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河北区
位置:首页 > 天津市 > 河北区景点

河北区景点

八仙岭郊野公园
介绍八仙岭郊野公园(划定于1978年4月7日)是香港郊野公园之一,位于香港新界东北部的八仙岭,占地3,125公顷,毗邻附近的船湾郊野公园。八仙岭郊野公园设有游客中心、自然教育径及烧烤设施等。八仙岭的山峰最高海拔超过550米,可眺望群山起伏以及吐露港的美景。此外,郊野公园内的新娘潭也是一个主要景点。八
龙跃头文物径
介绍龙跃头文物径位于香港新界粉岭联和墟东北的龙跃头,是香港政府于新界设立的第二条文物径。这条文物径经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当地居民、北区区议会、-、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及香港旅游发展局的鼎力支持下,于1999年12月4日正式开放,供市民游览。被古物古迹办事处列入龙跃头文物径的文物共有
蓬瀛仙馆
介绍蓬瀛仙馆临近九广东铁粉岭站,创立于1929年,属道教全真龙门派,是香港一个最重要的道教丛林。馆内大殿及大堂建筑宏伟,别具特色。花园内的大凉亭可远眺粉岭全景,花园周围有小桥花圃,景致优雅。现在馆内除部分院舍局部开放参观外,大部分都是宣教静修之用。 交通港铁东铁线粉岭站(蓬瀛仙馆出口)。香港香港
卫奕信径
介绍卫奕信径是香港一条昔日香港总督卫奕信勋爵命名的郊游径,于1996年正式启用,全长78公里,分10段由南至北越过香港众多崇山峻岭,贯穿了全港八个郊野公园,是继麦理浩径之后全港第二长的远足径。卫奕信径的名字是为纪念一位钟情于香港山水及远足活动的港督——卫奕信爵士而起的。这条共分为十段的远足径由南至北
香港龙山寺
龙山寺座落於粉岭龙山之麓,原名龙溪庵。《重修龙溪庙碑》中载:“龙溪,古神境也。云兴则雨,详载邑志,号曰神山。流而为溪,则曰龙溪。晋人建寺以此,以应神赫。”可见龙溪庵可能始建於晋。亦有说谓庵乃始建於元末明初。至乾隆己卯年重修。其时为附近一带村民所建,目的是“建庙敬神、立祠祭祖”之用。罗浮一景後因年代久
鹿颈
鹿颈位于沙头角和深圳市盐田区,至今仍保留不少自然生态,是驰名的观鹭区,更有都市罕见的红树林,鸦洲杂树丛生,是多种鹭鸟的栖息地,可近距离看到白鹭的一举手一投足,而邻近的红树林也可以观赏到很多特别的植物,如秋茄,海漆、木榄等,另外,也可找到一些常在红树林出没的动物,如弹涂鱼和招潮蟹等。
松岭邓公祠
松岭邓公祠位于香港新界粉岭龙跃头龙山西北面山麓,在老围和祠堂村之间,是香港最重要及规模最宏大的祠堂之一。祠堂于40及50年代曾用作学校,于1997年11月7日被列为法定古迹。松岭邓公祠约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为纪念开基祖邓松岭公(1302至1387年)而兴建,是龙跃头邓族的宗祠。在每年元宵节,当
粉岭龙跃头天后宫
粉岭龙跃头天后宫座落于香港新界粉岭龙跃头龙山西北面山麓,在老围和祠堂村之间,位于松岭邓公祠旁边,是当地的主要庙宇。天后宫兴建年份已不可考,据村中父老相传,该庙的建造年代较松岭邓公祠还要早,是族人为祈求子弟应考科举顺利的庙宇。现在的规模为民国二年(1913年)修缮后的建筑。天后宫于2002年11月15
老围
老围位于香港新界粉岭龙跃头,是龙跃头邓族聚居的围村。老围门楼及围墙于1997年1月31日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此后,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参观游览。龙跃头邓族于14世纪由锦田移居龙跃头,先后建立了“五围六村”,老围兴建日期已不可考,但应是五围中最早建立的围村。老围建于一小丘之上,四周筑有围墙,围内
叶定仕故居
叶定仕故居约建于1908年,外观仿照孙中山先生于中山翠亨村的故居兴建。叶定仕故居的历史背景及建筑风格甚具价值,叶定仕故居曾被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评为二级历史建筑,而政府于2009年11月刊宪,将故居提升为香港法定古迹。叶定仕先生(1879-1943年)又名天发,号广新,为沙头角莲麻坑叶氏第八世祖。他早
廖万石堂
