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璧光
曾璧光,字枢垣,又称枢元,乾隆六十年(1795年),出生于四川省洪雅县柳江曾子祠一户农家。道光三十年(1850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咸丰九年(1859年)授贵州镇远府知府。同治六年(1867年)赏二品顶戴,命署贵州巡抚。
当时,贵州各种势力蜂拥,恶霸土匪啸聚山林,烧杀抢掠,祸害百姓。整个贵州除安顺、遵义等少数郡邑尚未失守外,其他地区尽被形形 的山大王占领,把贵州祸害得商旅路断,百业凋敝,民不聊生。
曾璧光在贵州的十六年,实际是一部频年用兵、恢复贵州社会安定的历史。他利用与军机处掌权的恭亲王、醇郡王有师生之谊的关系,争取到川、滇、湘、鄂诸省经济、军事援助,充分利用贵州百姓久乱思安的民心,采取“恩威齐施,剿抚并用”的策略,运筹帷幄,有效地平息了各地叛乱,使贵州得以安宁。
光绪元年(1875年)八月,曾璧光卒于任所,九月十三日,光绪下旨追赠太子太保衔,照总督例一品官赐恤。光绪二年(1876)三月二十九日,光绪皇帝批准曾璧光谥号“文诚”。勤学好问曰“文”,敦笃无欺曰“诚”。四川总督丁宝桢奏请在贵州、四川建曾文诚专祠获得批准,于是在洪雅修建了“曾文诚公祠”。曾璧光灵柩由贵州运回洪雅,安葬在城北瓢儿坝。
所属地区
洪雅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9'——103°32',北纬29°24'——30°00',位于成都、乐山、雅安三角地带,东接夹江县、峨眉山市,南靠汉源县、金口河区,西临雅安雨城区、荥经县,北界名山县、丹棱县,距成都147公里、乐山55公里、眉山50公里、雅安62公里。全县辖15个乡镇265个行政村,1979个村民小组,1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3.08万。全县最高海拔3090米,最低海拔417.5米。县内气候温和湿润,年降雨量1435.5毫米,(1971-2000)年日照1006.1小时,年无霜期307天,年平均气温16.6摄氏度,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全县幅员面积1896....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