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渡街道
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仓山区 > 上渡街道主页
〖上渡街道简介〗
上渡街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西部,东至龙潭角与仓前街道龙峰居委会接壤,南到上三路和对湖街道文山居委会毗邻,西连鹭岭路、洪洋路与郊区仓山乡联建村、燎原村交界,北到江心公园与台江区隔江相望,总面积2.415平方公里,有居民5418户、17417人。街道办事处设于岭下里20号。上渡街道辖地内有一古渡,宋元佑(公元1088~1093)以前南台岛居民凡要到对岸苍霞洲地区都在龙潭角呼渡,该渡口与下游渡口相对应故称上渡,街道名称由此而来。街道地势北低南高,北部是闽江淤积洲地,港汊众多,水运便利。有仓山区最大的洲地——尤溪洲和最长的内河——洋洽河。自清康熙二十二年(1533)解除海禁以来,逐步形成为福州主要的木材集散地。闽江上游大批木材以排放运输方式先集中于这一带的水坞中,然后经粗加工再销往省内外及国外。福州规模最大的水坞 上渡街道就建在尤溪洲内。南部是丘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这里是墓区。在洲地与丘陵之间有地势较平坦的狭长坡地,古代和近代时期这一带是农业耕作区。明万历四十年(1612)福州至莆田线路改道,官府开辟由仓前经上渡这一带通往湾边的新路,上渡从此成为福州至永泰的重要通道。民国以后一些民族商人纷纷来此地开办木材加工厂,到抗日战争前夕这类工厂已发展到30多家,工人近千人,是当时仓山主要工业加工区之一。产出的木材制品除销往上海、天津等地外,还出口日本、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2000年下半年,根据福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渡地区进行棚屋区改造,动迁面积24公顷,搬迁353l户人家,牵涉7个居委会。年末,棚屋区进人道路拓宽、新区建设阶段,定名为“南台新苑”的安居工程全面动工。[1]-行政辖区下辖15个居委会、1个管委会。下辖横江、鹭岭、新成、洋洽、尤溪洲、竹榄、李厝山、上渡、龙潭、灰炉、岭下、水上12个居委会。其中水上居委会是全市唯一管辖水域的居委会。-辖区代码上渡街道350104006:~001天民社区 ~002新成社区 ~003红星社区 ~004洋洽社区 ~005鹭岭社区 ~006飞凤社区 ~007滨洲社区。1997年,辖岭下、龙潭、灰炉、红星、上渡、飞凤、竹榄、李厝山、龙溪洲、洋洽、新成、鹭岭、坊兜、横江、水上、凤岭16个居委会。后辖15个居委会,1个管委会。后改为10个社区、2个居委会(代码为~001李厝山社区 ~002新成社区 ~003红星社区 ~004洋洽社区 ~005岭下社区 ~006飞凤社区 ~007尤溪洲社区 ~008天民社区 ~009鹭岭社区 ~010坊兜社区 ~013横江居委会 ~015新成居委会)。2003年横江居委会划归金山街道。[2]上渡街道旅游指南檀越境闽王庙檀越境闽王庙位于仓山区上渡街道灰炉巷(檀越境),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北偏西5度,为明代建筑,庙祀闽王王审知。共二进院落,悬山顶,其中戏台已更改。第一进面阔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东侧墙面残存4幅壁画;第…… 望北台真武庙旧址望北台真武庙旧址位于仓山区上渡街道红星社区黄柏岭鹭岭里29-33号,明嘉靖五年(1527)陈京所建。陈京,台屿人,明嘉靖元年,进士第二名,历官大理寺正卿、金华知府。庙祀道教正神真武帝。占地面积约150……
〖上渡街道特产〗
福州线面
线面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传统小吃,属于闽菜系,起源于唐代,又称“汤饼线”和“怀饪”。它以丝细如发、柔软而韧、入汤不糊而闻名,其做法是选精白面粉为原料,佐以盐、薯粉、生油,调匀拌搅,经和面、揉条、松条、串面、拉面、日晒等若干道工序而成。煮食方便简单,将线面投入沸水锅中,待线面上浮后捞起,倒入炖好的羊肉
线面
以精面粉为原料,辅以精盐、茹粉、食油等手工拉制晾干后而成。福州线面主要有两大品种:一种称为特线面,面条稍租,直径在0.7毫米以内;一种称为“面尾”,面条较细,直径在0.6毫米以内。因福州民间传说线面是九天玄女指点创制的,所以福州的线面工人拜九天玄女为“制面始祖”,家里供奉九天玄女神像。
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是用产于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的寿山石雕刻而成的工艺美术品,素以选料珍稀、构图严谨、雕工精致、绚丽夺目而著称,为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品之一。寿山石雕至少已具有1500多年悠久历史。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日本首相田中在任访华时,周恩来总理曾以寿山石雕之精品——“石山之王”田黄石作为礼物赠送他们。
砂锅鱼头煲
