培历史悠久、品质独特,在历史上多次贡奉朝廷,被誉为“贡枣”。其外貌特征为“七个一尺,十个一斤”,以个大、核小、皮薄、肉厚、糖多、丝长称雄市场,是全国700个枣品种中唯一的自然三倍体,具有个大、皮薄、肉厚、拉丝长、糖分高等特点,是我国大枣品种中的佼佼者。早在1956年,全国长沙枣评会上,赞皇大枣被评为“中国大枣之冠”。1994年全国首届林业名特新优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并先后荣获多次国内国际大奖。赞皇大枣无论从获得的荣誉、种植面积、产量之多、之大,都是其它农产品无法比拟的。

赞皇大枣,别名赞皇长枣、金丝大枣、大蒲红枣。河北省赞皇县原生大枣品种,为该县特产。该品种是中国国内发现的唯一的“自然三倍体”品种。为历代皇家贡枣,果实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百果之首”、“天然维生素之王”。赞皇大枣 是中国700多个枣品种中唯一的“自然三倍体”品种,果实营养丰富,品质卓越,以个大、核小、皮薄、肉厚、“七个一尺,十个一斤”而著称,被誉为“活维生素丸”、 “百果之首”、“天然维生素之王”。赞皇县民间谚语有“一日吃仨枣,百岁不见老”之说。看外形,体硕如卵,紫红发亮,酷似一件精美的艺术珍玩;剥开后,则见肉持肥厚,质地细密、莹如冰雪;吃一口,味道甘甜,鲜美如酪;晒干掰开,尺把长的密丝纤连不断。故也被人们誉为“金丝蜜”。赞皇大枣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氨基酸、磷、钙、铁等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每百克高达540毫克,是苹果、桃等的百倍左右,因而人们称它是“活维生素丸”。鲜枣含糖20-36%,干枣高达60%以上,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居百果之首。据本草纲目记载,赞皇大枣能补裨益胃、健运中气。民间流传有“每天吃三枣、终生不见老”和“五谷加大枣、胜似灵芝草”的民谚。赞皇大枣不仅可鲜食,而且可以加工成干红枣、蜜枣、枣酒等。
河北的赞皇县栽培种植大枣有上千年的历史,大枣种植一直是赞皇县的重要产业,在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大枣产业迅猛发展。特别是2003年开始,该县把发展大枣产业与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以赞皇县苗圃场苗木产业龙头为依托,选育出了赞晶、赞丰、赞玉三个新品种在全县进行了推广普及,靠政策调动,典型带动,利益驱动,宣传发动,使全县人民发展枣园的热情进一步高涨,枣园规模得到不断扩大,全县大枣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枣产量1.1亿公斤,并涌现出了阳泽十万亩大枣科技示范园区、南壕科技示范区等精品工程,园区群众人均收入5000多元,科技示范园区带动了全县群众种植大枣的积极性,形成了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喜人局面。全县形成了回车、赵峪、行乐、吕庄等青枣市场和三阵、县城、延康等苗木交易市场。2010年,全县大枣产业总计年收入2.3亿元,人均增收10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年增县财政收入18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2.6%,大枣业已逐步发展成为赞皇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金丝大枣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县树”,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赞皇大枣还先后在新疆、山东、河南、四川等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安家落户,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所属地区
赞皇县地处N37°26‘—N37°46’,E114°2‘—114°31’,位于石家庄市西南部,与高邑、元氏、井陉以及邢台市的临城、内邱诸县相毗邻,北距石家庄市44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304公里,西临煤海山西,东近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全县辖11个乡镇,212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县人民政府驻赞皇镇通府街1号。邮编:051230。行政区划代码:130129。区号:0311。拼音:Zanhuang Xian(Zànhuáng Xiàn)。行政区划赞皇县辖2个镇、9个乡:赞皇镇、院头镇、南邢郭乡、南清河乡、西阳泽乡、黄北坪乡、许亭乡、嶂石岩乡、张楞乡、西龙门乡、土门乡。历...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