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国瑛
温国瑛(?-1935年),号辉石,紫城镇温屋巷人,清末附贡生。废除科举后,温国瑛到广州优级师范学校深造。民国5年(1916年)毕业后,出任紫金县劝学所长。在职期间,积极筹集经费兴办学校,至民国9年,全县私立小学发展到96所,并开办短期师范班,培养师资。几年后,他调到紫金县立第一高初两等小学校任教,终身教书,呕心沥血教育学生,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人才。紫金著名革命烈士刘尔崧、刘琴西等,均出自他的门下;并且讲求道德,廉洁自持,受人称赞。他精于诗词,曾与杜林芳合作县一小的校歌,歌词云:“昔本考棚,今为学校,后先均冀文明造。建层楼,俯瞰全城,尤欣铁水金山眺。街近儒林(街名),基连文庙,宜思孟母三迁教。希贤希圣笃躬修,贤关贤域何难造!”民国24年(1935年)在家病逝。
所属地区
紫金县位于广东省东中部、东江中游东岸,东连五华县,西接惠阳又与博罗隔江相望,南邻陆河、海丰、惠东,北界河源市郊区、源城区。1988年,全县总面积3627平方公里,八成以上为山岭、丘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辖11乡、12镇。总人口61.2万,99%为汉族。县城紫城镇,距广州270公里。紫金地域,远古属百越地,秦代起属南海郡博罗、龙川两县地,隋唐为归善、兴宁两县地,宋元为归善、长乐两县地。明隆庆三年(1569年)设置永安县,属惠州府。为避免与福建永安县重名,民国3年(1914年)改名紫金县。紫金 - 金属紫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中部,气候温和,年均无霜期300天、降水量176...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