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李莱生

李莱生

所属地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 发布时间:2023-12-14 15:51:38

李莱生(1922年—1994年),漳州城区人。家住新华西路,少时就读于漳州,早年随父往马来亚,发展橡胶种植业。由于经营管理有方,经几十年奋斗,后来成为东南亚“橡胶大王”。

他的家族对漳州芗城祖居地怀有深厚感情。民国22年(1933年),漳州崇正中学经费发生困难,校长林文彬赴南洋募捐,李莱生父子捐赠800叻币(折值1万银元)。抗日战争期间,漳州连年发生旱、水灾害,李家捐助4000银元赈济受灾难民。当华侨领袖陈嘉庚发动“献机救国”运动时,他带头捐献10万美元的飞机一架。受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嘉奖,并颁发“急公好义”、“爱国先驱”的题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际-势力对新生的中国实行-禁运,而李莱生想方设法通过第三国贸易渠道,转口出售大批橡胶制品和半成品,支援新中国的经济建设。80年代,李莱生又向中国出售橡胶、棕油等货物,促进中马外贸交易。1982年8月,李莱生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的邀请,率马来西亚议会代表团首次访华。在北京访问时,李莱生受到叶剑英委员长接见,并用客家话直接交谈发展中马两国的友好合作和经济贸易关系。随后还率团访问杭州、广州、厦门、漳州。从1991年—1993年,李莱生先后三次回国访问,考察长江三角洲和中原地区,决定在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筹办甲洞集团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个企业,他还三次专程来漳州故地探亲访友,祭扫祖墓。

李莱生是马来西亚议会上议院议员,丹斯里拿督,他作为吉隆坡甲洞集团主席,在为实现中马两国建交的事务活动中,做了不少有益工作,1988年被评为“马来西亚十大企业家”之一,接受马来西亚政府首相慕沙希旦颁奖,成为国际知名的橡胶实业家。1992年7月,被芗城区聘请为“芗城海外联谊会”名誉主席,于1994年因病逝世,享年72岁。

所属地区

邮编:363000代码:350602区号:0596拼音:Xiangcheng Qu芗城区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总面积253平方千米。人口41万(2004年)。通行闽南方言厦门话。区人民政府驻南昌路96号。全区辖6个街道、4个镇:东铺头街道、西桥街道、新桥街道、巷口街道、南坑街道、通北街道、浦南镇、天宝镇、芝山镇、石亭镇历史沿革1951年6月,析龙溪县城关区(共2个区)设漳州市(县级);1961年6月,析龙海县部分地属漳州市。1985年5月改县级漳州市为芗城区之后。1986年,芗城区分为市区、郊区2部分。市区设东铺头、西桥、新桥、巷口、南坑5个街道,共辖48个居民委员会。郊区设浦南、天宝2个镇及芝...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