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溪镇人物
李松桢
李松桢(1900—1981)又名李清稼,长校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81年病逝。1931年任101团红色警卫连连长后,曾到江西瑞金临时中央政府训练7星期。回队后,仍任连长一职,转战长汀、连城、清流一带。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部队受挫,李松桢左脚受伤,无法跟上部
李宽和
李宽和(1913——2001)清流县长校人,1930年6月参加红军,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副官处战士、红四军第二纵队政治部宣传员、中央红军某部团总支书记、中央苏区党校党小组组长、营教导员、团组织干事、红军西路军特务团俱乐部主任。参加了长征和西路军艰苦作战。抗日战
曾其应
曾其应,又名曾龙铭,曾帮人作长工、短工,租种地主土地度日。民国20年五月初,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到林畲成立乡苏维埃政府时参加游击队。其应在乡苏政府领导下,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斗争,为保卫红色政权,民国21年10月参加红- 战闽赣。民国23年11月,在江西瑞金县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牺牲。
谢玉姬
谢玉姬(1913~1934),女,曾其应之妻,为人正直。在公公和丈夫激励下,1933年3月参加林畲赤卫队,当交通员,常以拾猪菜、砍柴为掩护,传递情报。红军北上抗日后,依然坚持游击战争。民国23年9月,在执行任务中被国民党军抓获,几经严刑拷打,终不屈服,被杀害于温郊温家山野猪垄。
曾富良
曾富良(1889-1934),福建省清流县林畲乡曾坊村人。曾其应烈士之父。1933年3月参加革命斗争,任林畲区工农赤卫队交通员,负责传递情报,沟通信息,和红军取得联系,配合红军打击敌民团、大刀会,积极参加土地革命斗争和保卫红色政权的斗争。1934年10月(农历九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不久,在执行送信任
伍晏
伍晏(1459~1538年),明代福建清流人。弘治二年(1489年)举人。伍晏曾任职平州,以刚正不阿,遭执政嫉恨,遂急流勇退。参修孝宗、武宗实录,郡守礼聘修志。为人清高廉正。他去世时,一贫如洗,几不能殓。县令詹公怜之,代为葬送。伍晏善经史,工词。著有《一龙文集》、《唐文精粹》、《中兴词选》、《名公杂
张江
张江(1953~1971)张江,1953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个革命干部家庭,共青团员,1969年12月13日入伍,为福州军区司令部将乐通讯营六连驻清流战士。张江来到连队驻地,即投入训练和开荒生产,积肥、插秧总是干在前头。在生活上他严格要求自己,衣服破了又缝,袜子烂了又补。入伍一年零三个月,曾四
王连三
王连三(1926~1986)王连三,清流县城关人,民国15年(1926)生。中共党员。中国音乐协会会员,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自幼酷爱音乐,民国30年考入福建国立音专,先攻理论和作曲,后在德国籍大提琴教授曼哲克的指导下,用三年时间修完五年课程,成为大提琴主修班优秀毕业生之一。40年代任国立福建音专助教
陈远恩
陈远恩(1925~1975)陈远恩,别名宁化佬,民国14年(1925)出生于清流县梦溪乡水东村,后搬迁到东华乡暖水村。1952年起,先后任沙芜乡水东村行政组长、互助组长、水东乡信用社会计、水东大队长、沙芜公社党委委员。1964年出席华东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同年被华东地区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65年
江永吉
江永吉(1925~1950)江永吉,民国14年(1925)出生在四堡里江坊村(今长校乡)。1950年元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长校区中队战士。永吉家庭生活穷困,幼时,随父迁居梦溪务农、作工,维持生活。解放前夕,迁回江坊居住。1950年春,清流解放后,江雄生股匪潜逃上山,不断骚扰、袭击新生的人民政权,
邹圣基
邹圣基(1921~1986)邹圣基,民国10年(1921)出生在清流城关一个工商业家庭。青少年时代就学于福州明南小学、福建学院附中、长汀中学。民国37年秋,圣基从暨南大学毕业之后,从上海回清流,出任清流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其时,解放军挥戈南下,清流国民党政权崩溃在即,教育经费极端困难,他仍主持学校,组
王振邦
王振邦(1920~1984)王振邦,清流城关人,民国9年(1920)生。1949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任福建农学院农经研究室主任,农经系副主任、副教授,毕生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在教学、科研中作出积极贡献。民国35年,振邦从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后,随即进入福建省建设厅经济研究室当研究生。翌年,发表《论当前中
江雄生
江雄生(1916~1951)江雄生,别名瑞强,又名雄声,民国5年(1916)出生于清流县四堡里江坊村。解放前,他搜刮民财,压迫群众。解放后,潜逃上山,组织“闽浙赣-救国军”,继续与人民政府为敌。其父江乐天是福建军阀郭锦堂部参谋长,曾任永安县长。民国17年江雄生毕业于江坊小学,翌年进入清流师资养成所肄
黄乃升
黄乃升(1910~1951)黄乃升,字智明,清流县群英乡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人民解放军进军福建之后,乃升顺应历史潮流,毅然脱离国民党,宣布起义,使清流和平解放。乃升出生于地主家庭,在兄弟五人中排行第五。16岁毕业于连城旧制中学,从此,涉入仕途。民国15年(1926),出任驻长汀陆军第三师赖
曾德高
曾德高(1901~1934)曾德高,清流城关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于城关坪背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从小失去父母,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当过长工,干过挑夫,做过道士。民国15初冬,他获悉国民革命军北伐消息后,奔赴长汀投身国民革命军。后感到前途渺茫,又解甲归田。民国18年春,中国工农红军进入闽西后
江宗汉
