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特产大全 > 汆西施舌

汆西施舌

所属地区: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 发布时间:2023-12-13 22:53:21

山东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之一,与中国四大美女西施同名,被赐以“西施舌”的美名;西施舌是一种舌状海鲜,产自山东胶南、日照沿海一带,肉质细嫩,可做多种佳肴。制做方法是将西施舌肉洗净放入汤碗,再用净勺将清汤、精盐、料酒去浮沫,倒入汤碗中,撒上香菜并淋上鸡油即成。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梁实秋先生在青岛顺兴楼第一次品尝西施舌:“一碗清汤,浮着一层尖尖的白白的东西,初不知何物,主人曰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

汆西施舌

相传唐玄宗东游崂山时,厨师给他做了这道汤菜,唐玄宗吃后连声叫绝。可见此菜菜美味非同心响。这道汤菜,汤汁腻滑,品质爽滑,味道鲜美,有“天下第一鲜”之称。

文化典故

但是中国的美女众多,为什么不叫“昭君舌”、“贵妃舌”、“貂蝉舌”,单单叫“西施舌”?这里有个传说:春秋时,越王勾践借助美女西施之力,行使美人计灭了吴国,大局既定,越王正想接西施回国,越王的王后怕西施回国会受宠,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绑一巨石于西施背上,沉她于江底。西施死后化为这贝壳类“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尽诉冤情。

有一种说法是:男人在吃这个“沙蛤”时,想的并不是冤情,而是自作多情,很香艳的幻想自己是在与西施的香舌纠缠不休。女人在吃时,却觉得这个贝壳象是有口难言,长得美只能被利用,长得不美又没有传奇。男人要利用她的美色,女人要践灭她的美色。未了化为“沙蛤”,却也逃不过厄运,只成为大众的口腹之欢。

这西施舌的来历,确实很惹人遐思,尤其文人墨客,更是颇多考究。郁达夫的散文《饮食男女在福州》中就曾作过探讨:福州海味,在春二三月间,最流行而肥美的要算来自长乐的蚌肉,与海滨一带多有的蛎房。

《闽小记》里所说的西施舌,不知是否指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圆的蚌肉,实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郁达夫在这里将产于蛤中的西施舌误作了蚌。

其实,西施舌产于蛤中早在宋代就有记载。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诗说隽永》中的话说:“福州岭口有蛤属,号西施舌,极甘脆。”并又引吕居仁咏西施舌的诗:海上凡鱼不识名,百千生命一杯羹。无端更号西施舌,重与儿童起妄情。说“西施舌”是“海上凡鱼”可谓别致。

渤海以南,青岛一带也产西施舌。清人郑板桥在《潍县竹枝词》中就写道:“更有诸城来美味,西施舌进玉盘中。”他说“西施舌”这种海产品都被豪门贵胄之家食用了。

30年代,梁实秋先生在青岛顺兴楼第一次品尝西施舌:“一碗清汤,浮着一层尖尖的白白的东西,初不知何物,主人曰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

至今胶南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西施与范蠡在逃生的路上失散了,她自知孤单而易招不幸,于是故意咬断了自己的舌头吐于河中。舌头恰巧落在一只正张开着壳的河蚌中,具有仙胎的美人之舌当然也不一般,竟然在蚌体内存活了。并由河中进入大海,成为今天的美人舌。

看来这西施舌沿着海岸从南到北,并不少见,可见当年西施随范蠡扁舟一路,云影波光处留下了香痕缕缕。浣沙人去舌犹在,故事本身尽管有些凄美,但后人能享受到美味和美名,西施也算得到慰藉了。

如今,在北方的自助火锅餐馆见到西施舌,那种开锅一涮的吃法,总觉太匪气了些,既糟踏了她的鲜美,又辜负了她的芳名。

此菜的特点:汤清见底,玉舌飘动,肉质白嫩,清鲜可口。美名美味,凡人吃神品,到此也就为止,切莫想入非非。


材料

用料主料:西施舌1500克配料:菜心、红彩椒、黄彩椒、茼蒿调料:红汤、日式酱油、姜醋汁

做法

1、西施舌去壳,取其斧足,改刀装盘。

2、菜心取嫩茎,改刀装盘,两种彩椒改成略粗一些的丝装盘,茼蒿切段装盘。

3、红汤烧开,盛在可加热的锅中,跟西施舌、三种素菜和两个味碟上桌即可。

所属地区

岚山区地处鲁东南沿海鲁苏两省交界处,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拥海州湾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河之隔,西接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北靠日照国际海洋城,2004年9月设区,总面积778平方公里,现辖9个乡镇街道、269个村居(社区)、43.41万人。岚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夏为九夷,商称人方,西周为纪鄣古国,春秋时期先后属齐、越、楚,秦、汉直至唐朝归琅琊郡莒州。宋元时界牌岭以北属日照县,以南归江南淮安府。明朝洪武年间(1384年),建安东卫,时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为北方沿海“四大名卫”之一;1742年,清乾隆七年撤安东卫并入日照县,岚山全境才归属日照县。中华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沿之。199...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

=∣更多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