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推迁
林推迁(1864~1923年),字宝善,海澄县海沧(今属厦门市杏林区)人。少时家贫,年轻时南渡马来亚,勤奋自学,通晓华文、英文和巫文。初操舟业,以勤俭达小康。改为经营航运后,在马来半岛东海岸的丁加奴和新加坡之间转运货物。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自创瑞兴盛轮船局,购置多艘轮船,开辟新航线。同时在丁加奴开垦大农园,种植椰子和橡胶。
他为新加坡洪门会“义兴帮”首领,性格沉毅,好任侠,常为人排难解纷,一生仗义疏财,“凡有灾难需其援助者,莫不披发缨冠往救。两选(双方)纷争,片言折狱,纠纷立解,无不佩服”。光绪三十二年参加倡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历任中华总商会福建帮议员、怡和轩总理、海峡殖民地政府保良局局员。民国2年(1913年),与林文庆、林义顺等合设联合火锯厂任董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钨为重要军火原料,他抓住机遇,在丁加奴开采龙运钨矿,利润丰厚,矿场不断扩展,至民国5年,矿工增至1000多人。有“马来亚钨矿大王”之誉。民国7年与林和坂等人创办和丰银行,出任董事。当年,海峡殖民地政府颁赠他为太平局绅士;翌年,又被委为华人参事局参事。民国10年,当选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民国12年1月,以最高票数当选为中华总商会总理,未及就职,因病逝世。
他一生热心华侨教育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历任新加坡爱同学校、同济医院、同善医院、中华女校、南洋女校、华侨中学、丁加奴学校、维新学校的赞助人、董事或总理等职。
他乡土情深,要求死后落叶归根,其儿孙遵其遗嘱,运棺回故里安葬。他逝世时,新加坡52位最著名的华侨、华人领袖在《新国民日报》发“快邮代讣”。英国殖民政府为表彰他为发展新加坡社会经济做出的卓越功绩,以一条道路命名为“推迁路”,并将该路尽头的山地命名为“推迁花园”,以垂永久纪念。
所属地区
邮编:361026代码:350205区号:0592拼音:Haicang Qu海沧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与厦门岛隔海相望。总面积173.6平方千米。2004年末,户籍人口93855人区人民0驻海沧街道,全区辖2个街道、1个镇:海沧街道、新阳街道、东孚镇地貌主要由丘陵、台地、平原组成,地势平坦。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最高月均气温28.5℃,最低月均气温12.5℃,极端最低气温2℃,极端最高气温38.5℃,年均日照时间2233.5小时,年均降水量1143.5毫米。历史沿革2000年,杏林区辖1个街道、3个镇:杏林街道、杏林镇、海沧镇、东孚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27007...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