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鸿韶
石鸿韶(1853~1923),字晋卿,寺村乡大井村人,少时曾师从郑献甫读书。清光绪五年(1879年)考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先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改任山西长子县知县。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升任云南楚雄永昌府知府,后调任云南迤西道(即腾越关道)道尹。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日(1905年3月7日),清政府委派石鸿韶与英驻腾越领事列敦会勘中缅北段边界,由于石鸿韶昏庸失职,在他所划的“绿色线”图,大体上以小江边为界。云南社科院《研究集刊》评论石鸿韶所划边界是:“片马、派赖、茨竹等地已划入中国境内,然而小江以外的土地却完全置之不顾,因而,国人咸咎石鸿韶勘界失地,贻误边疆,内外滇人,一致呼吁,石因此革职”。后还乡居住。民国12年(1923年)11月22日病逝于大井。
所属地区
象州县地处广西中部,辖7镇4乡,全县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聚居着壮、汉、苗等12个民族,总人口35万,其中70%为壮族,29%为汉族,其余为其它少数民族,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象州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汉朝置桂林县,三国置武安县,为当时之桂林郡治,隋朝置象州,民国改象县,建制历史长达2100多年。象州县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是清代"江南才子"、"两粤宗师"郑献甫和现代温画大师廖冰兄的故乡。象州县山川秀丽,名胜颇多。既有被誉为 "中南第一泉"的象州温泉、 堪称"桂中第一泉"的蕉林凉泉、扑朔迷离的石巷迷宫、婀娜多姿的七星古榕、雄奇壮观的大冲瀑布、蜚声海内外的泥盆纪"大乐剖面",又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