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白寨镇前寨村
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曲周县 > 白寨镇 > 前寨村主页
〖前寨村简介〗
前寨村位于白寨镇政府南3公里处,东临东风渠及234省道。全村现有耕地1790亩,281户,1364人,党员51名,支村两委干部6人。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有文化活动室,村内有文化活动场所,为方便村民出行,硬化了全村的进出口道路及主要干道,并且安装了路灯,村内街道全部绿化,主街道两旁栽上了冬青,各街道安装了路灯,美化了人居环境,也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前寨村与高庄村、白寨村、席庄村、艾台村、禚李庄村、东陈庄村、叶庄村、南王庄村、永安村、苏胡寨村、致中寨村、范李庄村、鲁新寨村、西陈庄村、南牛庄村、王村村、滏南庄村、马布村、司寨村、北油村、甜水庄村、南油村、后寨村、滏阳集村、塔寺桥村、西朱堡村、东朱堡村、白小营村、东冀庄村、西冀庄村、白疃店村、布寨村、要寨村、司李庄村、柴吕寨村、娘娘寨村、娄寨村、安王庄村、东焦营村、刘庄屯村、牛堡村、后里僧寨村相邻。
〖前寨村特产〗
曲面
产于河北曲周。 取绿豆、黄豆、冬小麦3种主料,按一定比例磨成细粉,合置盆中,拌入鸡蛋清与芝麻香油。调和成面块;揉和约半小时以上,使之成为软、柔、韧兼备的熟面,再用纯绿豆粉做铺面,用面杖擀压成薄片,以快刀切为粗细一致的细条,最后按规格断拢成把,成为成品。条细如丝,色泽淡黄,煮熟后具有果子露香味,入口柔
丸子煎饼
丸子煎饼 配料: 牛肉400g﹐豆腐100g﹐鸡蛋2个﹐面1粉/4杯﹐盐3小勺﹐胡椒面1/4小勺﹐香油1小勺﹐用于煎煎饼的油3大勺搅拌好牛肉﹐将豆腐除水份后压碎。混合搅拌好的肉和豆腐加佐料拌匀﹐并做成4cm大小的圆形后蘸一层白面和鸡蛋﹐用油煎出来。 配以醋酱油。
曲周小米
介绍:指生产于邯郸市曲周县的,用优质谷子加工而成的一种小米,品质极佳。主要出产于邯郸市曲周县境内的六个乡镇,大河道乡、白寨乡、安寨镇、第四疃镇、曲周镇、槐桥乡。常年种植面积为三万亩,保护种植区域为15万亩。2012年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外在感官特征:米粒饱满,色
曲周大糖
大糖俗称芝麻糖,是曲周县有名的特色小吃。2014年,曲周大糖制作技艺入选邯郸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大糖是由黍子米、小麦、谷子糠、芝麻等原料,经过生麦芽、制麦芽浆、蒸米、装缸、发酵、淋糖、熬糖、拔糖、拽糖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其生产地主要是在安寨镇赵固村。曲周大糖制作技艺距今已有200多
曲周粉皮
绿豆粉皮是用绿豆淀粉制做而成的传统美食。“南油村”传统手工绿豆粉皮,历来是备受人们喜爱的养生美食。传统技法生产,手工制作,不含任何添加剂,浓缩绿豆之精华,不但有很好的养生效果,更是食之筋道爽口,回味无穷。“一桌酒菜都有剩,只有粉皮吃个净”就是对绿豆粉皮的真实写照。纯绿豆淀粉手工制作,粉皮直径一尺呈半
曲周煎饼汤
提到曲周的著名餐点,就不得不说曲周的煎饼汤。曲周煎饼汤为全国独有,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已有将近四十年的历史。煎饼汤的煎饼用绿豆面调糊而成,薄如蝉翼,和汤而食;其汤以独特的老汤秘方加以胡椒粉等调料调制,集香辣于一体,与薄脆煎饼相配甚是美味,再与油条、糖糕、糖盖果子搭档,是曲周当地人早点的首选。
〖前寨村景点〗
《人山报》旧址
《人山报》旧址为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人山报》旧址位于曲周县依庄乡,年代为抗日战争时期。《人山报》旧址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依庄乡:依庄乡(YizhuangXiang)位于河北省曲周县东南部,距县城26.5千米。面积44.12平方千米,人口2.62万人(2002年)。辖12个行政村,乡0驻
王一鹗墓地
王一鹗墓地为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王一鹗墓地位于曲周县曲周镇,年代为明。王一鹗墓地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曲周镇:曲周镇(QuzhouZhen)位于曲周县中部,县政府驻地。面积70.99平方千米,人口6.68万人(2002年)。辖55个行政村,镇0驻东关。邯(郸)临(清)、曲(周)魏(县)公路
曲周段氏家族墓地
曲周段氏家族墓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曲周段氏家族墓地为北齐古墓葬,位于邯郸市曲周县白寨乡北油村。 曲周段氏家族墓地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段荣、段绍墓
段荣、段绍墓为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段荣、段绍墓为北齐古墓葬,位于曲周县白寨乡北油村。段荣、段绍墓是邯郸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郭企之烈士纪念亭
郭企之烈士纪念亭为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郭企之烈士纪念亭位于曲周县老城东北角。郭企之烈士纪念亭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三墓
苏三墓为文化旅游景点。在河北省曲周县城西里处,有一个古老的坟墓,最大的一个是王景隆的,最小的一个墓是玉堂春的,玉堂春的墓埋在坟地的东北角,很不显眼的地方,并没有和王景隆合葬,玉堂春就是苏三,玉堂是她的艺名,在曲周县关于玉堂春的传说很多.明朝正德年间,曲周县出一个礼部尚书叫王琼.王尚书有三个儿子按排行