廖万石堂位于香港新界上水乡门口村与中心村之间,为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清光绪十七年曾经重修。“万石”之名相传廖氏远祖廖刚及其四名儿子先后于北宋时出任高官,每人俸禄各二千石,合一万石,后人遂将祠堂命名廖万石堂以为纪念。廖万石堂于1985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它位处龙脉之
长山古寺
长山古寺是香港一座寺庙,位于新界粉岭坪輋,现存结构建于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于1998年起已成为香港法定古迹。长山古寺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由打鼓岭区的村落共同兴建,原名长生庵,供奉佛祖、观音及地藏王。寺庙对出的山径当时是来往沙头角的必经之路,所以长山古寺也一度作为旅客中途歇脚的地方,并
居石侯公祠
居石侯公祠是香港一座传统祠堂,为新界上水河上乡的地标建筑,建于清朝乾隆廿七年(1762年),于2003年12月19日起已成为香港法定古迹。居石侯公祠主要用作河上乡村民祭祖及举行传统仪式,也会供村民日常聚会议事。其屋脊及山墙均有精致的装饰,而祠堂内的横梁及斗拱也有精致的吉祥图案雕刻。居石侯公祠属于三进
香港云泉仙馆
云泉仙馆是香港一间道观,属于道教纯阳道派,位于新界北区打鼓岭坪洋村坪輋路,以夏季荷花及冬季的菊展而闻名。云泉仙馆原本位于广东西樵山,1938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西樵沦陷,道侣因此南下香港,组织临时贺诞会,于1944年于德辅道西创立香港云泉仙馆。1975年购得新界坪輋园林地,修建作为宗教活动及旅游渡假之
船湾郊野公园
船湾郊野公园坐落于新界东北部,成立于1978年,占地4594公顷,地势三面临海,中央山峦重叠,西边与山势奇突的八仙岭郊野公园毗连,故不论是日光普照的艳阳天,还是飘着阵阵小雨迷雾的初春时份,一幅幅俨如中国山水画般的秀丽景致轻易呈现眼前。船湾郊野公园范围广阔,园内动植物生态自然多姿多采,常见的野生动物有
香港观宗寺
香港观宗寺是远承天台过鼻祖智头大师一脉,由有四明尊者之称的法智大师最先在浙江宁波建立弘教修观而来;至宋代四明介然法现时启建为十六观堂,奠定了讲学规模。直到民国初年,天台宗四十三祖谛闲大师以恢复祖道弘愿,倡起重建讲堂,并将堂名改称为“观宗讲寺。在2004年2月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成为香港第一所可
香港长山古寺
长山古寺是香港一座寺庙,位于新界粉岭坪輋,现存结构建于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于1998年起已成为香港法定古迹。长山古寺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由打鼓岭区的村落共同兴建,原名长生庵,供奉佛祖、观音及地藏王。寺庙对出的山径当时是来往沙头角的必经之路,所以长山古寺也一度作为旅客中途歇脚的地方,并
香港北区公园
北区公园,原称北区中央公园,是香港新界北区的主要公园。公园位于粉岭和上水之间,北起扫管埔村,沿铁路及天平邨向南伸展至粉岭围,占地达8.605公顷,于1990年3月10日由当时的区域市政局主席张人龙主持开幕,公园现时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公园中间被扫管埔路分隔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期及第二期。北区
粉岭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位于粉岭北便村,于明朝万历初年(1573年)建成。清朝道光年间,国学士彭步进见宗祠日久失修,于是与村中宗族兄弟集资,在道光廿六年(1846年)委托风水先生选择吉日,将宗祠移建至北便村现址。该祠堂曾于光绪十年(1884年)重建,后来又在1979年重修。粉岭彭氏于宋朝在粉岭立村,拥有七百多年历史
藏霞精舍
藏霞精舍(Chong Har Ching Ser)位于香港新界粉岭的黄岗山(祥华邨旁边),属广东省清远市的先天道派之藏霞洞的分支,由朱翰亭先生所创立,为一所道观,以苦练修行为办道宗旨。它供奉:观音、吕洞宾、北帝、关羽、三清道祖、黄龙真人及孔子。每年之三元节及盂兰节为主要庆典。藏霞精舍在1920年创立
香港黄帝祠
