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拙墓

【刘若拙墓】为北宋墓葬。位于即墨市东关小学(始建于西晋的高真宫旧址)院内。墓葬封土呈圆锥形,高约1.5米,直径约4米。始建于北宋,元、明两代曾重修,至今保存尚好。墓前有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即墨知县李奎所立墓碑,碑阳刻有“元敕封华盖真人之墓”10个大字。
刘若拙,五代时人。据《太清官志》载:“五代时,后唐同光二年甲申(924年),道人刘若拙,自蜀来崂山太清宫,访李公守中子(即道教长老李哲玄,字静修,号守中子,封道北普济真人),相谈契合遂留住焉。”其时,崂山虎多成害,刘若拙武术高强,在太清宫东南山前,今钓鱼台之北的阳坡上,自修一茅庵,名曰“驱虎庵”,供奉老子圣像,潜修其中。元张起岩《聚仙宫碑铭》载:“五代时,有华盖真人刘姓者,自蜀而来,遁迹兹山。宋祖闻其有道,召至阙庭,留未几,坚求还山,敕建太平兴国院以处之。上清、太清二宫其别馆也:”太平兴国院即宋太祖为刘若拙建立的道埒,因落莰于太平兴国年间,故名。刘若拙不仅武艺高强,且善气功,体贡如铁,冬夏不冠不履,不炉不幸,为崂山古代十大道首之一,对崂山道教发展卓有贡献。刘若拙死后,其徒择地葬于高真宫前。
信息来源:青岛市情网
所属地区
即墨区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是山东省青岛市辖区[1]。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建城史1400余年。拥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是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2015年,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15位、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强”第7位。2016年,即墨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居全国第9位,成为江北第一县。[2] 2016年5月,即墨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第四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3] 2017年10月30日,即墨区正式挂牌。行政区划编辑1949年即墨县划为15个区、3个镇。1951-1952年建乡,即墨县划为17...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