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紫花苜蓿

于田县是大叶紫花苜蓿的产地,该县地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管辖地域,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于田县在全地区七县一市中的叶紫花苜蓿长势、品质最佳,种类最齐全,因而,于田县以大叶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及产量为闻名,在于田县山区就有种植40余年的大叶紫花原种苜蓿,据最新数字表明,大叶紫花苜蓿在我国西部的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于田县的地形是南北长,成带状。地势南高北低,具有鲜明的垂直地带差异。东西为砾1壁所环绕,水平差异不太明显。南部山区有草原,山间河谷开辟为农田。中部平原绿洲,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北部沙漠区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和荒漠天然森林。
于田县南靠雄伟的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日吐县。北临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沙雅县接壤,东连民丰,西邻策勒。克里雅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形成南北长约466公里,东西宽30至120公里的长带牛腿形状。土地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折合为5925万亩,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38%。绿洲面积1773平方公里,合356.95万亩。现有耕地3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85亩;总人口20.97万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县城驻木乃尕拉镇,距和田市177公里。沙漠和戈壁占全县总面积的62.7%,山区占总面积的31.3%,绿洲占总面积的6%。
和田大叶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维生素和矿质含量丰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齐全,动物必须的氨基酸含量高,适应性好,各种家畜喜食,嫩苜蓿可以做为畜禽良好的蛋白质,维生素补充料。
所属地区
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脉北麓,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处。面积3.95万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18万。民族有维吾尔、汉、回等。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设置奇木柏克,光绪八年(1882)置于阗县。1959年改于田县。县境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昆仑山,北部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克里雅河从昆仑山麓流出,自南向北流贯县境。气候干旱少雨、温差大。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棉花、水稻、胡麻、油菜,果品有葡萄、西瓜、石榴、杏等。畜产以羊为主。工业有农机、电力、煤炭、印刷、轧花、畜产品加工、玉石加工、手工编织等。名胜古迹有伯什托胡拉克古城遗址、北魏喀孜纳克古庙遗址和加买清真寺、阿其克库勒湖。被农业特产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