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迎
路迎(1483-1562)字宾旸,山东汶上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初任南京兵部主事,旋迁入郎中。后转任襄阳、松江、淮安知府等。路迎处事沉稳,平易近人。与人交结首先施以仁爱。即使对下级官吏,亦严慈并施,以慈为本。以兵部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他深入实际,甚至跟士兵结交,一举查清了用改名换姓、虚报兵员等手段冒领钱粮的大案。之后,擢升副都御史、山西巡抚。回朝后,任兵部左、右侍郎。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兵部尚书。因上疏告老乞休,违背皇帝意旨,被免职。路迎一生虽多武职,却善诗文,与同代大儒王阳明有文字之交。所咏佳作,后被镌刻于汶上城内“独乐园”壁间。民国初年,独乐园拆除,仅部分诗文流传民间。路迎卒年80岁,皇帝颁谕以祭,葬于城南路家林。
明代嘉靖年间,时任浙江按察使路迎到属地嘉兴视察,嘉兴知府觐见时以赠送“水手银”(过往路费)的名义,私下呈上银两若干作为礼品,路迎当场予以严词拒绝,并提笔在礼单的空白处写道:此物悉从来,奈何污我!事后以为官不谨的罪责将嘉兴知府免职。这一举动在浙江官场引起强烈震动,官员们没想到一向待人宽宏大量、气度温文尔雅的按察使行事竟是这样严肃峻厉、嫉恶如仇。从此个个谨小慎微,无人再敢生行贿受贿之念,当时官场盛行的迎来送往、-腐败之风得到极大遏制,路迎清廉官声誉满江南。后来路迎因政声卓著、能力超群官至兵部尚书,留下了许多廉政勤政佳话,被朝野称为“善政之中第一人”。
所属地区
汶上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西邻京杭运河。总面积877平方千米。总人口73万人(2003年)。县人民政府驻汶上镇,邮编:272501。代码:370830。区号:0537。拼音:Wenshang Xian。行政区划汶上县辖8个镇、6个乡:汶上镇、南站镇、南旺镇、次丘镇、寅寺镇、郭楼镇、康驿镇、苑庄镇、义桥乡、刘楼乡、郭仓乡、杨店乡、军屯乡、白石乡。历史沿革金置汶上县。据《汉书》注,应劭曰:诗云:“汶水汤之。”大汶河流贯,故县名汶上。 1996年8月13日,撤销苑庄乡,设立苑庄镇(鲁政函民字[1996]42号)。1996年8月18日,撤销寅寺乡、郭楼乡,设立寅寺镇、郭楼镇(鲁政函民字[1996]43号...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