〖前寨村人物〗
张少康
张少康(1909~1968)原名空麟,曾用名立本。河北曲周人。小时随父读书,1924年考入河北省立第十一中学,1929年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再考入本科专修英语。后被校方以“共党嫌疑”开除。在望都、濮阳等中学教书5年,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定县县委秘书,后因县委遭到破坏失掉中共组织关系。1937年
马杰三
马杰三,1924年9月生,河北曲周人。194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3月参加革命,任曲周县大队通讯员、文书。1941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3分校学习,后在1大队航空工程队工作,任交通工厂修理组组长。1945年2月任延安机场参谋。1945年10月赴东北参加老航校创建工作并学习飞行。1948年9
王季平
王季平,1915年生,直隶(今河北)曲周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曲周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中共冀南三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长岭县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吉林省委秘书长、农村工作部部长,长春市委书记处书记、副书记,吉林省副省长。
张青彬
张青彬,男,汉族,1965年11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河北省曲周县四疃镇李西头村村民。开出租车10年,张青彬先后营救车祸130起,救伤者280人,帮助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20人,参与救火17次,把见义勇为这一美德,做成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张青彬印象最深的一次救人,发生在2005年6月23日。那天,张青
黎莲湘
黎莲湘,(1925—2007年),曲周县白寨乡永安村人。曲周县原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县委顾问。1945年4月参加工作,是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曲周县政府财政科科员,1949年5月任曲周县第一区公所副区长,1954年3月任曲周县委农工部副部长,1962年3月任曲周县南里岳公社党委书记,1970
冀汇川
冀汇川(1907—2003年),又名冀良俊、冀吉臣曲周县曲周镇冀庄村人,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曲周县特别支部创建人之一。历任曲周县特支书记、县一区战委会主任、县参议会参议长、县救国会主任;肥乡县救国会主任;冀南区委土改工作队组长;河北省委研究室研究员;华北局农村工作部农场处副处长;天津市
李岁寒
李岁寒(1940—2003年),曲周县曲周镇湾东李庄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高级讲师。李岁寒出身贫寒,生母为1938年中共党员,村妇救会主任,胞兄胞姐早年参加革命、后均为党政领导干部。因幼年时家庭极为困难,抱养于湾东李庄李姓,由养父母养育成人。1958年考入曲周中学上学,肄业后在东关南庙小学、农中任教
冀克一
冀克一(1928—2001年),曲周县白寨乡白疃店村人,出身于教师家庭。1939年上抗日高级小学时,积极宣传抗日。1946年考入大名台臣中学,1947年密秘加入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任磁县第一完小教导主任等职,组建和发展了青年团。1949年1月调成安县委工作,任办公室主任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9
武竹三
武竹三(1920—2000年),曲周县南里岳乡武宋庄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河北曲周师范原副校长,1983年12月离休,2000年5月27日因病逝世。1935年2月在曲周城内简易师范学习,1936年2月就读于直隶保定师范,1938年8月在曲周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之后在本县从事革命工作,先后任宣传干
张还吾
张还吾(1914—1999年),曾用名张光复、张震川,曲周县南里岳乡起镇村人。永年第十三中学毕业,1938年6月参加工作,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曲周县战委会宣传部干事、锄奸部部长;曲周县二区(安寨区)、五区(香城固区,今属邱县)、六区(潘店区,今属威县枣园乡)区长;企之县三区区长、县武装
李国光
李国光(1930—1999年),曲周镇前河东村人。13岁时赴临清市当店员。1952年在曲周县百货公司参加工作,历任工会主席、副经理、党支部书记,工作期间经营有方,把县百货公司建成为全国先进单位。“文革”中受破孩。1971年调到县文化馆任馆长兼支部书记,历时25年。任内勇于进取,广揽人才,扩建馆舍,开
李志新
李志新(1915—1997年),邱县李省庄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童年在本村上小学,后到曲周县初中上学。1929年回村务农,其间曾当过佃户。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县委党校宣传干事。1941—1948年期间历任广平县二区、邱县四区、邱县二区、邱县三区区委书记,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