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人物大全 > 张华甫

张华甫

所属地区: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 发布时间:2023-12-07 05:36:11

张华甫(1900-1929),名明荣、华夫,化名许祖荣、玉海云,湖北巴东溪丘湾甘家坪人。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张长文笔,善演说,时称“巴东人杰”。

民国十五年(1926)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国民党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学习。次年春回到巴东,任国民党巴东县党部筹备委员会主任,并任教于县立第一小学。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张组织群众声讨。遭盘踞巴东的川军杨森部镇压,张领导党组织转入秘密活动。党的"八·七"会议后,张在湖北省委和鄂西特委领导下,准备秋收暴-动,派人加入"神兵"队伍,掌握神兵武装。

民国十七年(1928)初,张华甫、黄大鹏等在西陵建立党支部。时国民党巴东县县长高安圻以筹军饷为名,强征20万银元,引起民愤。张华甫等抓住时机,于3月18日带领神兵队伍,攻占巴东县城,处决高安圻及以下7名县吏,建立革命政权——巴东县人民委员会,张任委员长。5月,巴东团防头子张建威,纠集县南各地团防及其控制的神兵约2000人反扑县城。由于力量悬殊,张华甫率众转移江北农村。6月,任中共沔阳县委书记。9月,鄂西特委在宜昌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组织赤色游击队,张华甫深入城乡,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和农会。

民国十八年(1929)9月,兴山县县长万月凡,勾结宜昌、秭归的反动武装会同兴山团防,准备突袭各地党和群众组织,“围剿”革命力量。张华甫知悉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主张先发制人。张的正确决策受到反对,未能付诸实施。张华甫在转移中被叛徒告密被捕。11月3日,张被带至兴山县府,县长亲自提审,问他有什么话说,张答:“唯死而已。不过共产党员甚多,你杀不干净。终有一日,有人来杀你们这些狗头”。言毕,转身向后,不再言语。赴刑场时,高呼口号:“共产党是杀不尽的!”唱《国际歌》,英勇就义于兴山县城西门外。

(《恩施州志》1130-1131页)

所属地区

巴东县在湖北省西部,西北邻四川省巫山县。面积3354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483408人。县人民政府驻信陵镇西壤坡。邮编:444300。代码:422823。区号:0718。县境狭长。北有大巴山余脉盘踞。中有巫山山脉沿楚蜀省界南北走向。南有武陵山余脉,全县平均海拔高1053米,最高点小神农架3005米,最低点66.8米,相对高差为2938.2米。多崇山峻岭、峡谷深沟和溶洞伏流。行政区划巴东县辖10个镇、2个乡:信陵镇、东瀼口镇、沿渡河镇、官渡河镇、茶店子镇、绿葱坡镇、大支坪镇、野三关镇、清太坪镇、水布垭镇、溪丘湾乡、金果坪乡。历史沿革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巴东县,1949年属恩施专...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

=∣更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