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泽棉花

鸡泽棉花
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绝大多数亚热带国家都有生产。在热带地区可长到6公尺(20呎)高,一般为1∼2公尺(4∼6呎)。花朵乳白色,开花後不久转成深红色後凋谢,留下绿色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白色带黄的,长约2∼4公分(0.75∼1.5吋),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以前,我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我国的记载是这么说的:“宋元之间始传其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推开的。
所属地区
鸡泽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东北部,西及西南与永年县接壤,东及东南与曲周县交界,北与邢台市的南和县、平乡县为邻。东西距21千米,南北距23千米。总面积337平方千米。总人口25万人(2004年)。县政府驻鸡泽镇南街。邮编:057350。代码:130431。区号:0310。拼音:Jize Xian。行政区划鸡泽县辖3个镇、4个乡:鸡泽镇、小寨镇、双塔镇、浮图店乡、吴官营乡、风正乡、曹庄乡。历史沿革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晋分属赵,秦属邯郸郡。西汉为广平地,隋开皇6年(公元586年)置县。县城数度搬迁,金大定元年迁至今县城。鸡泽县是革命老区,1938年成立鸡泽县抗日政府,1945年成立鸡泽县人民政府...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