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山猎场

承德避暑山庄有清康熙皇帝秋弥的木兰围场,而与其遥遥相对的关内,三抚线二拨子段南1公里处的五虎山则是康熙冬狩的皇家猎场。
五虎山,原名九山,有九座山头并排于滦河北岸,上下有九条泉水汇而入滦,似九条银龙戏水。山北有一条交通要道——米峪口。据《永平府志》载,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这里山路崎岖,不便通行,山西介休县有一名叫段文德的商人为商旅之便,捐小米为开凿之资,米峪口便由此而得名,之后康熙帝出入14次,狩于九山,均有志载,此口为攀九山之要道。
据《迁西县志》载,康熙28年冬10月,上送孝懿仁皇后梓宫至清东陵,闻九山有猛虎出没,伤人性命,仁皇驾幸米峪口,狩于九山,未获。三十年冬十二月,又至,驻足7日,获虎5只,诏改九山为五虎山。清代嘉庆年间迁安县教谕张太复诗云:“当年万乘从天来,云罕羽骑弥山隈,漫冈络野被网罟,突出白额奔风雷,乌号雕弓夏服箭,一发再发血雨溅,范用三驱禽得五,万岁声呼人亿万,仁皇至仁罢穷搜,天颜有喜山名留……”足见当年狩猎场面为壮观。如今,五虎山仍松林遮日,涛声不断,进得山中,随涛声常有虎啸相随,百鸟啁啾,若游人有兴,-一甩,枪枪都有所获。若狩猎小憩,还可探得地下长宫之奇。五虎山因载下圣祖仁皇之功德而诏于天下,然天地造化,又早蕴神灵于其中了,密密松林,荫天蔽日,山中突出一洞,名为枯松洞,洞宽5.5米,高2.4米,洞内右侧有小耳洞,小耳洞又套一牛角洞,正洞内有斜井一口,冷风习习。相传战国时,有袁达、李牧在洞中学道,因其二人杀富济贫,除暴安良,故后人在洞中塑有袁、李二人遗像,自此改名袁李洞。
袁李枯松学道,文德捐米凿路,也许其德行感化上天、示“神武”于这九龙、五虎相傍,人间与地下相通的古猎场,实属藏龙卧虎之地。
所属地区
中国迁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北部,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滦河之滨,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人口39万。这是一方古老的土地——岩龄高达36.7亿年的岩石之祖,弥散着混沌初开的神秘感叹;世界最古老的大洋地壳遗迹,昭示着26亿年的沧桑巨变;沉寂7000年的西寨文化遗址,折射出滦河文明的灿烂辉煌……这是一方英雄的土地——迁西北部,87公里长城串联起龙井关、潘家口、喜峰口、董家口、青山关等20余座雄关险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李广、曹操、戚继光……一代代英雄豪杰,在此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歌!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宋哲元所部二十九军将士挥舞大刀,在喜峰口、铁门关、董家口一带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先后毙敌500...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