黄帝祠位于香港新界粉岭安乐村(沙头角公路龙跃头段18号),面向联和墟。黄帝祠前身为“轩辕祖祠”,建于1925年,曾为新界北区粉岭各姓乡民祭祀与议事之公祠,亦为新农学校(小学)。该祠由新界龙跃头邓氏族人集资于2000年拆卸重建,于2001年中奠基,2005年中完成重建,并正名为“黄帝祠”,是华南首间具
香港蓬瀛仙馆
蓬瀛仙馆是香港著名道观之一,属道教全真龙门派,位于新界粉岭百和路66号,毗邻港铁东铁线粉岭站。传说“蓬莱”和“瀛洲”是渤海上的仙山,蓬瀛仙馆的“蓬”、“瀛”二字,便是取自这两座仙山。蓬瀛仙馆境内建筑充满传统的中国色彩,一大片的橘黄色双层瓦顶下,是红色的粗梁石柱,犹如明信片上的中国古代风景画一样。供奉
坪輋天后古庙
坪源天后古庙是香港新界北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天后庙,位于打鼓岭坪輋水流坑。坪源天后古庙建于清朝乾隆廿一年(1756年),曾经多次重修,最近一次1976年重修。坪源天后古庙属于三开间两进设计,中间天井位四则被改建成拜殿。正殿供奉天后娘娘,左偏殿供奉金花夫人,右偏殿则供奉福德正神。此外,坪源天后古庙左右两旁
乌蛟腾抗日英烈纪念碑
乌蛟腾抗日英烈纪念碑是为纪念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而建,原纪念碑于1951年建成,2009年迁至现址重建。乌蛟腾村位于新娘潭山之后,却是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在日据时代抗日的基地。抗日英烈纪念碑原碑初建于1951年乌蛟腾一处山坡下,1985年经过重修,2009年底迁址重建,于乌蛟腾村村口近新娘潭路建成“
望海楼教堂
望海楼教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望海楼教堂所处的位置正是古代三岔河口北岸。当年这里建有清朝皇帝巡幸驻跸的望海楼(也称海河楼),以及皇帝经常进出拈香的津门胜迹望海寺和崇禧观(原名香林苑)。1862年,法国帝国主义强行租用三岔河口北岸以后,拆除了原有的中国古建筑,建造起“圣母得胜堂”(取“圣母仁慈和庆
刘髯公故居
刘髯公故居坐落在河北区建国道66号。建于民国时期,整座故居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意式建筑风格。大院总面积2330.16平方米,二层楼房共有24个房间。地下室和楼房结构一样,共有12个房间。还有一处后楼外出檐柱走廊,塔楼相连,华丽、气派。刘髯公故居曾经过了几次改造,但主体建筑的外貌基本没有遭到破坏,很多
天津梁启超旧居
天津梁启超旧居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梁启超故居和饮冰室书斋位于原天津意租界横二马路19号和21号,即今河北区民族路44号和46号。该建筑是意大利建筑风格的小洋楼,造型别致典雅。他的故居(河北区民族路44号)建成于1914年,共两层。有地下室、顶层有0。主楼为水
觉悟社旧址
觉悟社旧址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觉悟社纪念馆是一座建立在革命旧址上的红色纪念馆,特色突出,主题鲜明。觉悟社是在五四运动高潮中产生的进步青年团体,二十们社员男女各半,其中周恩来、马骏、刘清扬、邓颖超、郭隆真等人都是当时天津-的骨干。社员们冲破封建束缚,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他
天津大悲禅院
天津大悲禅院是一座供奉八方佛的寺院,始建于清顺治年间,院内还曾供奉过唐僧玄奘法师的灵骨。庙内原有柏木雕千手观音像,毁于“十年-”之中;如今后殿有一尊高3.6米、宽4米的千手观音金身像,为近代制作。大悲院的出众之处有二,一是在位于院中央的大雄宝殿内曾珍藏魏晋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铜、木、石刻造像数百尊,是世
天津袁氏宅邸
位于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现为居民居住,建于1918年,北欧建筑风格。主楼平面为“L”形,三层砖木结构,局部带地下室,占地1836平方米,建筑面积2217平方米。入口处设四层塔楼。门廊方柱与圆柱相结合,底层有大客厅、餐厅、书房等。客厅外有柱廊,其上也有一塔楼。二层为卧室。全楼大小房间20多间。主楼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