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甸沙乡
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寻甸县 > 甸沙乡主页
〖甸沙乡简介〗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辖乡。1949年前属麒麟乡要三保,1952年置甸沙乡,1958年置甸沙管理区,1960年改甸沙公社,1965年划属金所公社,为甸沙大队,1980年更名甸沙乡。位于县境中部,面积210平方公里,人口1.6万。乡府驻地东南面有一天然形成的断陷湖盆“清水海”,即“寻甸”四景之一的车湖。辖甸沙、海尾、鲁六、苏撤破、麦地心、兴隆、红果树、老村、治租9个行政村。农业主产马铃薯、玉米、菜籽、烤烟。
〖甸沙乡特产〗
炸油香
油香,俗称油饼,是回族人民的传统美食,是每个人家最普通的主食,也是最有象征意义的美食。每逢回族的重大节日,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香,除了自己吃以外,左邻右舍还会相互赠送,在回族,油香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团结、友谊、幸福的象征,是一种圣洁的食物。虽然油香炸制起来十分简单,只需把发酵好的面粉做成圆饼、下锅用油
寻甸粉蒸肉
制作方法: 主料:带皮花肉(8两) 配料:姜、葱丝(25克)、炒米粉(25克)、甜面酱(0.8两)、白糖(0.5两) 1、把五花肉皮刮净,10公分长,0.5公分的厚片 2、放入炒粉,甜面酱、白糖、姜葱丝拌匀上笼蒸5个小时,扣盘即成。 特点: 肥而不腻、酱香突出、咸甜适口、回味无穷。 主料:猪肋条肉(
云南豆面汤圆
豆面汤圆是云南最传统的汤圆做法,在不少糖水铺或是小吃店你都能找到它的踪影,老昆明说到它时更有无数和它相关的美味描述。其实好吃的豆面汤圆,做起来并不难,把煮好的汤圆放到装有豆面的盆里轻轻摇晃,汤圆就裹满了香香的豆面,最后再浇进一些红糖汁,让包了豆面的汤圆不那么干,更让汤圆皮有了丰富的味道。 豆面汤圆的
羊街凉粉
羊街凉粉堪称地方一绝。凉粉千百年来只用豌豆粉做,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荞凉粉、豆凉粉、米凉粉等等一说。叫法也只叫凉粉,没有什么豌豆粉、稀豆粉、黄凉粉、黑凉粉、绿凉粉等等莫衷一是的称呼,像极了羊街人的耿直、诚实,只认一个理儿。
奶油回饼
奶油回饼是云南的传统产品之一,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做法是将段质面娄用鲜酵母发好后,把白糖粉、奶粉、奶油、泡打粉、花椒等合入面中拌匀,再擀成片,用椭圆形冲模压成型后烘焙而成。奶油回饼含葡萄糖、麦芽糖、淀粉、蛋白质等成分,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寻甸板栗
寻甸县干果种植面积达20万亩,其中尤以板栗最多,县内的柯渡镇板栗更是远近闻名,曾被国家外经部授予“优质板栗”称号。目前,我县食品公司生产的“云南甘栗”已投放市场,并深受消费者青睐。
〖甸沙乡景点〗
晋宁县盘龙寺
盘龙寺是昆明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它位于滇池东岸晋宁区盘龙山,距离昆明市区约40公里,与昆明西山、宾川鸡足山共同被称为云南三大佛教圣地,1983年公布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盘龙寺鼎盛的时候,寺观有数十座,庙宇450间,佛像1000多尊。如今的盘龙寺,亭台楼榭、阁楼高耸、古钟长鸣、碑铭林立,其建
妙湛寺(云南省昆明市)
1996年国务院公布金刚塔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妙湛寺在昆明市官渡区官渡镇螺峰村内,为官渡“六寺之首”,其地原为滇池之一部分,地面下螺壳累积,故妙湛寺亦称螺峰寺。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1295年落成,后因被水淹倒塌,1325年迁建于现址古镇的中央。明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
海源寺
海源寺在昆明西郊,距城约10公里。顾名思义,“海源”即大海之源,亦即滇池之源——出水处在通海寺右侧的玉案山脚,水质清纯,人工修建为龙潭。潭水进入海源河,流经团山、梁家河,蜿蜒数十里而汇集滇池。灌溉万亩良田,养育一方百姓。海源寺始建于元代,据《云南通志》记载,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海源寺远离闹市,环境清
野鸭湖
野鸭湖度假区位于昆明东北风景名胜区金殿后十公里,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新鲜的空气、环境无污的绿色食品和众多的娱乐健身活动项目吸引着游客。以野鸭湖旅游度假区为基础而开发的野鸭湖旅游小镇项目,区域内属浅丘陵地带,基本为坡地、台地和谷地,绿化覆盖率高达70%,充分体现山水交融的特点。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
螳螂川
螳螂川,系金沙江支流,全长252公里,为滇池之唯一出口。螳螂川自滇池流向西北,经昆明市之安宁、富民、禄劝,于禄劝与东川交界处注入金沙江。其上游称螳螂川,过富民称普渡河。螳螂川安宁、富民一带河道较宽,流速较缓,多河曲阶地;禄劝普渡河水流湍急,高山夹峙,河流深切,“V”型河谷广布。《华阳国志·南中志》记
云南石林风景名胜区
云南石林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是世界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组成部分。石林喀斯特地貌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主要由石林风景区、乃古石林风景区、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组成。云南石林拥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历史较久远、分布面积较广、类型齐全、形态独特的古生代岩
〖甸沙乡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