鱼头先洗净,落少少盐同酒腌下,然后上干生粉落油锅炸至干身熟透,捞起滤油待用。再另开锅落油爆香各种片、段等料头及酱料,继而沾酒,落少少水或上汤做汁,下调味料调好味后再放鱼头落锅稍为略滚一下,待鱼头吸收咗汁的味道后就勾个薄芡。之后将鱼头倒落预先烧热的瓦煲仔里面,盖上煲盖,在煲面淋上少少烧酒,利用瓦煲的热
鸡茸鱼唇
鸡茸鱼唇是福州传统名菜,以海产中的珍品鱼唇去腥后加绍兴酒腌醉,用刀背将鸡脯肉剁为茸状,烧成鸡茸汤,放入鱼唇烘烩,撒上火腿末即成。此菜色泽雪白,鱼唇软糯,富有胶质,鸡茸香醇,味鲜爽口,是高级宴席中必备的大菜。 鱼唇是犁头鳐鱼嘴唇肉的干制品,脆嫩、味鲜、胶质丰富。“肉米鱼唇”、&
福州太平线面
细细的线面,像丝线一样,扎成一小束一小束,福州话叫“籽”。一碗线面用一“籽”也就够了。线面煮食方法简单,将线面投入沸水锅中,再一次沸后,即可捞起,抖干水后,即盛入碗内,与备好的羊肉 、番鸭肉 、上排等高汤相和,滴上几滴本地产的福建老酒,即成&ldquo
〖上渡街道景点〗
福州温泉公园
温泉公园位于五口路,园内草坪翠绿,场鸽逗人,福州广场、古罗马柱廊和露天音乐广场,突出体现欧式风格。 温泉公园是一座具有欧式风格的休闲公园,是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们设计的,分为北半部和南半部两大部分。北半部以人工景观为主:分为古铁思源区、茶花园区、桂花园区、榕芳游憩区、竹园区、珍稀树木园区、热带
福州开元寺
福州开元寺始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原称“灵山寺”,后改为“大云寺”,唐初又名隆兴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为今名。开元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曾为皇家寺院、宗庙,是福建省现存较为古老的寺院。开元寺铁佛殿内珍藏有五代后梁贞明四年所铸的千年特大型铁佛,即10万斤重的“阿弥陀佛”坐像,其
福州金鸡山地藏寺
福州地藏寺座落在福州市东门外的金鸡山麓,相传建于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年),是福建省较早的佛教寺院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现存的地藏寺是清朝同治年间(1862一1874年)由信徒鹤山被者集资重修。清光绪年间和民国初年按照旧制进行了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藏
福清黄檗山万福寺
万福寺位于福建省福清县渔溪镇的黄檗山。万福寺创建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自唐以后,历代兴废不一,明朝时期多次修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皇帝御赐"万福禅寺"匾额。1928年,寺被山洪冲毁。福建省佛教协会成立了修建委员会,对万福寺进行了修复。1983年,万福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别名:
福州旗山万佛寺
福州旗山万佛寺原为旗山石松寺,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经明成化、万历年间两次修建,颇具规模,曾是福州佛教圣地之一。惜因年代久远,寺殿损废失修,胜概不再。一九九九年政府批准重建石松寺,并更名为旗山万佛寺。今天,耗资庞大的万佛寺重建系列工程已经初具规模,全部仿照大宋祥符兴盛时期建设的佛教圣地——旗山万佛寺
福州市福清天生农庄景区
福清天生农庄景区,位于福建省福清市新厝镇棉亭村,与石竹山、黄檗寺相毗邻,是集特色农业无公害蔬果、林木、花卉的种植与销售、科普教育基地、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考察为一体的特色农业生态观光园。天生农庄占地1078亩,建设有科普教育区、DIY创意园、农事体验区、游乐休闲区、住宿餐饮区,还有福园(千年
〖上渡街道人物〗
陈可忠
陈可忠先生,福建闽侯人,生于民前十三(1898)年十月廿五日。清华学校一九二O级毕业,获公费资送美国留学。1924年获耶鲁大学学士学位,次年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1957年起任清华大学教务长,196
陈恩焘
陈恩焘(1861—1956),字幼庸,福建福州人。出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自幼天资聪颖,其父甚为喜爱,“尝亲自教授经书,勖以孝悌传家、忠勤爱国,及修身涉世之道”,对其期望之殷可见。就在陈恩焘出生的那一年里,中国社会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两江总督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中国第一代科学家徐寿、华蘅
陈长桐
