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特产大全 > 怀地黄

怀地黄

所属地区: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 发布时间:2023-12-13 20:51:21
怀地黄

地苋又名生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这种植物"以水浸验之,浮者名天黄,半浮半沉者为人黄,沉者名地黄"。故人们都以沉下者为贵,久而久之,遂名为地黄。

地黄,原系野生,最早生长于咸阳一带,后传至各地。中国数省均有生产,但其最佳者为"怀地黄"。李时珍《本草纲目》:"江浙壤地黄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润机时力微;怀庆府产者,禀北方纯阴,皮有疙瘩而力大。"所以古今中外人们都以"怀货"为贵。

地黄可分为生地和熟地两种,《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 "尤其是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地黄产地很多,江、浙、京、津、湘、蜀、皖、鲁等均有所出。然而最优者今人唯以怀地黄为上。 "怀地黄的显著特点是:油性大,柔软、皮细、内为黑褐色并有光泽,味微甜,尤其是断面呈菊花心状。怀地黄中又以温县产者尤佳。1914年,温县地黄曾在巴拿马运河通船万国博览会上展出。据现代医学化验,温县地黄10克的药力等于他地产的30克或100克以上。由于水土、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温县地黄种子被外地引进种植后,功药性顿减,或种一、二年即退化。

温县种植地黄历史久远泡制技艺独特,经验丰富。许多优良品种,强金状元、四齿毛、7681等都是温县人民亲手培育的。其中 "金状元"的培育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的园身地黄,其加工技术源于温县南岭,东、西林台,南张羌等村。还有一种"把地",也叫苏直地、杭直地,其加工方法是西南岭村宋发兴于1845年发明的。这种地黄的选择、泡制规格很严,价格昂贵,专销苏、杭,解放后不再生产。熟地加工也是温县特有的技术,九蒸九晒,直至内外漆黑、发亮、味微酸甜方成。

所属地区

邮编:454950代码:410823区号:0391拼音:Wuzhi Xian武陟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黄河北岸,与郑州隔河相望,属焦作市。面积860平方千米,人口63.98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575.1毫米,无霜期211天。武陟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832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人(2002年)。产业区内已形成造纸、酿造、化工、机械、皮革、制药、电线电缆及工艺美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武陟油茶”。山药、地黄切片获国优精品奖。武陟县詹店镇(原何营乡)绿色无公害蔬菜形成一定市场。周边郑州、新乡等地来此贸易。另,武陟县是著名的粮食大县,小麦、玉...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

=∣更多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