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福庵

又名"百佛庵",城阳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崂山支脉的铁骑山南峰"石城顶"之阳,背山面涧,松竹环绕,环境清幽,始建于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初建格局无考。庵分前后二院二殿,前为倒座殿,内祀菩萨;中殿穿堂,祀"三官";后殿为硬山式,高约六七米,重梁起架,出檐,四柱石撑顶上饰雀替,内祀玉皇大帝。白垩涂壁,彩绘壁画,青砖铺地,外观气势宏伟。其时,每年正月十六日逢庙会,善男信女赶会人众,香火极盛。清初百福庵已初具规模,后毁于文革时期。目前殿堂房基仍在,庙宇轮廓清晰。清初,明崇祯帝养艳姬、蔺婉玉二妃逃难至此,二女编写的《离恨天》曲成为崂山外山派道士迎风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蔺坟地及附近的纱帽石、马槽石、黄道石等景点犹存。
所属地区
城阳区总面积553.2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44.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3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城阳街道,邮编:266041。代码:370214。区号:0532。拼音:Chengyang Qu。历史沿革区名由来:因处在古代不其城之南,即城之阳而得名。1994年5月,设城阳区。1994年4月23日,青岛市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设立城阳区。将崂山区的城阳、惜福、夏庄、流亭、棘洪滩、上马、红岛、河套8个镇划归城阳区。区人民政府驻城阳镇。2000年,城阳区辖8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94007人,各镇人口:城阳镇 116388人、流亭镇 89893人、夏庄镇 78445人...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