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洪丝丝

洪丝丝

所属地区: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 发布时间:2023-12-24 13:15:27

洪丝丝(1907~1989年),本名洪永安,笔名丝丝、漱玉,同安翔风里金门岛人。

洪丝丝读完两年中学后,在金门公学等校任教。民国14年(1925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曾任国民党金门县党部青年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中华中学任教。课余时间写时事评论,投寄棉兰《南洋日报》,成为该报特约评论员。民国19年该报改组为《新中华报》,他被聘请为总,宣传抗日救国。同年因所撰评论指责当局,被当地荷属殖民政府拘捕、驱逐出境,回金门教书。

民国21~24年,洪丝丝任马来亚槟城《光华日报》评论记者,一度兼副刊《槟风》主编,提倡马华新文艺。编《槟风》时每天写一篇短文,开始用女儿的乳名“丝丝”作笔名。民国25年,到日本留学,肄业于东京日本大学社会学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洪丝丝任《光华日报》总。民国27年在槟城创办《现代日报》,主编《现代周刊》,鼓励华侨抗日救国,成效卓著,获“南洋邹韬奋”的美誉。民国30年在新加坡创办《现代三日刊》。翌年新加坡沦陷,转赴印尼避难。

抗战胜利后,洪丝丝回槟城复办《现代周刊》。民国35年应陈嘉庚邀请,参加南侨报社工作,参与编写《大战与南侨》一书,同年在马来亚加入中国民主民盟会。民国36年任《南侨晚报》主编兼《现代周刊》主编。翌年任南侨报社经理兼社论委员会主席。1950年被新加坡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出境。

洪丝丝在海外时就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1951年回国后长期在华侨事务委员会从事文化、教育、新闻工作,历任中侨委委员兼文教司副司长,华侨图书编委主任,中国新闻社专稿部主任、理事长,第二、第三届全国侨联副主席,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会长,为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洪丝丝回国后还进行华侨题材的小说创作,晚年致力于华侨史研究,著有《辛亥革命与华侨》、《海外春秋》、《异乡奇遇》等。

1989年,洪丝丝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所属地区

邮编:361101代码:350213区号:0592拼音:Xiang'an Qu翔安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东北与泉州市交界,西边与同安区接壤,南面隔海与厦门岛、金门岛相望。总面积351.6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60131人区人民政府驻新店镇祥吴村,全区辖1个街道、4个镇:大嶝街道、新店镇、新圩镇、马巷镇、内厝镇;大帽山农场历史沿革2003年4月2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市翔安区,将厦门市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新店镇。10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2003年,翔安区辖5个镇:新店镇、新圩镇、马巷镇、内厝镇、大嶝镇。2004年,翔安区...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