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镇
〖东城镇简介〗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镇,地处天山北麓丘陵地带,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西偏南20公里处,东与照壁山乡相连,西与西吉尔镇为邻,南至天山深处与鄯善搭界,北与奇台县老奇台镇接壤,地势南高北低,由南至北分为山地、丘陵、戈壁三部分,平均海拔1240米,总面积576平方公里。全镇辖7个村民委员会,在汉、哈、维、回、塔塔尔等7个民族,共有人口3780户,14264人;全镇拥有耕地面积10.15万亩(其中水浇地1.6万亩),人均耕地7.0亩;草场面积97.3万亩(其中牧区77.49万亩),是木垒县最大的农牧业乡镇,也是改革开放大潮中崛起的乡镇。历史悠久的东城镇地大物博、资源富集,开发前景广阔。有广袤的夏牧场,风景优美的马圈湾旅游景点,著名的四道沟原始文化遗址;有丰富的地下煤矿资源,10亩肥沃的可耕地。近年来,东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艰苦奋斗,拼搏奋进,带领全镇一万四千多各族人民,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及区、州县经济工作会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进一步改善人善人民生活,促进镇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2000年,东城乡撤乡建镇,现已完成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带动了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小城镇已初具规模。目前,东城镇已建起约万亩的咬牙沟绿色土鸡养殖基地,绿色土鸡已得到了县内外市民的认可,市场销售旺盛;建立起了东城口村生猪销售集散地,沈家沟村牛羊育肥基地,鸡心梁牛羊养殖专业村,积极与鄯善和乌市客商联系,拓展市场;建起了全县最大的阿魏菇生产基地,年产鲜菇700余吨,产值700万元,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2002年,年末存栏牲畜878358头,全镇经济总收入5464万元,其中牧业收入2250万元,农业收入1934万元,二、三产业收入1133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2488元。步入新世纪,该镇党委领导班子决心带领东城镇各族人民锐意改革,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积极实践“-”,把东城镇建成具有西部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
〖东城镇特产〗
羊肉焖饼子
用羊肉焖饼子招待客人,是旧时哈密汉族高档次的招待。具体方法是:先把适量的连骨肉剁成小块,红烧好,也称“烽羊肉”,在炖肉的同时,就擀制饼子,饼子同锅一样大小,每张饼子擀得像纸一样薄,一张一张抹上清油,摞起来,待肉块烧熟时,把饼子摊放在肉上,锅上加盖封严,然后用中火煮蒸。饼子软而
羊肉焖饼
羊肉焖饼 羊肉焖饼,将少数民族最喜爱的肥美羊排投以鲜姜、葱红烧,再将手工撕制而成的薄如窗户纸的薄饼铺到羊排上加盖,靠蒸气焖熟,切条与羊排一起装盘。中原饮食文化与西域饮食文化相互浸润体现在巴里坤饮食的方方面面。这里特有的羊肉焖饼是极佳例证,巴里坤羊肉焖饼现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新疆名小吃之一。 其特点:吃时
羊肉粥
蒙古族及牧业民族的肉粥分两种,有肉汤粥和肉丁粥。肉汤粥一般是食用手把肉后。用煮肉汤加大米熬。正宗的肉粥味美无比。
木垒长眉驼
一.产品介绍木垒县位于天山北麓东段,冬季较长,一般3月开始,从冬草场和圈舍转场至春草场(荒漠半荒漠区,气温回暖快,牧草生长快)放牧;5月底之前,从春草场(草场缺水、水分蒸发快,牧草受家畜采食和水分限制,生长缓慢,对春草场进行禁牧管理)转场至夏草场(山区丘陵区,雨水较多,牧草生长快);11月初开始,部
滋补羊肉粥
滋补羊肉粥做法:1、新鲜羊肉洗净放入沸水中焯5分钟捞出备用;2、将焯好的羊肉切成25px见方的小块,与粳米、糯米同入砂锅内加水煮制,等粥煮成黏稠状时调入盐、胡椒粉、香葱花、姜丝、香菜即可。一份香喷喷的滋补羊肉粥就好了。做夜宵是不是很美呢?
香酥羊排
香酥羊排做法:选用木垒地方上等羊的肋骨,用鸡蛋、面粉、面包屑、花椒、大料、香叶、桂皮、葱、姜、盐等调料腌制,放入油锅,用旺火炸至金黄,表面酥脆,入口内里鲜嫩,回味中有隐约的蛋香和一点点甜味,真是回味无穷!
〖东城镇景点〗
木垒县博物馆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位于县城新建西路,创建于1987年,主展厅以时间为引线,共展出文物1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10余件。所属文物特色显著,其中以早期社会、民风民俗、表现草原游牧文化的文物最具有代表性。早期社会的文物有石祖、石锄、圆孔器、骨针、骨梳、骨锥等;民风民俗文物有哈萨克木桶、马
水磨河避暑休闲旅游度假区
水磨河避暑休闲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水磨河避暑休闲旅游度假区位于木垒县西吉尔镇。地处天山深处,每到夏季森林绿树、毡房蓝天,犹如冷库的温度,是极适宜避暑消夏的好去处。近年来,西吉尔镇借助优美的东天山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背景,大力开发旅游产业,挖掘水磨文化,恢复水磨遗址、屯庄子旧址
鸣沙山·胡杨林景区
鸣沙山·胡杨林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在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境内,准噶尔盆地的南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段,距北塔山约5公里(中蒙边界)的戈壁荒漠中,有一个被汉族人称为“梧桐窝子”哈萨克人称为“玉郎托格”(汉语意为:毡房似的树林)的地方,就是木垒胡杨林鸣沙山风景区。胡杨林风景区面积35平方公里,距
喀依纳尔泉(翻滚泉)
喀依纳尔泉(翻滚泉)在木垒县东北118公里处,鸣沙山以南的地方黄沙掀起整齐的波浪,在广袤的沙海中有一丛翠绿的芦苇在微风中摇曳,似乎向人们频频示意。在这身姿婀娜,青春洋溢的苇丛中有一泓碧水,牧人叫她“救命泉”,诗人称她“月亮泉”,哈语名字叫“喀依纳尔”,意思是沸腾翻滚的泉水。该泉水冒出地面时,似水沸之
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
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四道沟原始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位于木垒县东城乡四道沟,距离县城10公里,东西为河沟地带,是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根据考古专家对四道沟出土的木炭标本测定,遗址分为早、晚两期。地层五、六两层为早期,距今3000多年;一、二、三
霍加墓
霍加墓为文化旅游景点。霍加墓霍加墓因埋葬两位在伊斯兰经典中被称为“圣人”的人而得名。霍加墓距县城约40公里,位于博斯坦乡霍加墓沟一座相连的山峰,海拔高度约2400米。霍加墓为昌吉州重点文物保护遗址,是木垒、巴里坤、青河、富蕴、阿勒泰以及鄯善、吐鲁番等地伊斯兰教信徒朝拜的圣地。每年春雪消融,万木复苏之
〖东城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