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罗仲霍

罗仲霍

所属地区: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 发布时间:2023-12-10 01:54:18

罗仲霍 (1881~1911),名璋,号则君,白花镇联丰村人。其堂叔祖罗添,是太平天国时农民起义军的将领。

仲霍幼年丧父,母杨氏,生有三子,仲霍居长,日常生计,靠母亲帮人缝补衣服维持。仲霍幼时靠族人资助,在乡间私塾就读。他聪明过人,重师好义,深得老师赏识,悉心教诲,学业日进。仲霍兴趣很广,尤其爱好文学,擅长诗文,他的习作文笔生动,被誉为“神童”。

仲霍长大后,娶妻杨氏,生一子。其时母亲年迈,贫病交加,家境清贫,无以为生。加之清军镇压革命党人起义,兵荒马乱,乡人纷纷逃离避难。光绪二十七年(1901)仲霍到南洋谋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槟榔屿得友人资助,入槟榔屿师范学校读书。他一面读书,一面向报刊投稿,以解决部分生活费用。光绪三十二年(1906),仲霍以优等成绩毕业,受聘于吉隆坡遵孔学堂、荷属火水山中华学堂教书,曾任该校校长。

光绪三十二年6月,孙中山到南洋宣传革命,从新加坡到吉隆坡、槟榔屿等地发展革命组织,在槟榔屿建立了同盟会分会。仲霍参加了同盟会。

1910年7月,孙中山在马来西亚与同盟会干部制定了辛亥年(1911)广州起义的计划,并在槟榔屿发函邀请各地同盟会主要干部前来商量革命方略。其时,仲霍在槟榔屿任报刊主笔,参加会议见到了孙中山。11月13日,黄兴、赵声、胡汉民以及槟榔屿、怡保、芙蓉和东南各省同盟会代表到槟榔屿打铜街120号同盟会会址开秘密会议,拟订了广州起义计划并安排了各项准备工作。仲霍参加会议后,以纸笔当刀枪,在报刊上连续发表文章,指出列强侵欺,清廷腐败,民怨沸腾,中国非革命无以自救。他号召海外赤子为国赴难。

1911年1月,黄兴、赵声、仲霍等人到香港,建立广州起义统筹部,统一筹划起义工作,仲霍被委任为第十路指挥,负责攻打电讯局。农历三月十日,开“发难会议”,议定三月十五举事。后因款械未能如期到达,改期为三月二十九日。黄兴于三月二十五日到广州,设立指挥部,进行作战布置。二十七日,革命党准备起义的风声传遍广州,革命党的个别组织已被敌破获。陈炯明认为敌有准备,坚主缓期。多数革命党人表示:有进无退,万无缓期之理!并留下绝命书,整装待发。终于在二十九日下午五时发起进攻,集中兵力攻打总督署。在激战中仲霍不幸负伤被捕,解至南海县署,清吏希图劝降,遭到厉声痛斥。在临刑前慷慨陈词,宣传革命大义,英勇就义,时年30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位烈士之一。

所属地区

惠东县地处广东省沿海的大亚湾、-畔,位于北纬22○30ˊ至23○23ˊ、东经114○33ˊ至115○26ˊ之间,总面积3535平方公里,海岸线171.8公里,总人口73万人,另有惠东籍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8万人。是中国象棋大师著名特级大师吕钦的家乡、是“广东省的象棋之乡”、是全国体育先进县,惠东体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惠东,又是“广东女鞋名城”、中国女鞋生产基地、粤东商贸物流重镇。惠东县属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区位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县城平山镇距深圳市95公里,距惠州市38公里,距广州市192公里。深汕高速公路及广惠高速公路均穿境而过;海上运输可直达闽、港、澳。国家级渔港港口港,有海关二类监...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