陈长桐(1896--?)字庸孙,福州市螺洲镇人。1919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当年赴美留学,1921年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银行系,1923年获纽约州立大学研究院银行(金融)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执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商科,后任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科主任。改入青岛中国银行后,曾从站柜台、数钞票的基层业务干起
陈本鍫
陈本鍫(1928-1948),福建省福州市螺洲镇店前村人。1928年3月(农历二月廿七)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1年在螺洲小学毕业后参加田间劳动。1944年参加革命,1946年初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福州南门(今仓山)区委委员。积极从事革命宣传活动,发动农民建立秘密农会(保农社),开展减租
黄修棋
黄修棋(1927―1948),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人。1947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初任中共福州市委城工部机要员,1948年3月因“城工部事件”在沙县蒙冤罹难。1956年党中央在重新审理“城工部”事件后为被错杀的同志平反,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认黄修棋为革命烈士。
关平山
关平山(1926-1948),原名陈清官,福建省闽侯县螺州乡(今福州市仓山区螺州镇)人。1945年参加革命,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3月由中共闽浙赣省委派往闽东,参与筹建城工部闽东工委。1947年11月任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工部福安地委书记,期间迅速恢复了遭受国民党严重破坏的闽东党组织。1948
陈文莲
陈文莲(1938-1959),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人。1938年3月出生,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任福州军区第7553部队战士。为稳定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祖国统一,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从1958年8月23日开始,对金门国民党军发起惩罚性作战行动,打击国民
叶英松
叶英松(1937-1958),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泸屿村人。195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时任5057部队二分队炮手。为稳定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祖国统一,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于1958年8月23日开始,对金门国民党军发起惩罚性炮击作战,打击国民党军的骚扰窜犯
邵剑鸣
邵剑鸣(1925-1950),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为南京汪记伪政府驻刘公岛的海军练兵营人员,1944年11月参加起义后加入八路军。作战中勇敢顽强,曾多次立功受奖,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某部战士、班长,华东野战军某部排长,第三野战军某部连长。1949年5月改编为华
江贤芬
江贤芬(1944-1967),福建省闽侯县洋里乡花桥村人。1944年2月出生,1963年3月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8182部队三营副班长。1965年9月赴中越边界地区执行抗美援越的交通保障任务,任总后勤部一支队5大队副班长。1967年5月2日在抗击美军轰炸的战斗中遭敌空袭牺牲。安葬在越南陶美烈士陵
程贤勤
程贤勤(1945-1967),福建省闽侯县荆溪乡人。出生于1945年12月,196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铁道兵昆字907部队战士,共青团员。1967年赴中越边境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工程建设任务,任后勤164支队战士。1967年9月1日在抗击美军轰炸的战斗中牺牲。安葬在越南朗达烈士陵园。
林海梅
林海梅(1944-1968),福建省闽侯县青口乡青圃村人。1965年3月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昆字902部队战士。1967年赴中越边境地区执行援越抗美的交通保障任务,任后勤六支队34大队战士。1968年1月17日在抗击美军轰炸的战斗中牺牲。安葬在越南奠边府中国抗美援越烈士纪念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