江宗汉(1900~1988)江宗汉,清流城关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毕生从事打制剪钻,为清流剪钻行业颇负盛名的手工艺人。宗汉十四岁投师学艺。艺成之后,在城关生产街开设剪钻店,先后带过7名艺徒。主要打制剪刀、裁刀、钢钻以及建房用的铁件。他打制的剪刀,两爿均不凹心,与杭州剪刀截然不同,以其质优
江瑞声
江瑞声(1899~1947)江瑞声,字韻锵,别号和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出生在四堡里江坊村。毕业于连城县旧制中学后,逐渐介入其父江乐天的政治军事活动。民国9年(1920)赴粤,在其父的粤军第二军预备队第四营任军需长兼代营长。粤军失败后,该部由陆军二十四混成旅收编。民国11年出任二十四混成旅游
林锦斌
林锦斌(1896~1934)林锦斌,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于清流县城内一个铁匠家庭,从小与父亲一起依靠打剪刀、钻子养家糊口。锦斌不满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国民党军阀统治。民国19年春,开始接受新思想,懂得了革命道理,走上为工农谋解放的道路。民国20年夏季以后,接受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培养,成为党联
罗昕
罗昕(1893~1941)罗昕,字晓楼,清流县城关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生。幼时天资聪敏。及长,为人机警敏捷,有胆识,有策略,为乡人所称赞。罗毕业于广东讲武堂,为推翻清王朝,毅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任民军大本营挺进大队上校大队长。在战斗中沉着指挥,勇敢作战,屡立战功。不久,加入同盟会,任
伍先球
伍先球(1890~1935)伍先球,清光绪十六年(1890)出生于清流县城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家三口靠租种地主土地生活。民国1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任中共清流城市支部委员。民国20年7月担任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副主席。民国21年1月,经组织选调参加在江西瑞金举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
邹春才
邹春才(1886~1935)邹春才,清光绪十二年(1886)出生于清流县城关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当过长工和担夫。在群众中威信很高,曾被清流的苦力工人推选为“担领”。民国18年(1929)春,春才利用从清流至长汀往返挑运货物的机会,担任地下交通员,传递材料和信件。民国1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清流城
游火旺
游火旺(1954—)号半空,出生于福建清流县。早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院绘画专业,后考入中央美院研究生课程班主修中国画理论与创作。曾在高校担任中国画和美术史教学多年,曾任《中国美术家》副主编、《中国青年报·大美术》学术主持。八十年代中以来,作品在全省、全国的正规展中频频获金牌、铜牌、一等奖、优秀奖。八十
萧锐
萧锐,萧瑀长子,母独孤氏。尚唐太宗长女襄城公主,袭父爵为宋公。沉毅有大量,善隶书,性蕴慈仁。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将征高句丽,命萧锐运河南诸州粮入海。根据唐俭碑,萧锐卒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后。新唐书 列传第八襄城公主,下嫁萧锐。性孝睦,动循矩法,帝敕诸公主视为师式。有司告营别第,辞曰:「妇事舅姑如父母,异宫
李传健
李传健(1960~1984)李传健,1960年出生在三明市岩前公社增坊乡。1979年12月应征入伍,旋任清流县武警大队消防中队副班长。入伍后,传健从难从严要求自己。为尽快掌握训练要领,他反复练习,直至动作娴熟利索。他当战士,重活脏活抢在先;当副班长,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当炊事员,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林耀斌
林耀斌(1912~1985.9)林耀斌,原名福仪,民国元年(1912)出生于清流县永得里林坊村,民国19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排长、连长、西路军补充团营长、水东独立团团长、冀鲁豫一分区司令部参谋长、河南新乡军分区副司令员、南阳军分区司令员。耀斌家境贫困,10余岁
刘德元
刘德元(1910~1933)刘德元,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于清流县城内一个雇农家庭。民国19年秋开始参加由中共地下工作者领导的革命活动。民国20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青年工作。是年7月,在清流县工农革命委员会财政部工作。8月,担任财政部长。其间,德元以办事认真、大公无私、忘我工作的精神得到群众
黄维熙
黄维熙(1903~1952)黄维熙,字宗焕,清流县群英乡(今灵地乡)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黄早年毕业于姚坊高等小学。及长,爱琢磨各种工艺,凡摸过看过的东西都能仿制。为施展一技之长,他到厦门购买百余件工具,在家里自办工艺作坊。他会打铁、打锡、钉秤,能制造各种农具,还能修造0、钟表、留声机、
王瓒
王瓒,字献珍,号翠云。清流城关人,清光绪七年(1881)生,为清末最后一科秀才。王瓒从福建省立全闽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县创办清流县立丰山高等小学,他废除体罚,把注入式教学改为启发式教学,开辟操场,注意体育活动。首届学生毕业后,学生人数倍增。遂在书院旁新建教室、膳厅、宿舍等,充实学校设备。以后该校几经易
裴春
裴春,字雨樵,清流城关人,清光绪四年(1878)生。他精心钻研国画,仿芥子园作法绘成画谱,分山水、人物、鸟兽、鱼虫、草木、花卉、楼阁、写生8册。毕生清贫,醉心于艺术。雨樵自幼聪敏,童年就读私塾期间,便酷爱绘画,显露出艺术才华。他把课堂、桌椅绘成图画,供同学玩赏,甚而把老师也当作写生对象,逗引得同学们
邹含英
邹含英(1876~1927)邹含英。字玉山。清流县城关人。清光绪二年(1876)出生于清流城关迎春坊(今进步街)。同盟会会员。清末以增贡入全闽法政学校,结业回乡后,创办自治研究所,旋任县视学,不遗余力振兴清流教育。他对农、工、商业及地方兴革之事也悉心计划,次第实行。清宣统三年(1911),毗邻的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