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义和镇柴咀村
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孝感市 > 应城市 > 义和镇 > 柴咀村人物

柴咀村人物

程履绎
程履绎(1918—1949),应城市东马坊办事处新集村人。1938年进入湖北联中马东高级工业职校机械工程科学习,后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1949年4月1日,参加南京学生6000余人的- - ,要求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和平条件,程履绎冲出人群,质问暴徒,不幸后脑被暴徒击裂,不治身死。
李凤翔
李凤翔,男,汉族,湖北应城人,1917年4月生,1939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0月至1944年5月湖北抗战支队战士、排长、营副政治指导员、抗大学员;1944年5月至1949年10月河南二分区住南指挥部作战参谋、十团营长、副政委、教导员;1949年10至195
彭正谟
彭正谟,湖北应城人,1919年4月出生,193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团政治处主任、宣传科长、团政委、华北军区司令部办公厅第二副主任、防空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空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军管会主任、空军司令部顾问等职。(正军职待遇),因病于2013年11月3
李范一
李范一,字少伯。1891年生,湖北应城城关人。幼时家贫,父早丧,由叔祖及舅父资送私塾就读。10岁能文,13岁中秀才,乡人咸称“神童”。旋入两湖书院,与董必武等相善,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首义,被编入学生军,颇受黄兴器重,拟留部任用。为求深造,获公费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先学经济,后改
蒋作宾
蒋作宾(1884-1942年)字雨岩,湖北应城人。著名的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外交官。1902年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东京成城学校,加入同盟会。1907年毕业回国任保定速成学校教习。1909年调任陆军部军衡司科长、旋升司长。武昌起义爆发,奉命赴滦州对张绍曾部宣抚,暗中联络革命
沈遐清
沈遐清女。生卒年月不详,字素卿,明末清初,应城人。幼时玲珑机敏,能写诗作赋,后下嫁浙都水利道陈昺虞之子陈运隆为妻。沈遐清寡居四十年,七十岁离世。沈遐清的诗作多悲怨之音。代表诗作如《惊梦》:觉来霜月送清寒,无限离愁梦不安。挽断罗巾留不住,别郎容易见郎难。再如《暮愁闻雁》:霜叶惊风送晚秋,平沙漠漠静寒洲
杨小运
杨小运应城杨河人,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1981年9月,应城杨河公社大堰大队农民杨小运向国家超售万斤粮,要求购买一辆“永久”自行车。上海自行车厂满足了他的要求。在杨小运的带动下,全县有1232户农民向国家交售万斤粮。县人民政府召开大会,给超卖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的农户给
杨业功
杨业功(1945—2004)应城杨岭蔡杨村人,1963年8月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程度。入伍后任战士、班长、技师、副排长、干事、参谋、副营长、作训股长、副参谋长、参谋长、80302部队作训处长、80411部队旅长、80302部队副参谋长、第二炮兵某基地副司令员。1998年7月,
陈振翼
陈振翼(1916—2006)应城三合镇城台人。15岁入应城西河中学学习。后考入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后改称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毕业,又考入江阴海军电雷学校学习。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被编入高射机关枪大队,参加保卫江阴要塞战斗。8月22日下午,与同学们用高射机枪击落一架日军94式轰
胡文玉
胡文玉(1886—1971)字鸣盛。应城城关人。出生于工商业家庭。7岁入塾,德安府中学堂毕业后,先入中华大学攻读法律,后转江汉大学改习历史。1913年7月赴京报考北京大学,入文科专修哲学,师承章太炎研习经史及诸子学说。1918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受聘于“北大”国学研究所,主管整理明、清两朝档案,
邱中岳
邱中岳(1919—2009)原名邱树清,字显英,应城郎君镇邱家湾人。少时曾就读于应城西河中学,以优良的学习成绩毕业。1938年10月沦陷后,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16期。毕业后,被分配到后方部队。1939年12月,中日军队打响“桂(林)南(宁)会战”,身在后方的邱中岳,再也按捺不住抗日热
周自为
周自为(1919—2005)又名甘木,应城陈河镇人。湖北省立第九中学毕业。1937年12月由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介绍去延安。1938年3月在延安抗大第一大队学习,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分配晋察冀军区工作,先后任一分区司令部作战科参谋、股长、冀中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三纵队司令部作战科科
蔡斯烈
蔡斯烈(1911—2003)又名蔡松荣、蔡松云。应城杨岭潘家集人。出生于膏盐峒商家庭。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担任乡儿童团长。大革命失败后,回家隐蔽。1928年底到武汉继续读书;后又到北平读高中。1936年,从南京金陵大学辍学回家,成为当地最年轻的膏盐峒商“少
向辉宇
向辉宇(1917—2001)字春田。应城田店向家炉湾人,幼入私塾。1932年,在洞商老板的资助下,入应城西河中学读书。1937年底,入陶铸在应城汤池举办的农村合作人员训练班第二期培训学习。结业后受组织派遣回家乡田店、巡检、车岐、店坡等地,宣传抗战,发动群众。1938年10月,应城沦陷后,到京山丁家冲
杨培光
杨培光(1919—2001)原名杨天贵,应城人。1937年12月考入中央航空学校;1938年10月,正式进入成都中央航校学习飞行,1940年12月毕业。在抗战中对日作战30多次,立有战功。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空军第4大队23中队上尉分队长。于1948年9月23日驾机从北平南苑机场起义,在东北解放区四
上一页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