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东胡集镇
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涟水县 > 东胡集镇特产

东胡集镇特产

涟水鸡糕
“涟水三件宝,曲酒捆蹄加鸡糕”。这是远近人们对涟水饮食文化的概括和评价。提起涟水鸡糕,还有一个故事呢。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涟水时,饥肠辘辘,竟问有无素鸡可吃。这鸡本来就属荤,天下哪来的素鸡?可偏偏涟水城有位姓姚的师傅绞尽脑汁,真的做出一盘晶莹透明,粉嫩如酥的&ldquo
涟水捆蹄
捆蹄,是涟水县的特产,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问,这里市场活跃,商家交往频繁,高沟镇熏烧师傅郑云福兄弟为了给客人多添一样下酒菜,便精制了捆蹄。当时,镇上只有四家能生产供应。捆蹄的主要成分,是肥猪蹄膀上瘦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从开始到结束,要经过10多道工序捆蹄成品,色泽酱红,鲜嫩
冬瓜四灵
冬瓜四灵;原料:嫩冬瓜一个(重约2000克)、甲鱼肉50克、熟火腿25克、熟鸡脯肉50克、冬瓜球75克、水发冬菇15克、青菜心25克、熟蛋糕25克、净鱼肉50克、葱25克、姜20克、盐6克、绍酒30克、鸡清汤200克、猪油1250克(实耗油100克)。(色香味:冬瓜碧绿,瓜腹四味渗透增美,汤鲜汁醇,
高沟捆蹄
高沟捆蹄 捆蹄是高沟传统名特优产品,始于清道光年间,采用猪蹄膀精肉配以二十多种名贵佐料,猪小肠衣捆扎,经老汤浸泡、高温蒸煮、真空高压灭菌等独特工艺加工而成,具有色泽酱红、鲜味浓郁、咸甜适中、荤而不腻、嚼后生津等特点,其整个制作工艺繁复,有二十多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工艺口味勘称天下一绝,距今已有近两百
涟水千张
【涟水千张】 主要分布于涟水县南集、徐集、黄营一带。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以后,千张的制作方法就流传到苏北一带。涟水千张选用当地生产的黄豆(淮豆1号)加工而成。淮豆1号由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非常适宜在涟水这样的碱性土壤中生长。它出苗势强、生长稳健、叶片较大,卵圆形,抗病毒,抗倒伏
涟水萝卜干
【涟水萝卜干】 主要分布于涟水县石湖、南集、徐集、黄营、义兴等乡镇。涟水县因涟河而得名。据《乾隆淮安府志·河防》记载:宋光宗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注梁山泺,分为二派,一由北清河入海,一由南清河入淮。县境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低洼地带逐渐形成涟水独特的海
涟水荷藕
【涟水荷藕】 主要分布在涟水县涟城、徐集、南集等乡镇。涟水旧为古淮河入海口,也是黄河夺淮后的入海口,上流的泥沙在此淤积,形成平原和水网,土壤中河沙的比重较高,含钙、铁、钾等微量元素较多,属富营养型细沙质土壤,非常适合荷藕生长。涟水荷藕以浅水藕为主,根茎粗壮、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暇,品味、营养、
荷缘牌浅水藕
荷缘牌浅水藕“荷缘牌”浅水藕,涟水县原牌坊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浅水藕,从1997年开始面积不断扩大,到2004年面积达2667公顷。主要分布在涟城、义兴、灰墩、小李集、朱码、浅集、红窑等乡镇。涟水县所产浅水藕藕身粗大、色白、质地脆嫩。近年来,涟城镇等地通过发展沼气,利用沼液、沼渣做主要肥源种
涟水云锦
涟水云锦在我国古代,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丝织品,云锦因其美若云霞而得名。它始于宋,而盛于元、明、清,为历代皇家贡品,素有“寸锦寸金”之说,加之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直至现在,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和成都蜀锦并称世界三大名锦。位于涟水县浅集办事处的南京云锦涟水织造中心近年来
高沟酒
高沟酒(今世缘)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尤爱高沟美酒,曾在高沟的天泉槽坊留下了“天赐名手,地赐名泉;高沟名酒,名不虚传”的诗句。唐代诗人韦应物游花果山途径高沟镇时,闻高沟酒香,即开怀畅饮,并写下了“三月开翁香满城,甘露微浊醍醐”的佳句。原淮阴市为江苏省著名的酒乡,曾经以“三沟一河”(双沟、汤沟、高沟、
涟水曲酒
提到涟水的酒,估计没多少人能够想到什么,但提到高沟的酒,只要喜欢白酒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名字,高沟酒厂(没错,涟水3大特产中的2个都是高沟镇的)古镇高沟位于涟水西北边境,它南临长淮,北枕六塘,工商繁茂,人文兴旺,六塘河水孕育了身边的高沟镇、高沟人,神奇的天泉水孕育了甘甜的高沟美酒,与五湖四海的人们结
上一页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