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张广鸿

张广鸿

所属地区: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8:55

张广鸿(1893-1954),字芷宾。江西赣县东坊外(今赣州市章贡区)张家围人。赣南著名教育家、教育界泰斗。

清光绪十九年正月二十三日(1893年3月11日)生。少年时,曾务农、砍柴、放牛。

光绪三十年(1904),入私塾,天资聪颖、勤勉好学。后入江西省立第四中学就读。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刻苦钻研,成绩名列全系第一。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因其各科成绩优异,品行端正,深得蔡元培校长器重。

1921年,北大毕业,受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赏识,遂被聘为南大附中数学教师。所编中学数学教材,由中华书局出版。

1923年,因父病辞职,返回赣州,受聘于江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更名为省立第三中学、省立赣县中学、省立赣州中学,今赣州市第一中学)任教务主任和校务委员,兼高中部主任。

1933年7月,调任省立第十三中学(今大余中学)校长。以“诚”作为校训,治校十年,声名鹊起,蜚声省内外,受到省教育厅嘉奖。

1937年5月,黄炎培(时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到江西视察职业教育,对张广鸿的教育成果和办学经验极为赞赏,曾向张广鸿题诗赠扇。诗曰:八境城楼二水交,郁孤台院俯西郊。早传一叟黄垆恨,苦说千家赤舌烧。此去滩名记惶恐,何来海市入萧条?琼花孤本空含泪,珍重园丁禁野樵。

1941年,省立第十三中学荣获全省模范中学称号。1943年,张广鸿奉命调任江西省立赣县中学校长。省立第十三中学为感激其治校功德,修建一幢办公楼,用张广鸿的字,命名为“芷宾楼”,以铭纪念,铭文480字,记载省立第十三中学的历史和张广鸿的功绩,铭文由继任校长张杰起草,国学大师钱基博雅正。

1944年,改任省督学。后又调任教育部特设赣县大学先修班教授兼教务主任。

1945年春,日寇攻陷赣州,张广鸿率先修班师生,将学校迁至兴国县山区继续办学。抗战胜利后,复迁回赣州。

1946年,辞去公立学校职务,承办私立知行中学(其前身为南昌匡庐中学赣州分校)。1949年初,积资兴建教学楼,至赣州解放时才初步竣工。建校所欠工料费等,尚每月在其工资中扣除。

1949年8月,参加赣州部分进步人士召开的“维持社会秩序,防止破坏,迎接解放”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赣州市人民政府将赣县县立中学与知行中学合并,更名为赣州市市立中学(后改名赣州市第二中学,又改名为赣州市第五中学)。由赣州市长夏骏青兼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广鸿任副主任委员;后赣州市长朱轮兼任校长,张广鸿任副校长,均由其全面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1950年12月,任赣州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

1951年4月,经政务院第80次会议通过,周恩来总理任命张广鸿为赣州市人民政府委员。

1952年,患脑血管硬化症。

1954年1月19日,因脑溢血,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62岁。

所属地区

章贡区位于江西省南部,东径114°46′40″-115°3′40″,北纬25°40′16″-25°58′56″。为赣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面积478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包括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平方千米。总人口55.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万人。区人民政府驻阳明路。邮编:341000。代码:360702。区号:0797。拼音:Zhanggong Qu。属低山丘陵区,地势由东南、西北向中部倾斜,略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高。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城区三面环水,一面临山,章江和贡江在宋代古城墙下汇流成赣江。历史沿革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