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韦陟云

韦陟云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 发布时间:2023-12-21 12:59:34

韦陟云(1843~1922),字蘅浦,号郇五,壮族,大乐乡大乐村人。生平好学,爱作诗赋,是近代壮族诗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考中举人。光绪四年(1878年)十月,任云南报捐局主事。光绪六年七月,在京鉴定,八月正式入户部为主事,十月改加员外郎衔。光绪十六年(1890年) ,请假回乡,次年受人牵连,遭受“无妄之灾”,在家候审,3年后奉命赴京羁栖待命。在百无聊赖中,“忆及家乡山水,旁及各处事迹,古今人物,具为歌咏籍舒怀抱……欲以通其郁结”,积累既多,复“忆前此之散佚者”合编成《红杏·山房·诗草》4卷。

韦陟云赴京前,到南疆边防拜访广西提督苏元春及总兵马盛治,归途中作《连城行》和《南关行》,诗中热情赞颂他们率兵抗击法军保卫边防的功绩。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值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紧张时刻,韦陟云顺海道先到台湾,再折厦门,然后北上烟台、津沽而达北京。他面对祖国苍苍大海,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情。次年春,韦陟云羁留北京,随着中日战争形势不断恶化,曾与友人共议从军报国之志:“我去君应惜,君来我独亲,半生江海客,万里帝乡人。舟楫经行惯,春城出入频。何当飞习檄,一洗车后尘!” (《日间与曹贻臣言及从戎来往事》) ,韦陟云年已半百,从军之事不能付诸行动,“文章报国原无用,磊块填胸未易平。”(《夏至东郑明府镜之》)只能在愤懑悒郁中排遣时日,将激动的回忆写成诗篇。

民国11年(1922年)11月20日在大乐病逝。

所属地区

象州县地处广西中部,辖7镇4乡,全县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聚居着壮、汉、苗等12个民族,总人口35万,其中70%为壮族,29%为汉族,其余为其它少数民族,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象州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汉朝置桂林县,三国置武安县,为当时之桂林郡治,隋朝置象州,民国改象县,建制历史长达2100多年。象州县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是清代"江南才子"、"两粤宗师"郑献甫和现代温画大师廖冰兄的故乡。象州县山川秀丽,名胜颇多。既有被誉为 "中南第一泉"的象州温泉、 堪称"桂中第一泉"的蕉林凉泉、扑朔迷离的石巷迷宫、婀娜多姿的七星古榕、雄奇壮观的大冲瀑布、蜚声海内外的泥盆纪"大乐剖面",又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